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丁增友,男,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从教三十多年,曾任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教育教学论文曾多次获奖。2017年7月开设《丁老师课堂》以小品文和家谱研究为主旨,拟“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颇受欢迎。
星光不负赶路人
起了个大早,从乡下乘肥西公交695,又换乘地铁三号线,紧赶慢赶,终于在规定的时间,赶到了集合地——安医大附院南区。
晨曦中,氤氲在初冬时节的县城上派,被一缕轻纱似薄雾所笼罩着,处处呈现出奇丽绚烂的景致。行色匆匆,又闲情雅致,意欲何为?每每为家乡肥西这几年的高质量发展而自豪。也常常心存疑问;咱肥西高速发展靠什么?它的“密钥”在哪里?带着诸多疑问,有幸于2024年11月15日随县作协“产城荣光”采风团,走进去,沉下来,零距离与家乡的“国企”面对面,亲历肥西产城集团的蝶变与荣光……
车在长三角G60·合肥药谷一幢地标性大厦前停泊,这便是肥西产城控股集团总部。公司董事长丁学东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在23层的党员活动室,接受我们的采访和提问。丁董事长谦逊地向我们介绍了“产城集团”的成长经历,全方位多维度地阐述了“产城”的创新理念、发展模式和美好愿景,以及“产城控股”在千亿肥西“蝶变”中作用。娓娓道来,像一个千亿国企掌门人在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更像一个负重前行的“讲解员”在向我们描述肥西产城爬坡过坎,蹄急步稳,乘势而为的宣誓词。肥西产城在持续打造“三区两带”城市发展新片区,精准发力三大战新产业集群,不断叠加“安徽第一县”的城市吸引力,成为长三角优势资源争相涌入的县域国企。肥西产城紧扣合肥“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产业链,布局三大战新产业。“产城”对标长三角,做足政策配套,做好载体建设,做活基金赋能,为“后千亿”肥西高质量发展持继发力禀赋。丁董如是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作协文友们饶有兴致地走进了产城集团旗下的“合肥药谷”——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合肥药谷科技产业园。产业园位于玉兰大道和创新大道交口西南角,是G60科创走廊唯一以生物医药为产业主题的合作示范园区,也是肥西发展大健康产业集群的主阵地。园区占地158.6亩,总建筑面积26万㎡,总投资16.9亿元,含1栋高层总部办公楼及附属商业中心,2栋高层厂房及配套多层厂房,1栋员工宿舍,展示服务中心及配套公用设施,10栋多层标准化厂房,近4500㎡地下车位,标准化厂房附近贴心设计地上货车停车位,停车便捷。总之,产城集团牵手药谷,激活了新质生产力,聚集高地,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生态圈。
所见所闻, 文友们频频颔首,连连称赞。车又把我们载入肥西桃花科创谷产业园——科大硅谷,作协会员或拍照留影,或驻足观看,或窃窃私语,无不被科创谷取得的成就赞叹不已。所有人都被科大硅谷大屏幕展示所吸引、所震撼。作协魏泽清主席意犹未尽,欣然要求,重新播放一次。当音乐重起,画面再现,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屏声静气……
