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泌阳:芦竹种植铜山湖岸 筑牢湿地生态防线
徐德平 王有震/报道
为了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加强铜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为鸟类营造安乐家园,连日来河南老区驻马店市泌阳县铜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与泌阳县帅辉农业专业合作社通力合作,在铜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的滩涂湖湾处种植湿生植物芦竹300余亩,携手共建鸟类栖息家园。
芦竹是禾本科芦竹属的多年草本植物,芦竹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喜光,耐旱,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芦竹株形美观,用于湿地景观、生态河道、人工湿地等建设;芦竹对水质具有较强的净化作用,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从而改善水质;芦竹的根系发达,能有效地固持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芦竹密集的植株还可以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和水体;芦竹为鸟类、昆虫等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芦竹具有较强的碳汇能力,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积极作用。通过种植芦竹,可以增加碳汇,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据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芦竹种植后,可有效改善铜山湖的水质,为全县人民提供安全放心饮用水源;可有效降低铜山湖岸的水体冲刷,起到较好的固岸护岸作用;可为铜山湖湿地的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之地,存得住候鸟,留得住留鸟;同时,芦竹又是很好的碳汇植物,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生态效益。
铜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2014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试点建设单位,湿地公园面积1214公顷,湿地保护率87%。在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执政理念的领导下和领导们大力支持下,2019年10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挂牌为国家湿地公园,是目前驻马店市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铜山湖,总库容 1.33 亿立方米,是泌阳人民的“天然水缸”。湿地类型主要包括河流湿地、人工湖泊湿地。经多年监测湿地公园共记录国家级保护鸟类26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鸟类4种,为白鹳、黑鹳、金雕与白冠长尾雉。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22种。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国家保护物种168种。
铜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根据铜山湖湿地资源特征和分布情况将湿地公园划分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3个功能区。湿地公园建设已经与泌阳县城乡建设紧密衔接成为一体,已成为泌阳县生态建设的典型代表,为泌阳县的东南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