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那场只剩我一人的电影
泌阳老记协 闫照有
记得那是1982年的冬天,当时我在杨家集乡工作。一天晚上,听同志们说本乡的汪庄村委放映电影,吃过晚饭,我骑上自行车就往汪庄赶。该村是丘陵山区村,离乡政府驻地五六里远。那时,乡下平时没什么文化活动,村民们能看场电影那是非常奢侈的事,何况又是山区丘陵村,看一场电影简直是望眼欲穿。跑几里看场电影也是很正常的事。
尽管那天晚上刮着北风,天气阴冷,但大队部门前搭起的银幕前,早已坐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新鲜好奇的孩子们在人堆里挤来钻去、大呼小叫呼亲唤友抢墩占位,大人们也充满了期待。不等村干部讲完话,人们就着急的喊起来。电影开映了,影片是196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早春二月》,改编自左联著名作家柔石的小说《二月》。当时,看惯了哼哈武打的人们一开始就问放映员:“为啥不拿武打片或者战斗片?”他说:“县里没有了,拿不着!”因为我原来还没有读过柔石的作品,心里也嘀咕,这部一开头就文学味太浓的影片,别说普通群众不喜欢,连我也怀疑能否有看头。
开演不久,人们就低声嘀咕着“不好看”开始走开。加之第二本(共四本)开始,冷风夹着雪粒哗哗打下来,人走得只剩下放映机周围包括放映员和我在内的五六个人。不一会儿四个观众也走了,身穿黄军大衣、用雨伞遮挡着放映机的放映员张合业,也躲到了不远处的墙角背风处,场里就剩下我一个观众了。此时,我已经冻僵,两条腿直打哆嗦。但却完全沉浸在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里。不禁为这几位明星演绎的经典而叹服。放到第三本,放映员张合业说:“要冻死,算了吧!”说着就要停机收场。我说啥也不叫停,“冻死也要看完!”我说。因为我和他同住乡政府,相处又特别熟络,就执意要他放下去。雪越下越大,偌大一个场院子就独独我一个观众,只有眼前的电影放映机咔咔咔的响着。我完全被被银幕上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忘记了刺骨的北风和飘落的大雪。
电影故事讲述的是,1926年前后,进步青年知识分子萧剑秋(孙道临饰)应江南芙蓉镇小学校长陶慕侃的邀请到学校当教师。当得知同船途中遇到的一个带着一双儿女的青年妇女、就是在战场上牺牲的同学李志浩的妻子文嫂(上官云珠饰)时,就决心照顾好她们母子。除在经济上予以资助外,每天还接送文嫂的女儿采莲到校上学,并帮助文嫂为儿子阿宝治病。在教书过程中,萧剑秋的温文尔雅和渊博的知识及进步思想,也博得了校长妹妹陶岚(谢芳饰)的爱慕之情,二人不禁暗生情愫。这也引起出身富家、并暗恋陶岚已久的教师钱某等人的嫉妒和恶意中伤。一时间,校内外的嘲讽飞短流长、暗中驱赶萧的学生等恶作剧一齐向萧剑秋袭来,使他苦闷痛苦。后来文嫂的儿子阿宝不幸病亡,使文嫂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这时的萧剑秋出于正义和对文嫂不幸遭遇的同情,决计抛下自己和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这使得文嫂也迫于社会非礼舆论的巨大压力上吊自杀。再后来,萧的学生王福生,由开始每天拾一担柴、挑到镇上去卖、然后才到校上学,又到父亲不幸摔断腿、家庭完全陷入贫病交加的困境而被迫退学。从自己的同学李志豪的牺牲,文嫂的自杀和王福生的退学,一连串的悲惨事件中,让萧剑秋这个热血进步青年不得不重新思考。面对劳苦大众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一个有志的知识分子青年当下应该做些什么。经过一番深沉思考和激烈斗争,他决定要离开学校,投身到革命的洪流当中去,去探索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于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二月一天里他离开了芙蓉镇。这时,在萧剑秋进步思想影响下的陶岚也追随他而去, 共同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电影嘎然而止。
电影结束了,雪还在下着,回去的路上已覆盖着一层积雪,自行车已经不能骑行。我推着自行车,一个人走在寂静旷野落雪无声坑洼不平的牛车路上,还回味着这场电影的主要情节。“剑秋,我哥哥让我来喊你到我家去吃晚饭!”“不了,学校马上就要开饭!”及“我去找他!”女主人公深情款款的邀请和男主人公的婉拒应答(还是去了)及她追求进步投身革命的坚定话音,还回响在耳畔。该剧情节初看平淡、实则跌宕起伏。加上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三位著名明星演员的精彩演绎,使片中主要人物萧剑秋塑造得性格鲜明、气质逼真、丰满可信;陶岚热烈奔放、生动真实,感情丰富真挚,两个人的爱情表现得纯真含蓄唯美。生动展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青年知识分子为国为民前途担忧、并在彷徨痛苦中思考和觉醒的感人形象。也契合了大革命失败后,我党进一步动员千百万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继续进行革命斗争的重大方略,凸显了政治意义。结尾更加富有寓意,“我们会有长长的未来的!”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不仅表明二人的爱情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更预示着革命一定会成功,美好幸福的未来也一定会实现。片尾最后一句是女主人公陶岚毅然去找萧剑秋“我去找他!”也蕴含着她找到的不仅是两个人心心相印的幸福爱情,也是去追随他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将和萧剑秋及千千万万民众及知识分子一道肩负救国救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找到的是一条伟大的光明之路,更不禁让人心生敬仰和感佩。
后来,一直被这场电影打动的我,又想法找来了《早春二月》的电影剧本反复看了几遍,又读了几遍子柔石的《二月》原著。尤其这部电影,尽管是黑白片、至今我至少是看了五六遍。经典就是经典,历久弥新,永远带给人以感动,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
那场就剩我一个人的电影已经过去了四十年了。历史在飞速前进,一代先贤为之奋斗的“长长的未来”早已成为美好的现实。今天我们伟大祖国也已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我们的文化生活和文化基础设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说什么也再不可能会有一个人、在风雪交加的夜晚、露天去看一场自己喜欢的电影了。现在,足不出户只要打开电视机按下遥控器,随时都能选看到自己爱看的任何时期的经典影视。但我依旧忘不了那场就剩我一个人的电影,忘不了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和那个风雪弥漫的丘陵山村。也让我同时记住了那场电影叫《早春二月》和柔石的小说《二月》。
2380字
2022年2月12日 南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