亲不亲,故乡人,甜不甜,家乡水,家乡的良药不苦口。亿帆生物制药,是咱肥西本土成长发展起来的上市企业,当文友们步入“亿帆”,一种亲切感由然而生,诗人张雪冰调侃;“这亿帆,是我看着长大的。”他义不容辞地当起解说员;“亿帆主要从事医药产品、原料药和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药品推广服务。在亿帆药品展示柜前,他指着“小儿青翘颗粒”“复方黄黛片”、除湿止痒软膏等药品自豪地说:“像这些药品,亿帆在国内拥有478个批准文号。”话锋一转,不无骄傲地介绍道:“亿帆还在国外拥有包括重组人体胰岛素在内的41个产品权益。”产城集团的张主任补充道:“亿帆在研的生物创新药F一627己经完成了中国lll期临床试验,有望成为首家向美国及欧洲递交生物新药上市申请(BLA)中国企业。”
此情此景,张诗人激情歌吟:奋楫者的亿帆,帆帆风顺,扬帆远航!科创中的亿帆,悬壶济世,药到病除。
午餐过后的短暂小憩,文友们又急切地踏上了探寻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产城控股的“智园”。不经意间,点启位于“智园”里的“悠跑科技”,公司负责人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悠跑科技创新研发“汽车多功能底盘”。会员虽是“门外汉”,但深知它的“含科量”和创新点,因此,兴趣盎然的问东问西,大有“打破砂锅问到底”。其目的是想深层次地了解它的高瑞、智能和价值所在……
在产域控股的CAR园和江淮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文友们经历“动”与“静”,“敞亮”与“神密”的具大反差。CAR园内机械轰鸣,车间内,叉车穿梭其间,液压床震耳欲聋,机器人忙碌地重复着同样工作,工人们熟练地检验、组装、打包。而江汽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因产品保密的原因,手机被“封”装,所有人连车都下不得,只是在偌大的园区蹓跶了一圈。不过消息灵通的文友王世玉向我们透露:华为和江汽的这次合作,将对标迈巴赫等顶级豪华车。研发江汽全新的新能源专属DE平台,华为智能技术赋能的X6平台,达产后可年产2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据说这款车的售价可达100万元”有人小声嘀咕。“据说智选车品牌曰傲界,霸气十足啊!”有人赞叹。好奇心十足的几位文友惊奇地发现园区专用跑道上,数辆崭新的、略带伪装的新能量汽车急速而过,我们猜测,它就是“傲界”。
嘘!保密!最后一站,产城集团旗下的一处红色阵地——信服物业。在信服物业党支部书记丁孟祥的引导介绍下,作协会员们对产城集团“以产带城,以城促产”服务肥西、正心正信,服务万家的企业定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信服”,“信服”又谐“幸福”,肥西产城集团让肥西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倍增。肥西产城在不断进取中与县城上派的蝶变腾飞中“双向奔赴”。
百闻不如一见, 凭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肥西产城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密钥,这是大家的共识。肥西产城控股集团,双“招”双“引”,赤诚以待。灵“西”产城,相融相合,相辅相成,必将前程朤朤,因为“星光不负赶路人”。
“祠”开得胜 功耀南舒
题记:欣悉吾丁氏垴支耀南堂重修家祠,倍感欣慰,怎奈囊中羞涩,心有余而力不足,故聊赠此文,权作精神支持。
人之一生,无非两件事: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龙舒丁氏耀南堂,乃琦公后裔。始祖丁琦公,字怀瑜,明宣德丙午科进士,通城教谕。由此可见,丁氏垴支乃真正的书香门第,耕读世家。祖上有德,必荫子孙,故而龙舒丁氏耀南堂一族,继承着先人勤劳、质朴、睿智、团结、善良的传统。秉承“品先文学,大振家声”的夙愿。也应验了“忠厚传佳话,诗书继世长。”这句老话。丁氏耀南一支成为子孙遍布四海,后代人才辈出的名门望族。
