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精神隶属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向德荣
此文原载2024年12月出版的英雄铁道兵丛书《不朽的军魂·铁道兵精神卷》,乃此卷开篇之作。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伟大建党 精神的深刻内涵,指出 : “一百年前, 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一百年来, 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和阐释伟大 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表示了党的革命精神的源头和起点,深化和拓展了党的精神体系。
谱系,就是从同一个源头生成,繁衍扩展,形成的一个庞大系统。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在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这个同根同源的基础上生长起 来的庞大系统和完整体系,集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 道德品质、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 是党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概括。 伟大建党精神讲的是建立的 “建”,这是先驱们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时候就形成了32个字的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伟大建党精神是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党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征程的起点,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开篇。在百年接续奋斗中 ,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
“七一讲话”不久, 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宣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 吕梁精神 )、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 )、西迁精神、王杰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 “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 “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
一系列伟大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源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活水” 涌流,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不同历史任务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表现。这些不同时期建党精神的具体形态表现在四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内涵和时代 特征上,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 “七一讲话”中概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显然,列入谱系的一些“精神”包含渗透着铁道兵精神。铁道兵精神隶属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一、 铁道兵历史地位和功绩决定了其形成的精神属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序列中的铁道工程技术兵种。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为适应现代化战争需要,从战火中诞生、在修路中成长的铁道工程技术兵。铁道兵始终遵循党指挥枪的政治原则,从上至下具有完善的党组织体系, 为人民服务是永恒的宗旨 ,是保卫国家安全和捍卫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铁路抢修与修建特点,主要由线路、 隧道、桥梁、建筑、通信、舟桥等专业工种部队组成。战时,铁道兵担负战区的铁路抢修、抢建任务,保障军队的机动和作战物资的输送;平时,铁道兵主要参加国家铁路建设。人要食,炮要弹,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运输是战争的血液,保障运输与前线作战同等重要。自从有了铁路,现代的战争尤其是大规模战争,都以铁路运输为主,这是其他交通工具不可替代的。铁道兵历史地位和功绩决定了其形成的精神属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二、 谱系“精神”与铁道兵精神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列入谱系的一些 “精神”包含渗透着铁道兵精神。一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看,包括铁道兵团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的抗美援朝精神是铁道兵精神的形成的重要源头。 2020年10 月 23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为了祖国和民 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 神, 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 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 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 空,历久弥新, 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主体是包含着 参加抗美援朝的铁道兵团,在 参战中 ,铁道兵团在烽火岁月里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用鲜血和生命构筑了一条条 “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为赢得战争的胜 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铁道兵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从部分与整体来看,铁道兵人和中国铁建人及民工先后共同锻造的 “挑战极限, 勇创一流”青藏铁路精神。