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为老娘在天之灵祈祷
写在家母五周年忌日之时
作者:高连春
前苏联的伟大文学家玛克西姆•高尔基在他撰写的长篇小说《母亲》中写道:小时候,母亲肩膀是艘船载着我走路;成人了,母亲手臂是路标指引我前进;年长后,母亲身体是堵墙阻止我后退;每一根羽毛丰满都凝结着母亲的抚爱和教导……是的呀,我自己的生身母亲王淑杰生前也正如玛克西姆•高尔基著书中所描述的那个样子。母亲一生刚毅而坚强,犹如大鹏展翅的雄鹰,引领着雏鹰飞向天际;母亲一生慈爱且温柔,好似光芒四射的太阳,撒向人间都是爱。
我的母亲仙逝于乙亥猪年冬月十八,享年87岁。相距2024年12月18日(曱辰龙年冬月十八)整整五周年。母亲忌日的前夜,我在大连的家中辗转难眠,连夜赶写出这篇纪念母亲的祭文。墙上的挂着的大钟己指向早晨7时许,我缓步走向窗口拉开了窗帘,只见屋外灰暗的天幕正在飘飘洒洒地下起了第一场冬雪。此时,故乡的家人们已乘车行进在通往祖坟墓地的途中。由于生病在身,我不能前往千里之外与家人共同祭祀母亲,内心深处充满着惆怅和伤感。草拟祭文抒怀颂母,让满天飞舞晶莹剔透的雪花寄托我的哀思吧。
家母的身世非常苦难和凄凉。我的母亲11岁时父亲抱病身亡。她的那位天性懦弱的生母被突如其来的悲惨遭遇和破落的家况所逼疯了。之后不久,她就被婆家族人撵出家门并许配给深山沟里一个鳏夫。可怜小小年岁的母亲与小她六岁的弟弟便被叔叔一家所收养。寄人篱下的卑微生活令小小的姐弟俩相依为命,苦不堪言。娘的叔叔原本是个私塾先生,起初也富有爱心和责任感,对收养的两个失去亲人的晚辈细心照料及关爱有加。谁曾想,后来娘的叔叔染上了吸大烟的恶习,好人变了坏。打那以后,娘叔叔整天无所事事,一门心思捣弄钱财去购置大烟土。我们高氏家族从我爷爷始起,就在安图县城内开办了车马店(客栈)。那时候,娘叔叔一进县城就喜欢下塌我们高家的客栈里。常来常往之后,娘叔叔便看好了当年的小掌柜我的父亲。后来他便与我爷爷达成了交易,将十六岁的侄女卖给高家,许配给了我的父亲。
结束乡下苦难且寄人篱下的生活,给城里人当媳妇之后。我的母亲可谓是贤妻良母。过到高氏家族门之后,每间隔两年就生产出一子。俺娘一口气生下了我们四兄弟。后来又生育了小女儿。除此之外,母亲还抚养起了胞弟。我的舅舅随姐出嫁来到高家,读罢小学又升上中学。舅舅打小懂事听话,学业有成,他精通朝鲜语,天资聪颖。中学毕业后就直接选派当上了乡团委书记,县团委副书记,后来又被延边州委书记朱德海相中,担任了他的秘书,再后来,30岁刚出头的舅舅便官升至县团级单位的一家国营农场党委书记。为了养育我们兄妹五人,母亲含辛茹苦,日夜操劳。母亲是一位坚毅不拔,进取心极强的女性。为了学习文化,掌握到科学知识,她怀抱着吃奶的婴儿,毅然走进了扫盲的课堂。俺娘过去斗大的字不识几个。经过扫盲学习,后来她都能够读书看报了。扫盲文化学习的成功,增添了母亲走向社会的勇气和信念。她先是在街道上班,当的是街道居委会的干部。后期当小妹断奶之后,俺娘毅然决然地去邻近的一家饭店上班。起初干的是摊煎饼、炸油条之类的苦累差使。那时俺娘每天早三,四点钟就起身上班,数九隆冬里她脚踏冰雪,手里还得拎着一根“ 打狗棍 "。这对一个弱小的女人来讲,那得是需要多么大的力量和勇气呀,就是为了多挣点钱,更好的养活我们五个嗷嗷待哺的儿女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在饭店从摊煎饼,炸油条,炸麻花,当服务员,帮厨工做起,从业了二十多年的饭店工作,临退休之前俺娘竟成为荣获国家二级证书的厨师。
我的母亲非常阳光,她温暖如春,热情似火。她喜于助人,乐于施舍。亲朋好友,四方邻居谁家有难处,只要被俺娘知道她必会伸手相助。我的大伯老俩口与我家同居一栋房屋,常用的生活物品,我家有的绝不亏少她大伯哥家里用的。还有灶台需用的烧柴也是俩家共用,俺娘从不与大伯哥家计较得与失;我的大姑姑家人口多,家庭收入少。我家里只要做好吃的,娘总会让我们去她家接她大姑姐和我的大表哥一同来我家享用美食;六十年代初的困难时期,对门的陈家人口多,家里粮食经常不够吃。陈大娘总会拿一只水瓢来我家借米,每一次妈妈都会给装得满满的,临行时还告诫陈娘今后也不必着急还粮;隔壁安婶的丈夫常常喝得酩酊大醉,回家不是打就是骂,娘只要听到动静她准会过去劝架;爸的同单位好友常叔家孩子多,生活挺困难。俺娘总是送东送西接济他家的生活;邻居李婶有腰疼的病根,娘总是到她家帮助拔罐子进行按摩理疗。李婶的头胎孩子不幸夭折,当再生出儿子之后,她非认我母亲给她儿子当干娘。俺娘爽快应充了。从此之后的逢年过节,她都要邀她这个干儿子来家欢度年宴。过年时候发红包有我们的,就必有她的这个干儿子份;有一幅画面至今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永不磨灭了。记得我三四~五岁刚会走路和记事的时候,那一年的冬天,娘领我去上街回家途中,见到一位朝鲜族老奶奶在公用自来水接水台处打水时,不小心这位朝鲜族老奶奶就在冰面上滑倒了。娘赶紧上前搀扶起来这位老人家走下井台后。