家族有三宝:祠堂、家谱、祖坟。这“三宝”是家族文化的载体,是家风家训传承发扬的见证,更是血脉亲情的觉醒。龙舒丁氏耀南堂的家谱经历四次修缮,其中三修与四修历经百年,丁氏垴支人,上下齐心,砥砺奋进,终于在公元2019年12月15日举行颁谱庆典。同时他们未雨绸缪,及早谋划,在颁谱之日,就筹划祖祠的修缮之事,一群靠“谱”之人,把颁谱庆典同时办成祠堂修缮的动员会、宣誓会、启动会。
丁氏垴支祖祠始修于清朝中期,历经数百年,虽旧址尚在,旧貌尚存,走进祠内尚能瞧见其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气息。但因年代久矣,断梁残垣,破旧不堪。修缮,谈何容易?首先是“土地”,垴支人竭思殚虑,拟报告、写申请、撰请示,几易其稿,几番呈批。拉关系、托人情,卖面子……一族人,不灰心、不气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祖宗陛佑,“土地”获批,祠堂修缮被族人提上了议事日程。
第二是资金,常言道:经济搭台,文化方能唱戏。祠堂修缮,钱是关键。丁氏垴支人群策群力,年轻有为的慷慨解囊,事业有成者出手阔绰,德高望重者捐款献智,就连丁家姑娘也纷纷献出爱心……基于此,离预算还是相差甚远。垴支人及时调整策略,立志举全族之力,达成修祠夙愿,他们商讨除各支各系积极捐款外,以2019年颁谱的执谱人为单位,每个执谱人必须筹集6000元作为修祠的硬性指标。满怀家族情怀的垴支人不负众望,一族合力,妇孺参与,有的孩子捐出了压岁钱,有的老人捐出“养老金”……人心齐,泰山移。目前丁氏龙舒耀南堂130单位人次参与捐资,己集资一百多万元,捐款还在进行中。目前宗祠的考察、选址、规划、设计己基木就绪,可以想象不远的将来一座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美仑美奂的丁氏宗祠将屹立于龙舒之地,淝南之畔。
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于厚矣!”一个民族,一个家族,凝聚力,向心力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人生,无愧于列祖列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价值取向,列祖列宗在哪里?在宗祠里。祖上有德,万事胜意。而蕴含祖德,彰显伦理纲常的场所也是家祠。宗祠是孝道的宣讲台,宗祠是血缘亲情凝聚点,宗祠是家风家训的教育平台……我们常骂“台独”分子悖祖忘宗,然而宗祠便是看得见摸得着祖宗。有祠才有”堂”,故有祠堂之称,家有高堂,祠有中堂,乃人生之幸事。堂有堂号,堂号多是家族某一特定标志而定:有励志、勉励、源渊、警醒、座右铭之意。“耀南堂”何意?自悟。
物质社会的发展,泊来价值观,中国人特有的家祠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急需寻觅一处独特的精神寄托,宗祠便是一处不错的选择。①祭祀:宗祠内摆放着列祖列宗的灵位,清明或中元都可以来此缅怀先人,表达哀思。同时宗祠也是人百老终身的最圆满的归宿,说白了,在这里做鬼也不孤独。②婚嫁:在祠堂举行婚礼,让新人们追根溯源,从根本起步,向幸福出发。简朴、传统、有新意。③教育:家族是社会细胞,家族代代恪守的家规家训家范,一个祠堂、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它们的传播传承,对后人的思想和生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④自信:家族自信,姓氏自信,人文自信,文化自信。宗祠是自信的源泉,它是我们涵养德行,修身立志,弘扬家国情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⑤戒罚:现如今很多人信奉:法不禁止便可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盲区:三十多岁不婚嫁不犯法吧?是不犯法,但你有悖公序良俗,拉到祠堂戒谈。赡养老人不够积极,犯法不大吧?拉到祠堂责罚。悖祖忘宗忤逆,败类,从宗谱宗祠中除名,不带你姓。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离婚,不违法吧?拉到祠堂教育教育,冷处理。⑥聚会:基督过礼拜,佛教有庙会,一脉相承的一家人,逢年过节,重学助学,敬老爱幼,宗祠便是家族商讨重大事务的好去处……
