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木森禅意诗研究》即将出版发行
《少木森禅意诗研究》一书由北京儒博文化艺术院与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编、北京儒博文化艺术院院长黄长江主编,即将于2025年1月在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并通过全国新华书店、京东等实体书店和网络平台面向全社会发行。这是一部对少木森禅意诗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的书,通过陈仲义、刘忠诚、李小雨、张同吾、范方、傅翔、石华鹏、曾念长、钟红英、伍明春、郭志杰、林如求、戎章榕、李云龙、陈柳傅、于燕青、蕉椰、林朝晖、万小英、万重山、剑钧等六十余位评论家、诗人、作家和编辑家的文章,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少木森禅意诗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对于推动禅意诗的发展以及丰富中国当代诗歌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该书内容丰富多元。一是评论角度多样,汇集了陈仲义、李小雨、刘忠诚、傅翔、石华鹏等众多诗人和评论家的文章,从不同视角对少木森的禅意诗进行剖析。如陈仲义从诗歌创作机制角度分析《墙下红》,阐述现代禅诗写作需心灵自由张扬、本性挥发及精神灵魂开放,通过直觉体悟进入物我交融境界;李小雨在多年前的序作中从不同方面解读,在《拈草木微笑》里强调诗人以禅眼观物、诗心生活,在平凡事物中发现禅意,如《一首诗的冷暖》通过郊野景象展现禅意与诗意交融,体现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细致观察与感悟,使读者感受到禅意诗独特的艺术魅力。二是探讨主题广泛深入,涵盖禅意诗的内涵、艺术特色、创作风格、文化价值等多方面主题。如傅翔解读少木森禅意诗中体现的禅思与人生哲理,通过《渡头》中渡头意象展现人生选择与超脱境界,《雨声》里描绘的听雨情境体现诗人对自然感悟及物我两忘境界追求,深入挖掘诗歌背后深刻的思想内涵;戎章榕在相关文章中探讨禅意诗与福建地域文化关系,指出少木森作品中对福建地域禅宗文化挖掘,使读者了解禅意诗地域文化特色及传承发展脉络。
本书研究价值显著,一是展现禅意诗独特魅力。少木森禅意诗以“禅眼观物、诗心生活” 为特色,将禅思与诗意融合,营造出空灵、清幽意境,富有哲理和文化内涵。如 “以冻紫的手/乞向/冷瑟的季节/握夕阳/暗淡如烟蒂/点着/墙下/鞭炮热闹/几时/学会和墙说话”,以独特意象和简洁语言传达深刻禅意,给读者带来别样审美体验和心灵启迪。二是为诗歌创作提供借鉴。书中对少木森禅意诗创作风格和手法的分析,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新思路和方法。其注重从日常生活取材、以小见大表现深刻主题、追求语言精炼和意境营造等特点,对其他诗人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推动当代诗歌多元化发展。三是丰富诗歌理论研究。深入探讨禅意诗相关理论问题,如禅意诗与禅诗区别、禅意诗在当代语境中的意义和价值、禅意诗对传统诗学传承与创新等,为诗歌理论研究提供新视角和案例,有助于深化对诗歌本质和功能的认识,推动诗歌理论不断发展完善。
再就是编排结构合理。一方面有序呈现研究成果,整体编排有序,先有序言,陈毅达在序中介绍少木森诗歌创作历程及禅意诗特点,为读者理解后续内容奠定基础;接着分章节收录众多评论文章,各章节分类清晰,从不同方面对少木森禅意诗进行研究,使读者能系统全面地了解相关内容;最后附录部分包含祝贺与报道、少木森及其专著简介等,提供丰富背景信息,方便读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便于读者阅读研究,文章排列逻辑连贯,从不同角度对少木森禅意诗进行解读和分析,读者可循序渐进地深入了解其诗歌创作全貌。同时,目录详细,方便读者快速定位感兴趣内容,无论是专业研究者还是诗歌爱好者,都能从中受益,提高阅读和研究效率。(静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