娘又重上井台接满水后,她将水罐放至头帮助将水顶送至这位朝鲜族老人的家里……我的亲娘,她这一辈子所做的好事,如同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俺娘还是一位十足的乐天派,她的身体一直都很健康。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父亲离世之后,我的母亲就与我三兄一家居住在了一起。我从故里举家迁移至大连工作和生活,至今己是30余年了。过去忙于生活和事业,回老家机会较少。可每次回去之后,耄耋的老娘还都亲自动手给我包饺子吃呢。家母八旬之后身体状况渐渐开始走下坡路。起初是不慎跌倒后造成腿部骨折,住院医治了数月才得以愈合;紧接着是两眼患上严重的白内障,到医院住院数次进行过双眼白内障剥离手术;再后来她的先天性心脏病便多次发作过……
自打我离岗退休之后,每年都能回故乡探母多次,陪伴和照料着老人家。与母亲朝夕相处久了,也从娘的嘴中听到不少过去闻所未闻家中的陈年旧事。老妈先是向我道出隐藏她心中多年的私密之情:你们哥四个都是差两岁,我生你大哥的时候,你大哥长得浓眉大眼,虎头虎脑的俊模样,可将你爸爸乐颠了,他整天抱着你大哥转来转去的,喜爱不得了。等我生出你二哥时,他白白净净地不哭也不闹,你爸也特别地喜欢他呢。待等生出你三哥时,你三哥吃不饱奶水时,总是又哭又闹的。你爸就特别反感了,他也不怎么抱抱你三哥的。等生出你的时候,你整个人形又廋又小,你爸看过你一眼之后扭头便走,他从没有抱起过你一回呀。你刚刚满月不久的一天下午,你爸领来在咱家客栈里常住店的一位山东小脚女人,便将你指送给了她。第二天,是我找到了那个山东小脚女人,硬是将你要了回来。可又没过几天,你爸又将你送给在邮局工作一户无子女的人家。过了几天之后我由于太想你了,后来还是你二大伯领着我找上那户家门,硬是将你又给抱了回来。又过了几年,待生出你小妹的时候,她白白胖胖,一对水灵灵大眼睛的俊模样。将你爸喜得整天都乐不拢嘴。记得生你小妹的当天,你爸托付乡下来的住客,给我买了一只老母鸡炖吃了呢。你小妹也长脸儿,她小的时候长得白里通红,水灵灵的大眼睛,小模样可俊俏了呢。欢喜得你爸总将你小妹带在他身边。有一年的春天,咱家庭院里的十几棵海棠树和梨树果花盛开之季,你爸还请来照相馆的摄影师,在咱家庭院的这些开花树下,与你小妹还拍照好几张合影照片。可你们四个儿子,谁也没象你小妹享受到那样高规格的待遇呀。
听罢娘亲这一番的讲叙,我双手抚摸老母消瘦的双颊,面对面地对她笑言:今天你告诉我这么多的事儿,你就不怕以后升上天堂见到我爸时,他会该怪罪起你的呀?
俺娘接起我的话茬说道:幸亏我将你又两次要了回来呀。四儿子呀,你才能将娘所有的事儿都能写进书里面呀。这让我在人前人后好风光,很有面子呀。那些看过你写书的人都夸我是有福之人。这几年来,你每次回来看望娘时,都是围聚着娘跟前问长问短的,每回还给我带来许多好吃好喝的东西,临行前还会塞给娘那么多的钱币……
听罢老妈的这一席滚烫话语,我的泪水忍不住地滴落至衣襟。
我的老娘正直善良,她知恩图报。娘逢人便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共产党的好恩情。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俺娘是从饭店的厨师岗位上退休的。当时月退休金仅有40元钱。待她离世之前每月的退休金随着“逐年涨工资”的大潮流,俺娘月退休金已猛升三千余元了。比刚开始领取月退休金时整整增长近百倍呢。赶上个逢年过节的时候,街道居委会和原单位的人还会登门拜访,嘘寒问暖。
天上的太阳最温暖,人间的母爱最崇高。在祭奠俺娘仙逝三周年的本文结尾之处,我还是借用玛克西姆•高尔基赞美母亲的这样一段颂词:母爱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的确,母爱是独特的。是母爱呵护着我们生命中的那一点点的光!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变成满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阳,照亮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世界。
文/高连春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高连春,资深新闻记者(退休),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代作家》杂志社副主编,《鑫海文学》杂志社顾问。文学经历:从业记者生涯几十年,撰写和创作数千篇新闻、文学作品总计三百余万文字。出版并发行《镌刻在心上的往事》、《笔走天涯》两部散文集及一部长篇小说《绽放的金达莱》图书。并且已经将长篇小说改编36集(20余万文字)电视连续剧本《绽放的金达莱》。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