“天下之本在家”。优秀家风中蕴含的尊老爱幼、知书达礼、邻里团结、勤奋友善、遵纪守法等传统美德。优秀的丁氏垴支人更孕育着:“遵守典则,礼义传家,诗书华国”的祖训祖德,一定会做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
莫道前途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丁。预祝丁氏垴支耀南堂”祠”开得胜,功耀南舒。
(谨以此文敬献给为修祠事业作出贡献的丁氏耀南人。如有不妥,敬请见谅。)
总有教益记心头
父亲是一个普通不能在普通的农民,大字不识几个。父亲当过最大的“官”,便是村里的“瞧水大队长”。何谓“瞧水”,家乡地处丘陵,地势高低不平,耕地凸凹有致。而故乡多以水稻为农作物,因而水利就显得犹为重要,有命脉之要。每当插秧播种时,田里水要及时灌溉,更要随时盯牢瞧紧,防止流失。因此,父亲的“瞧水大队长”,就是专门看管田间地头水利的头衔,虚职。近似于当年孙悟空在天庭任的“弼马温”……
父亲很辛劳,天蒙蒙亮便要起床。四百多亩,星罗棋布,纵横交错,每条田埂你都得仔细“瞧”,特别观察每块田地的水涨水落情况,落了说明被蒸发或者漏了,涨了说明上游有水流入,你必须细致找到源头。初夏时分,草木葳蕤,父亲寻水一圈,清晨,汗水露水湿润一身,傍晚,蚊虫蚂蟥叮咬布满全身。
父亲很尽责,几百亩水田,田埂无数,塘坝数口,河堤几许。播种时节,恰是田鼠、黄鳝、泥鳅、蛇,甚至蚯蚓、蚂蟥等打洞钻眼,挖穴筑窝的绝佳机会。丘陵地带高低不平的地貌,刚刚灌溉施肥的水田,稍不留神,让它们钻了空子,便会造成水份流失,旱涝无度,肥水偏流外人田。特别是秧苗刚插的田块,黄鳝活动频繁,堪称猖獗,昼伏夜出,喜在田埂缺口处打洞戏水。你若不及时补救,治洞止损,便会出现上田水肥流失,下田水满肥滥。庄稼地“穷不得四两,富不过半斤”,水肥一旦失衡,旱的旱死,涝的溺死,上田缺肥贫瘠,下田过分肥沃而成灾。因此,父亲总起早贪黑,甚至披星戴月的“瞧水”。父亲常说:“你不尽责,庄稼歉收是小事,身背骂名是大事”。
父亲很果敢也很睿智。他很注重季节和时令,黄历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父亲总能根据自己的经验,适时给水稻“犒田”,也就水稻长到一定成度,将田中的水排尽,低洼的地方或埂头较大的下游,你还须捋一条小沟,从而使田水排的一干二净。哪几天,天气晴好,风和日丽,太阳将田里的烂泥晒干晒板,父亲很会把握“火候”,田里的泥土板结坚硬,不烂不燥,恰到好处时在放水灌溉,这样水稻就利于扎根稳固,充分吸收养料。父亲“犒田”的经验是犒前要细心,注重天气变化,选择连续晴好的天气。犒时要恨心,水再紧张稀缺,该排的一定要排,不留遗憾。犒后要耐心,持续观察水稻长势和病虫害情况,及时追肥施药,确保秋收有个好收成。
父亲爱多管“闲事”,记忆中的有一年仲夏,舅舅家新居落成,邀我们一家去作客,那天父亲穿戴整齐,母亲还特意将珍藏准备过年的新鞋子翻出来,让他穿上,父亲也显得少有的清闲和帅气。然而在途经一块水田时,父亲见田里杂草丛生,稗子满田,父亲见时间尚早,便令我们先行,自己脱鞋挽裤,下田除草拔稗。母亲抱怨:就是孩子病了,也不曾见他如此上心。父亲说:田里稗草和莠这个时候长势茂盛,也容易分辨,不及时耘耙,庄稼眼看就要歉收,如若让它们成熟下种繁殖,来年地就荒芜了。
父亲很热心也很尽心。邻村有一当家塘,堤坝因黄鳝或蛇在坝中打洞筑巢,常年漏水如泉涌。村民们虽费劲心思,企图堵洞固坝,终不得法。水利是命脉,当家塘如同粮仓食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村民们偶闻父亲治水有方,堵漏有法,便托人邀我父亲想方设法,堵漏塞穴。父亲没有推辞,那一日,带着我一同前往,邻村的几位长者早在塘埂上恭候。见我们未及寒喧,直陈此“漏”的危害乃多年陈疴,久治不愈。父亲笑笑,细致地观察地形地貌,觅出久漏不治的症结所在,并下水在“漏穴”处筑一“防水墙”,父亲喃喃自语:“这漏?该下猛药了!”
