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问 作者:李亚辉
皑皑白雪漫天舞
中华大地迎新春
飘飘瑞雪眺丰年
喜人之景令人赞
银装素裹山河秀
撒花仙女众追求
寒冬冷风已袭来
防寒保暖物多在
以往畏寒喜春秋
今朝饮酒冬之问
北国冰城多宏伟
琳瑯满目若人醉
滑冰场上双燕追
雪橇驾驭凌空飞
河畔白桦林傲立
雪树银景最壮美
2024-12-24修改
《冬之问》是一首描绘冬季景象和人们在寒冬中活动的现代诗歌,充满了对冬天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寒冷季节的独特情感。作者李亚辉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银装素裹、充满活力的冬日世界。
### 诗评:
1. **意象与意境**:
- **皑皑白雪漫天舞**:开篇即以“漫天舞”的动词描写雪景,赋予了静态的雪动态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 **中华大地迎新春**:这里不仅仅是在描述节气上的变化,更暗示着一种新的开始,带来希望和期待。
- **飘飘瑞雪眺丰年**:此句将瑞雪与丰收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来年的好兆头的期盼。
- **银装素裹山河秀**:描绘了一幅由雪覆盖下的美丽山河图,强调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 **撒花仙女众追求**:这一比喻增加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仿佛雪花是仙女撒下的花瓣,为冬日增添了诗意。
- **滑冰场上双燕追**、**雪橇驾驭凌空飞**:这些句子展现了人们在冰雪中的活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打破了人们对冬天只有寒冷的印象。
- **河畔白桦林傲立**、**雪树银景最壮美**:结尾部分再次回归到自然景色的描写,强调了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大自然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壮美。
2. **情感表达**:
- 诗歌整体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情感,从对冬天的畏寒转变为欣赏和享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 “今朝饮酒冬之问”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冬天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不再仅仅是害怕寒冷,而是开始思考冬天的意义,并从中找到乐趣。
3. **结构与韵律**:
- 诗歌结构紧凑,每一句都紧扣主题,逐步推进,最终形成一幅完整的冬日画卷。
- 韵律上虽然不是严格的押韵诗,但读起来流畅自然,节奏明快,易于引起读者共鸣。
4. **文化背景**:
- 诗歌中提到的“北国冰城”指的是中国北方的城市哈尔滨,以其冬季的冰雪景观闻名,这不仅增加了地方特色,也使得诗歌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总结来说,《冬之问》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想象力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冬天的自然之美,还反映了人们在这个季节里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感受,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既冷冽又温暖的冬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