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慧和药枕的故事
文/刘奇康〔山西〕
巍巍吕梁山脚下,滔滔汾河西岸畔,有一个千把口人的小村庄,这个村庄不大,但却历史悠久,物华天保,人杰地灵,村东南二里许有传承千年走亲习俗“接姑姑送娘娘”的历山神立庙,东北三里多有道教圣地乾元山元阳观闻名遐迩,正南与龙马乡青龙山玄帝宫隔沟相望。村子的名字叫圈头,由东圈头和西圈头合并而成,早先因村子地势像犬而得名,后人们改犬为圈。
圈头这个古老而文明的村庄,尊祟着舜王的孝道,以德为先。千百年来享受着吕梁山脉的滋养,无论是久负盛名历山还是道教名山乾元山,或者是村南的青龙山,都是满山的柏树成荫,荫育了一代一代的圈头村的儿女,村子里泊池旁的千年古树,见证了圈头村的风雨沧桑。
中医药学认为,柏树浑身是宝,柏壳、柏枝、柏叶都是不可多得的中药,而柏壳更有它独特的药用疗效,于是在数千年药枕传承的基础上,便延生了柏壳这一新生的中药药枕。
宋云慧的生活里,注定同中药药枕有缘,她便是药枕的受益者,于是便有了宋云慧和药枕的故事。
大约是2017年那年,37岁的宋云慧身体出了问题,烦躁,睡不着,头疼,一系列症状,搅的全家人焦头乱额,最严重的时候头疼的宋云慧只想快点结束生命,因为头疼起来太遭罪。
一月多的日子,使原来面容清秀正值青壮年的宋云慧满脸憔悴,求医问诊,怎么也不见好,喜欢看中医书藉的父亲试着做了装有侧柏壳枕头,让她枕着用了小半年,谁料不经意间发现身体大有好转,一家人欣喜若狂,尤其宋云慧坚信了一件事,中医药的功效确实是非比寻常,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药枕,确实是中华传统医学宝典的一项内容,她值得研究推广和发扬。
从小生活在吕梁山脚下的宋云慧,跟着对中草药有特殊爱好的父亲,踏遍了村里附近的山梁。她也知道了柏壳、柏枝、柏叶产地依托有华北“绿肺”之称的吕梁山脉,历山、乾元山和青龙山,海拔在893米至1147米之间,这里每年产出大量野生柏壳,基于气温、降水及环境,柏壳属地道中药材。于是,宋云慧在2017年毅然成立了“洪洞县子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门做柏壳药枕,2018开始传承中医药文化,利用本地资源,推出产品柏壳枕头,并配伍菊花、决明子、黄荆子、艾叶等多种中草药,相继推出配方(中草药枕头)(中草药颈椎枕)等,经过三年多的尝试和市场推广,效果很不错,宋云慧于2021年4月成功注册商标“谁安”,每年可产出各类枕头约10万多只。
柏壳药枕主要针对失眠人群、高血压患者、颈椎病患者、偏头疼患者等。
近几年来用了柏壳药枕睡眠好转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争先购买尝试。
七年的辛苦没有白费,宋云慧的中药药枕受到了患者的普遍好评,她制作的柏壳药枕以物美价廉,花色美观,好看见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宋云慧的药枕,在2024年成功入选洪洞县特色名优土产品,并被万安镇名优土产品展厅展出,她的药枕得到了临汾市乡村振兴局和洪洞县有关部门的关注和肯定。
宋云慧的事业正在发展,她在辛村镇南段门店的基础上,着手准备在万安镇开一个大面积的展厅,向家乡的人们展示药枕,让更多的人知道药枕,让药枕换来万家欢乐。
宋云慧的目光长远,目标远大,她的理想是发扬中医药事业,推广中医药柏壳药枕,让人们远离疾病,保健养生,用柏壳药枕换来世间的祥和、平安。
宋云慧的故事还在继续,她的故事会越来越精彩。
(作者系山西省作协会员,洪洞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协万安分会主席)
作者简介
刘奇康 男 1968年5月出生,山西洪洞县人,中共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洪洞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巜作家前线》系列公众平台签约作家,经典文学网签约作家,巜世界汉语文学》金牌作家,山西云丘山景区文化专家。
著有散文集巜杏儿黄了》,主编文学综合文集《永乐颂》、参与主编民俗风情集《云丘山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