“猛药?”众人不解。父亲命我火速回家,将家中一瓶用于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滴滴畏”取来。众人更不解,待我取来“滴滴畏”,父亲毫不吝啬,一古脑将其“灌”在洞中,当浓郁的农药味弥漫开来,众人才有所醒悟。原来这个洞穴之中,蛰居一条大黄鳝,这家伙总在夜间出来觅食活动,因而堤坝虽没有“溃于鳝穴”,但终年水涌不停,甚是可惜。父亲“药到病除”,自起邻村的这个堤坝未曾“旧病复发”,坝固堤牢,碧波荡漾,丰收再望……
父亲的“大队长”虽然辛劳,但总有收获。父亲特地购置多种捕鱼的网具,忙里偷闲时顺手捎带,家中便鱼腥虾鲜,鳝长鳅短。这些鱼鳖虾蟹不仅丰富了家里餐桌,多余的馈赠亲朋邻里,在物质相对匮乏的那时,这些荤腥算得上饕餮大餐了。父亲还利用农闲时,开垦了三亩多荒地,“兴”油菜栽山芋,从而补贴家用。老实巴交又目不识丁的父亲,何谈言传身教?但父亲用朴素的肢体语言,勤勉躬耕的劳作,让我领悟到:做人要勤奋努力,防微杜渐,甚至要下猛药。做事要精耕细作,兢兢业业。总之认认真真为人,踏踏实实做事,这便父亲给我的教益,受益终生啊。
“靠谱”析
“靠谱”是北方方言,后现代流行词。表示可靠,值得相信和托付。巴菲持说:“靠谱是比聪明更重要的品质”。因此,人们把靠谱的人归纳为三个表现:凡事有交待、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四个特征:守时守信、不吹嘘不妄言、有底线、不图苍头小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定,他属于“诚信、友善”的范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靠谱,从字面上理解,有谱,才能靠谱,然而什么是谱?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家族的来源、迁徏的轨迹,还包罗了家族的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中国家谱起源于商、周时期《世纪》、《世表》《世系》、《世本》等为早期的谱学通书。家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的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家谱是一个寄予着最朴素,最质朴,最人性的“家族公约”或“家族守则”,是家族最原始的“法治”“人治”相结合的规则和制度,是引导和教诲族人的“教科书式”的文本,是界于法律,融入情理的家族法典。因此,有谱可依,有谱可靠和当今的”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是靠谱一词由来的依据之一。
家谱中蕴含的家风家训,家规家范,制约了族人的言行,规范了操守。特别是家谱中的”字辈”更彰显对后辈的希冀,教诲,要求,约束,升华,展望。更是“靠谱”根本。
家谱,不仅是对家族历史的寻本溯源,也是家族文化归属感的重铸。做一个靠谱之人,为时代赋量,为家族添彩,为自己追光。
靠谱之人,首先要以诚信为本,言而有信。言必行,行必果。做人做事,处人接物,以诚相待。及便自身遇到困难险境,也应信守诺言,一诺千金,用实际行动感化别人,解决问题!
靠谱之人,更应做到事无巨细,注重细节,不拘小节。有底线,即遵纪守法,又不辱公序良俗,更契合乡规民约。不敷衍塞责,不遛须拍马,不人云亦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正能量满满。
靠谱之人不摆谱。位高权重者,平易近人,没架子。学识渊博者,儒雅随和,没酸味。小有成就者,谦逊友善,没铜臭味。德高望重者,更应和谐可亲,不倚老卖老,有人情味……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应承别人的委托,大可不必“两肋插刀”或“委曲求全”,但着实应尽心尽力地完成,这可是靠谱的特征所在啊!