青藏铁路是铁道兵修改的五十二条干线之一,铁道兵精神的内涵应涵盖青藏铁路精神, 或是整体的同一性与个体特殊性的关系。 三是从参与性来看,铁十师承建酒泉基地铁路专用线青绿铁路,发扬 “两弹一星”精神, “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或者说,铁十师为 “两弹一星”精神的 形成作出了贡献。 四是从 “精神”的教育和影响来看,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雷锋精神、王杰精神, 教育和影响着铁道兵广大官兵。具体来说,铁道兵 “艰苦光荣,劳动光荣,当铁道兵光荣”的“三荣”思想,就是践行劳动精神; 落实毛主席“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思想,就是实践工匠精神。毛主席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精神内容为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 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王杰,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毛主席为这位平凡而高尚的战士题词:“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就是 “王杰精神”。铁道兵涌现出了许多雷锋、王杰式的优秀官兵,有些英雄模范甚至可以在其名字后面加 "精神"两字。

三、 铁建人在弘扬 “铁道兵精神”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薪火赓续, 军魂永驻。一代又一代中国铁 建人,是一支铁道兵的化身,实现了 “军队之魂”与 “企业之魂”的 “无缝”传承, 将 “铁道兵”无形资产转化为 “中铁建”现实优势,继续高唱着 “铁道兵志在四方”,永远保持着 “人民铁军”精神和作风,始终拥有着生生不息的战斗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跨长江,越黄河,翻天山,穿秦岭,进戈壁,上高原,踏遍大江南北,转战长城内外,一条条铁路顺着壮美山川交错成网,一座座桥梁沿着大江大河星罗棋布。 同时, 中国铁建人在世界各 地的身影以及他们带去的铁道兵精神, 享誉全球,从非洲到拉美,从亚洲到欧洲,从 “单兵作战”到 “抱团出海”,从“单点开花”到 “誉满全球”。 中国铁建的 海外业务版图不断拓展,经营规模持续增长,产业链条也越拉越长。尼日利亚、 沙特等传统市场优势持续巩固,俄罗斯、泰国、孟加拉国、卡塔尔、秘鲁等新兴 市场快速增长。在铁路、公路、城市轨道、房建等传统优势领域持续领先的同时,港口、航道、机场、供水、电力等新兴业务,以及勘察设计咨询、投资、装备制造、 物资物流等新兴板块业务也迅速拓展,海外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3年 12月 28 日 ,中国铁建成立75周年暨兵改工40周年庆祝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大会发布了中国铁建首批十大精神:铁道兵精神: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登高精神:信念坚定,勇于攀登;黎湛铁路精神:靠前指挥,现场即战场;成昆铁路精神:忠心报国,迎难而上, 自立自强,无私奉献;坦赞铁路精神:同发展,共命运,爱无疆,勇担当 ;兵改工精神:听党指挥,敢闯敢试;引滦精神:为民造福的伟大思想,顽强拼搏的革命斗志,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的高尚风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青藏铁路精神:挑 战极限,勇创一流;高铁建设精神:自主创新,勇于超越;京九铁路精神:振兴中华,人民至上,知重负重,不辱使命。这是党的精神谱系深入铁道兵及后铁道兵时代人心的结果。集中彰显了75 年来铁道兵和中国铁建的伟大奋斗、伟大创造,将始终鼓舞和激励一代代铁建人赓续血脉、奋勇前进。 “十大精神” 的第一大精神是“铁道兵精神”。
站在历史的长河中 ,相比铁道兵 35年的历史, 中国铁建未来的路更长。 中国铁建系统在传承和发扬铁道兵精神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在发展中创新,创 新中总结,不断给铁道兵精神注入活的源水。伟大的铁道兵精神沉淀成为一个企业最为强大的底蕴,把铁道兵精神作为我们的企业精神和文化的延续,在祖国的建设中再创业绩、再创辉煌!

四、铁道兵老兵弘扬铁道兵精神
铁道兵战友网等铁道兵老战士开办网站以来,许多铁道兵老战士及学兵、 铁二代积极撰写文章通过这些网络平台以至新华网客户端、今日头条等鼓与呼。这些年来, 关丽荣、郑建平等战友编辑、审定大量有关援越抗美文章在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开办的铁道兵文化网、以刘政湖为站长的铁道兵战友网等网站发表,有部分还被新华社客户端、今日头条、都市头条等大众媒体采用,在铁道兵老战士中、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当你打开百度在搜索栏中写上 “铁道兵”搜索,就会发现有关 “铁道兵”的各种资料,各种图片, 各种铁道兵战友 聚会的信息很多。《不朽的军魂》丛书八卷书陆续出版,全方位地讲述铁道兵和铁道兵战友的故事,解析和彰显铁道兵精神。《不朽的军魂 ·人物风采卷》出版发行后反响强烈。梅梓祥从1982开始收藏铁道兵资料,至今整整41年了。 他是一座收藏 “富矿”,是一座文化宝藏。他被誉为 “铁道兵文物收藏家”。梅梓祥将举办 “铁道兵历史文化展览”, 出版铁道兵历史系列图书。洪承惠凝结二十年心血写成《成昆铁路纪实》上下册《成昆铁路大会战》 《铁道兵决战成昆线》,共计80万字。王民立为了更好地还原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铁道兵、了解铁道兵历史文化,她笔耕不辍先后以自己女兵战友的真实故事创作了 12万多字的 《女兵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女兵。林建军著铁道兵英烈名录(上下 ),全书分千山万水留踪影、青山处处埋忠骨、英名长存天地间、无限哀思祭英灵以及附录五部分,共 90余万字。他们在抢救收集铁道兵的历史资料,他们一辈子做“铁道兵”一件事!
