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歌伴我流淌的岁月
作者/葛国顺
一首老歌是一段经历,一首老歌是一种情怀,一首老歌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悟。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过了一个甲子步入古稀,我曾有过不少的兴趣爱好,除了平时爱写点东西,那就是喜爱听歌唱歌了。虽然做过多少年的文化站长和宣传干部,最终还是自感五音不全。说唱歌倒不是主要的,尤其喜欢听歌词,因而也喜欢写歌词,唱歌只不过是为了助兴而已。据我的长辈们回忆说,我小时候就有这个爱好。那时只要听到哪儿有人唱歌唱戏,或者听到敲锣打鼓,就会兴奋得手舞足蹈。后来上学了,每到音乐课就特别高兴,老师每教一首新歌,都喜欢哼哼,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的老歌曲,尤其是流行的电影插曲几乎没有我不会唱的。

随着年龄增长,享受一曲音乐,听一曲经典老歌,品味一段过往,像淋一场甘露,心情象雨后春笋,它可以洗刷掉心灵上疲惫的灰尘。有时,静谧的夜晚,或在茶余饭后,街头巷尾,入耳的老歌总是承载着那一段美丽的回忆,愉快的,悲伤的,都已经成为了过往,象品一杯陈年老酒,越辣越久越是沁人心脾。象一颗绚烂的流星划破空旷的夜空,然后坠入心湖,泛起一道道清水涟漪。涟漪荡醒了沉睡的往事。
要说老歌,从我的记忆中,起初是到处唱的是《不忘阶级苦》,记得歌词是这样写的:“天上布满星/月儿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唱这首老歌必须要具有明显的阶级感情,唱歌的人唱得眼泪巴沙,让人听歌的人也十分心酸。
后来到了“文革”年代,整天就是《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唱语录歌,跳忠字舞,还有样板戏唱段,人的生活就是那么单调,语言行为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在期待与幻想里迎来自己的青年时代,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无限的希望。迷茫的时候是老歌指引我去选择再选择,努力再努力。粉碎“四人帮”后,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人们的生活似乎在一夜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才开始趋于正常,心情舒畅地过日子,后就人们放声高歌《我爱北京天安门》《我的祖国》《北国之春》《走进新时代》……人们总爱有意或无意的淡化、抹去曾经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努力寻思、铭记那些相对美好的时光。就象我,很多时候听着某一首老歌,回味着那时的场景,每一首都象一段电影剪辑:夏日的黄昏,清纯的发小;无垠的田野,童年的伙伴。宽阔的校园,美丽的师生情结……假使老歌让你想起了某些悲伤,而你也能从悲伤里悟出一些收获,一丝感怀。

我之所以留恋老歌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除了时代所产生的代沟,同时时代的元素也反映着时代的风貌。我总认为,虽然老歌传统而单纯,新歌另类而混沌。层出不穷的新歌里看到的到处是爱呀、恨呀、痛呀、伤呀的,那旋律悲伤的可以让你忐忑不安,歌词颓废的可以让你神经错乱,却总是让我消化不良。在我看来,没有美感,全是伤感。短暂的心平境美或许只有在老歌里可以找到,如果说这也是一种成长,而过往才是最美!
从十几年前退居二线直到退休,我融入了晨练队伍,慢节奏地介入老年生活,也去老年大学玩过一阵,学上了跳交际舞,有时也被老友伙去KTV去嚎一气,立马就觉得心旷神怡一身轻松,所有这一切,自己沉浸于自娱自乐,心情跟着旋律翩翩起舞,忘乎所以,偶尔心灵也会被音乐牵动的百感交集而感叹人生。我现在才悟出来,只有当一个人年龄大了,阅历深了,就会对事物的认识大彻大悟。
一首精典的老歌之所以经久不衰,无论是歌词还是作曲都是火热的时代生活触发了艺术家创作灵感和激情,经过反复推敲提炼而成的艺术精品。唱一首好歌就是享受艺术的熏陶,就是让内心境界得到陶冶和升华。再说唱歌最大限度地抒发自己的情怀,让人唱得心旷神怡,释放内心的喜乐忧伤,如醉如痴,激发奋发向上的热情。从健康角度看,也能增加肺呼吸量,乞求美好生活。
岁月就像是一个化妆师,在年强力壮的时候把我们打扮的精彩纷呈,让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独放光彩,当我们走进行将垂暮之年的时候,又将我们化妆的弱不禁风,直至有一日,把我们归还给这大地的怀抱。老歌就像是一个风雨丽人一样永远陪伴在自己的身边,伴随我流淌的岁月。

人生也是一首老歌,品味老歌,只为感动生活!
2024.12写于草页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