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少姜思念家乡父母抑郁而亡
作者:李铁
在江苏省苏州常熟市虞山之巅,有一座春秋时期的古冢,此地安葬着齐国国君齐景公的小女儿少姜。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互相兼并。周敬王年间,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孙武等贤才良将,励精图治,没几年,国力已经傲视群雄。为了实现 “兴霸成王”的愿望,阖闾南伐越国,西破强楚,北慑齐晋,一度称霸东南,威震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但此时,原来称霸一方的齐国却日益衰落,齐国国君齐景公沉溺于声色犬马,专事游乐,不思振作。但为了对付咄咄逼人的吴国,齐国向楚国派遣了使节表示友好,希望抱住这个大腿。阖闾听说此事,不禁忧心忡忡,也不知怎么应对。他对相国伍子胥说:“越国是我们的仇敌,但齐国和越国通好,我最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事,我以前就准备出兵攻打齐国,没了顾忌再回头打越国。但苦于找不到攻打齐国的借口,现在他们主动上门了,该怎么办?伍子胥道:“国家之间通婚是很正常的,大王的太子波之妃已经去世,还没有继室,而齐景公恰好有一个未曾婚嫁的女儿,据说才貌出众,不如派人到齐国求婚,如果齐景公不答应,再出兵讨伐他们不迟。”阖闾听了频频点头同意,马上派大夫王孙骆到齐国为太子波求婚。
这个时候,齐景公已经年老,志气衰颓,不能自振。她只有一个小女儿还未嫁,根本不忍心把这个女儿远嫁到吴国。无奈齐国现在朝中没有良臣,军队里也没有良将,若是拒绝了吴国,恐怕他们会兴师来伐,如果真是这样,后悔就来不及了!
有的大臣也劝齐景公尽快和吴国结亲,千万不能激怒吴国。齐景公不得已,就答应了这门亲事,以小女儿少姜许婚。王孙骆回复了吴王阖闾,阖闾又派了个使团,给齐国送来了聘礼,并把少姜接回国。
齐景公爱女畏吴,不觉流出眼泪,叹息道:“若晏子、穰苴能有一个人在,我岂能怕吴人啊!”
临行前,齐景公亲自扶着女儿登车,送出南门才回来。齐景公还专派大夫鲍牧把女儿护送到吴国,并要鲍牧转告吴王阖闾,对自己的爱女一定要倍加爱护。”他对鲍牧
说:“烦卿为寡人送女致吴,此寡人之爱女,嘱吴王善视之。”
齐景公的小女儿少姜,自小聪明伶俐,是齐景公的掌上明珠。少姜知道此行虽为生离,却无异死别,临行之际哭得如泪人儿一般。
由于少姜年幼,到吴国与太子波成婚后,根本不知夫妇之乐,一心思念父母,日夜哭泣,慢慢就成病了。吴王阖闾和太子波再三抚慰,日演歌舞,夜张宴筵,也根本不管用,无法排解她的忧郁心情,每日里她云鬓不整,泪痕满面。
眼看如花似玉的金枝玉叶日渐憔悴。太子波一筹莫展,吴王阖闾很是焦急,但毫无办法。最后。又是伍子胥想了个办法:让阖闾令人在苏州北城门建造一座九层飞阁,并将北门改名为齐门,每日由太子波陪同少姜去城楼游这里玩,在以北望齐国家乡。然而少姜登楼北眺,哪里望得见齐国和父母的影子?在一个万里无云的晴天,少姜倚窗远眺,却见此处青山绵亘横卧,林木茂密,山色时而变化,太子波告诉她:这山名虞山,因葬虞国首位君主虞仲得名,少姜凄然一笑,心中若有所思。由于她终日忧伤,不久就一命鸣呼了,临终前对太子波说:“妾闻虞山之巅,可见东海,我就葬在此地吧,倘魂魄有知,也许能望一眼齐国。”太子把少姜的这个遗愿奏告了吴王阖闾,于是他将少姜安葬在虞山。不久,太子波因忆念少姜,也郁郁而终。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