对于铁道兵参加援越抗美战争, 张金春个人开办铁道兵援越抗美战争博物馆,受到诸多媒体的报道,数以万计的人到他的援越抗美博物馆参观,数 以万计的人听他宣讲红色故事。2024年 1 月 10 日 , 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 道(CCTV7 ),以 26分钟时长,题为《老军医的战场收藏》节目 ,介绍他的 “援越抗美战争博物馆”,受到全国观众特别是铁道兵战友和中铁建职工的热情称 赞! 中国后勤部队一支队主任龙桂林、一支队政委郭延林、六支队支队长孙林泉、一支队二大队副团长潘成忠等都写有回忆文章;张金春、吴大中编著的《铁 军雄风——铁道兵援越抗美战争纪实》 (龙桂林题写书名并写序言 )。2020年 是中国部队 “援越抗美” 55周年的纪念年,在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中心主 任郑建平、常务主任王林山组织主持下铁道兵战友网于 5 月开展纪念 55周年 活动,进一步挖掘、收集、整理、完善当年赴越参战铁道兵的英勇事迹,征集了 172篇文章。还有,援越抗美老兵陈登辉策划、陶玲主编的《铁血雄师—— 援越抗美中的六支队及一支队五大队》 (六支队以铁十三师为主组成, 十三师 的六十三团配属以铁二师为主组成的一支队,改称一支队五大队 ) ;段海燕主编的《中国军人在援越抗美前线》,编委会主任是王抗林,张金春担任编委会第 一副主任;湖北省仙桃市援越抗美老战士编辑部编写的《难忘的岁月——援越抗美忆文辑》;张锁龙撰写的《援越抗美的第一支队》,昝金华著《援越抗美战争轶事》,刘尊鑫撰写的《永不忘却的援越抗美》, 史锡腾撰写的《友谊关外难 忘岁月——援越抗美生活纪实》,姚尚明编著的《西线烽火——铁道兵二团援越 抗美纪实》,包金亮先后撰写的《近距离接触被俘飞行员》 《防空洞 、炮弹皮、照明弹》 《三条腿铁路》等数十篇回忆文章。以上所说的各种书籍和文章,以及福州援越抗美纪念园纪念碑, 等等,对于当年那些亲身经历援越抗美战争而幸存 下来的老兵来说,对于当年铁道兵全体指战员和广大读者而言,是记忆深处的瑰宝, 是一项既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又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的革命传统教育。

五、社会各界在弘扬铁道兵精神
一是 ,众多铁道兵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历史总是以纪念的方式来 展示伟大事件,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如极乐寺、哈尔滨松花江铁路大桥、哈尔滨铁路博物馆、铁道兵纪念馆、 “移山填海”纪念碑、成昆铁路系列遗存、青藏铁路老关角隧道、茶卡盐湖路基和烈士陵园、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 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石家庄铁道大学、 中铁十一局集团企业历史展厅群、 中铁十六局集团铁运文化馆等。让文物说话,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二是 ,书籍影视。 比如由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与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联合制作的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移山 填海》纪录片,嫩林铁路的《向林海进军》两部纪录片、一部艺术片、一部长篇 小说、一部诗集,包兰铁路画册《塞外长虹》和一本优秀通讯作品集,小说、电 影《激战无名川》, 灾难巨制《峰爆》,李春芝的《丰碑——襄渝铁路建设纪实》, 王世光编著的《国家回忆:感天动地铁道兵》。
总之,铁道兵精神是客观存在的,弘扬铁道兵精神是空前热烈的,包括铁道兵老战士,与铁道兵并肩战斗民兵、学兵和铁道部勘察设计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还包括铁路沿线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在他们心目中 “铁道兵精神隶属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铁道兵伟大,铁道兵精神伟大;铁道兵功绩与山河同在, 铁道兵精神与日月同辉。

向德荣, 湖北仙桃人, 1968 年入伍,在铁道兵二师六团服役5年, 其间 , 参加援越抗美 1年半。 1976年 9 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 (现华中科技大学 )舰船制造专业, 留校工作,助教。 曾任湖北省总工会副主席、巡视员, 出版13部著作,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
槛外人 202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