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
——献给毛泽东同志诞辰131周年
●文/秦乖明(陕西宝鸡)
●来源/西府新传奇
【编前话】
12月26日是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31周年,刊发一个老领导的缅怀文章。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深切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
——献给毛泽东同志诞辰131周年
●文/秦乖明
2024年12月26日,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1周年,谨以此文深切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
参加毛主席追悼会
1976年,对于我们全国各族人民来说,是一个永远铭刻在记忆中的特殊年份。 天在哭泣,地在颤抖。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7月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同志逝世;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波及北京、天津、河北等14个省市,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9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逝世。
1976年我19岁,在灵龙学校任教。毛主席去世后我们全校310多名师生和全国人民一样都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9月15日晚上7时许,我校近30多名教师身着黑色正装,胸佩白花,臂戴黑纱,在校长张炳权老师的带领下,冒着大雨,踏着高低不平的乡村道路,徒步来到灵龙大队毛主席悼念厅,在催人泪下的哀乐声中向毛主席遗像敬献花圈,三鞠躬……。 9月18日接灵龙大队党支部通知,下午2时30分,全校师生,列队来到大队舞台广场。下午3时,北京天安门广场追悼大会开始,首都的工人、农民、人民解放军官兵、大专院校师生、党政干部150余万人聚集天安门广场。大会由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致悼词。追悼大会实况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我们胸佩白花,臂戴黑纱,静静地站在舞台广场,倾听着华国锋总理宣读的悼词,人们的哭泣声不断,场面十分感人。我想;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再也不能亲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再也不能亲自和全国人民一起,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国内外反动派战斗了。但是,他老人家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他的伟大思想,将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瞻仰毛主席遗容
1997年,我40岁,在原宝鸡县现陈仓区拓石镇任党委书记。我组织镇村干部和家属第一次来到北京参观学习,第一次来到天安门广场,第一次来到毛泽东同志纪念堂,特意瞻仰了毛主席遗容;第二次是2012年儿子秦峰大学毕业后在北京金山软件公司工作,正好我去北京劝接西秦酒厂上访职工,我们父子相聚北京,再次来到天安门广场,再次同儿子来到毛泽东同志纪念堂;2023年9月29日我同姐姐、姐夫、小弟、妹妹、外甥女一行6人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完升旗仪式后因预约我同姐姐、姐夫来到毛泽东同志纪念堂,第三次瞻仰了毛主席遗容。
我每次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前,一行行,一排排队伍,像一条长龙,像一座长城,他们来自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人们手拿白花,怀着崇敬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进入纪念堂。在纪念堂北大厅毛主席座像前,我们小心翼翼地把手中的白花轻轻的摆放在毛主席座像前,向他老人家深深地三鞠躬。接着来到庄严的瞻仰厅,伟大领袖毛主席穿灰白色上衣,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安详地仰卧在四周摆放着鲜花的水晶棺内。望着慈祥敬爱的毛主席,想起他率领千军万马,打日本,灭蒋匪,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者;想起他提出并开启了国家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想起他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开始和西方国家交往,启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想起他对穷苦人的好,对老百姓的好;想起我从小学到中学,从教师到工人,从局团委书记到乡镇党委书记,退休享受副处待遇等等都是托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福,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参观毛主席故居
2017年11月我光荣退休,作为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直有个心愿参观毛主席故居。
2024年9月14日我与老同学张志强夫妇从宝鸡乘K84于15日凌晨4点抵达长沙,终于踏上了韶山这片魂牵梦绕的圣地,中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就是从这里冉冉升起的。
清晨,我们游览了位于湘江江心、亚洲最大城市内陆洲【橘子洲】。青年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为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经常与同学游过湘江,到橘子洲头开展各类活动,思考改变旧世界,建设新中国。1925 年,毛主席从广州回到湖南领导农民运动,寒秋时节重游橘子洲,写下了《沁园春•长沙》,橘子洲名声大振。
9月15日下午,我们首先来到了毛主席铜像广场。广场不是很大,但人山人海,络绎不绝,毛主席铜像就矗立在这里。铜像总高10.1米,塔高4.1米,身高6米,面朝东南方向,毛主席手持文稿,目光炯炯而慈祥,铜像周围松柏林立,花环紧凑。我与志强同学很荣欣担任夲团花篮手。我俩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的敬仰之情,抬着花篮缓步来到毛主席铜像前敬献花蓝、整理佩戴,面向毛主席铜像恭恭敬敬的三鞠躬,然后绕铜像一周向他老人家献花致敬,并在铜像前合影留念。
其次,我们参观了《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等。
最后,我们徒步来到了毛泽东同志故居参观。毛主席故居是一套普通的两院合一的湖南民居,坐南朝北,背靠青山,面向池塘,依山傍水,松竹环绕。故居建筑黄墙灰瓦,为土木结构,正门口悬挂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七个黑体溜金大字的贴金木匾。故居分堂屋、卧室、厨房、农具房,室内有木床、书桌、板凳、衣柜、碗柜、水缸、石磨、水车、木耙、煤油灯、土炉灶等。1893年12月26日,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就出生在这里,从孩提到少年,毛主席在这里度过了17个春秋。同时,还参观了滴水洞。
9月17日我们又参观了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故居,听着少先队自愿者小女孩的讲解又勾起了我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
参观完毛主席故居,我浮想翩翩,夜不能寐,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韶山,是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出生地,毛主席从这里出发,一路走来,以其博大的胸怀、无畏的精神,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联想到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和1949年10月以来伟大祖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联想到毛主席在世界风云变幻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美帝野心狼虽然虎视眈眈,却不敢越雷池一步;联想到毛主席一生的革命历程和光辉业绩;联想到毛主席6位亲人牺牲,其中长子毛岸英赴朝作战,为国捐躯;次子毛岸青因遭受国民党反动派迫害患病;女儿李敏、李娜勤俭朴素;联想到今天中国人民安定祥和的幸福生活等。使我深深地感到,毛主席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创造世界格局的旷世伟人。毛主席在中国人民心中,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巍峨丰碑。毛主席的伟大人格魅力、无私奉献精神,光明磊落、坦荡无私、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的人格风范,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将永远怀念毛主席!永远纪念毛主席!永远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义无反顾,永往直前!
今天,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已经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实现,正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们深切缅伟大领袖毛主席,就要在新的征程上,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以中国式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毛泽东同志开创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作者简介】秦乖明,宝鸡市陈仓区人,生于1957年10月,大专文化,中共党员,政工师,先后在教育、企业、行政系统工作。曾担任陈仓区拓石镇镇长,党委书记,区目标责任制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区经贸局和区工信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驻企办主任,县(区)党代表,政协委员等职务。现任陈仓区老科协副会长兼工信专委会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