爱的奉献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广播电台王大伟
诵读/微儿
齐荣德,普通通的固安林城村人,出生于1971年10月,1990年12月入伍参军,1993年12月退役回到家乡是一名退伍老兵。他既没有让人惊艳的容貌,也没有让人羡慕的身材。但是,他热爱无偿献血公益事业。
逝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 为人厚道热心、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热爱无偿献血事业的齐荣德,从2000年就开始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在爱人马岑云的陪伴下,经常搭乘公交车或是骑电动车到霸州、固安献血屋毫不犹豫捐献热血。二十多年始终如初,从未间断,2017年5月1日,齐荣德加入廊坊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大队,现任固安县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分队队长。多年来,他一心扑在无偿献血事业上,在当地大力宣传无偿献血。是固安红十字无偿献血队伍中的先行者,连续三次荣获国家级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金质奖。2023年初,又一次荣获国家级无偿献血终身奖,多年来,获得省市级“最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荣誉证书数不胜数。“希望咱们固安县符合献血条件的爱心人士都能够参与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把采集量达到一个理想的目标,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这就是齐荣德经常对人们说的一句口头语。
近年来,他利用手机微信群,招募志愿者从原来的20多人发展到目前的500余名,壮大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齐荣德在任职志愿服务队长期间,积极组织志愿者走乡镇串村街,发放彩页、挂条幅,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传统节假日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和志愿者招募力度。并聘请当地老艺人用河北梆子、西河大鼓、京东大鼓等说唱方式,义务为广大群众演出关于无偿献血方面的文艺节目,大力宣传献血法律法规。通过宣讲活动,使广大群众对血液生理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深切感受到无偿献血救助他人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消除大家的顾虑,提升志愿服务意识。
为进一步提高在校学生对无偿献血知识的知晓率,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无偿献血观念,让“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这一理念在更多的青少年心中扎根。近年来,齐荣德带领志愿者走进校园,为在校中学生讲解无偿献血的基本国策和重要意义,使每位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以点滴热血奉献爱心、用实际行动传播正能量。
生命离不开血液,输血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特殊医疗措施。在目前人造血液尚不能完全代替人体血液之时,临床用血只能靠健康人体捐献。过去,临床用血来自个体卖血,他们为了卖更多钱,往往弄虚作假,隐瞒病史,甚至冒名顶替,重复多次卖血,严重影响了血液质量和供血者的自身健康,有的患者通过输血还染上了疾病,造成了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因此只有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坚决制止买血卖血行为,才能保证医疗用血的质量,才能遏制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的艾滋病、肝炎等经血液传播疾病的传播,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最大限度地保护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身体健康。无偿献血是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互救互助的方式,你今天献血救助他人,以后一旦自己或亲属得病之时,又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定期献血对每个人的健康是有益无害,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还可降低血脂、预防心脏病的发生;减少癌症的发病率;科学献血,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会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终保持青春时期一样旺盛的造血状态,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和人道友爱的奉献精神。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真的不图什么,就是觉的献血是件有意义的事情,一想到自己的血会帮助他人,就觉得很高尚,做志愿服务工作就当是锻炼身体了,他自己觉得“我助人、我快乐。”
人生有终点,公益无止境。 齐荣德这位退役老兵还在继续走他的奉献之路,每次参加无偿献血,看见自己的血液流进血袋中,想着自己的举手之劳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他就感觉到自己的奉献很有意义和价值。无偿献血不仅是一种助人为乐的美德,更是一份荣光。献血代表着一种关爱,一种付出,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对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白求恩”精神的一种诠释。期待有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这个大家庭,点亮一盏明灯,把温暖送给别人;伸出你的手臂,为他人带来生命的希望。
齐荣德自加入廊坊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伍 ,累计献56000毫升, 连续三次荣获国家级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金质奖。2023年初,又一次荣获国家级无偿献血终身奖,多年来,获得省市级“最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荣誉证书数不胜数。
他表示会将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工作一真坚持下去,用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参加到无偿献血的行列,高高举起无偿献血的这面旗帜,为固安的无偿献血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大伟,男,汉族,1983年生人,固安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播音主持人
微儿:龙羽朗诵艺术团团员曾先后两次在365工会举办的全民K歌朗诵比赛中获奖。
朗诵让我着迷,让我兴奋,用声音传递情感,让生活因朗诵更加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