谱牒文化渊源流长,续谱修谱,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让后人晚辈有谱可靠,事事靠谱,人人靠谱,生生不息,谱写新时代的华丽篇章。
受人以莲,不如授人以廉
巢湖岸边的家乡有张名片:千年水乡,万亩荷塘。由此可见,家乡与“莲”文化颇有渊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便是故乡的夏日景致。这几年又兴起了“莲”经济,开发了一大批与莲有关“土特产”,莲蓬、莲子、莲藕、藕粉等。一时间,与“莲”有约,莲莲精彩等活动风生水起。“莲”与“廉”音谐意蕴,教育纪检部门又把这里作为“勤廉”教育基地,常借莲喻人、借莲言志对党员学生进行廉洁廉风教育。从而,这里又成了网红打卡地。
教师出身的我,总喜欢舞文弄墨。常以莲为素材,每每挥毫泼墨㨖饬一二幅画作,赋上的小诗,获个小奖,出个专集,迎来点赞无数,掌声一遍,优哉乐哉!教师虽是个苦差事,不敢说桃李满天下,但总有那么几个上进、有作为且懂得感恩的学生。汪君便是。家境贫寒却又聪明睿智的汪君,考入大学,步入仕途,官至正厅,乃我之得意门生,一生的骄傲。汪君也擅书画,且小有建树。据说他的一幅“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拍得三十多万。青出于蓝而远胜于蓝啊!
身居要职的汪君,一直感念着我的师恩,无以为报。逢年过节,回家探亲时总亲临或托人,捎来几许烟酒名茗之类的礼品。每每收讫,总喜不自胜,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中国人,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乎,挑家乡“莲”的土特产回赠。千里送莲子,礼轻情意重。汪君来电,甚是感念!并恳求为师赐一帧墨宝,以作纪念。故欣然命笔,精心创作一幅《梅兰图》,且跋一诗作:做人洁如幽兰,一缕芳馨,冰清风朗留美名;处世恰如寒梅,一铮凌骨,光明磊落正气兴;为官廉如荷莲,一尘不染,清廉无私勤为民。作品寄出数月,杳无信,纳闷!
某日,同仁神密地伸出头,告之:汪君被查了!受贿!四千多万!“汪君被查?这怎么可能!”这孩子我一本清色,本性善良,勤勉好学,有志向。小时候家穷,兄弟姐妹多,母亲是个“药罐子”。读书时,2.5元的学杂费都交不上,多是我垫付或担保的。我就是看重这孩子有志气,能吃苦,聪慧勤奋,出类拔萃,将来必成大器。
果不其然,汪君不负众望,鲤鱼跃龙门,大学毕业后步入仕途,后又深耕官场,主政一方。可谓平步青云,前途无量。只可惜…… 故乡多“莲”,我也曾以莲喻廉,教育引导汪君等学生,“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水而不妖。”合肥乃“包公故里”,也曾启迪点拔学生以包公为典范,清正廉洁,公而忘私。也曾警示警醒他们“古今多少吏,毁誉只因贪。”只不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廉政教育,仿佛离孩子们太遥远,略显苍白。更何况,教科书上的勤廉教育,多是在思政课上淡淡提及,几句代过。至于何为廉?怎样廉?如何廉?更是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所湮没。
教育是有句名言;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别人捕鱼的方法,可使人受益无尽。忽想起赠予汪君的“梅兰”图和“莲”特产,无足轻重。真不如适时警醒几句廉政诤言,或许比什么都珍贵!受人以莲,不如授人以廉啊!当年,如若多唠叨几句勤廉奉公,多吩咐数言不要忘本,多叮嘱一番坚守底线,或许……电话中,多聊聊修身正己,清白为官。见面时,多谈及清正为民,两袖清风。交流中,多吟诵“无瑕人品清好玉,有德诤言贵似金。”互勉时:守初心,担使命,纤毫无犯,包公故里扬正气;尚廉洁,弘正气,摆袖却金,大湖名城荡清风。也许……
我的骄傲枯萎了,像秋后的莲。聪明的汪君你好糊涂啊!四千多万包含多少个2.5元!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座右铭,真值30万吗?只值30万吗?你的初心根本在权力的围猎中被射杀了!缴械了!你怎么能忘却摇曳在故乡荷塘里清朗的“廉”?那是我们的根,故乡的魂!
一切都悔之晚矣!人生!且走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