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三姨八十寿辰
天 琮
岁月悠悠,长河滔滔,总有一些人,恰似璀璨星辰,绽放着温暖且恒久的光芒。我的三姨,正是这样一位令人尊崇的女性。

在她喜迎八十寿诞之际,著名文化学者、骨刻文破译专家及国家一级书法家丁再献先生,以朱砂豪迈挥就“福禄寿”骨刻文,为她贺寿。当我向丁先生求此珍贵墨宝时,他欣然应允,想来也是被三姨的善良与仁爱深深触动。这一份由丁先生亲手书写的“福禄寿”骨刻文,不仅是对三姨八十寿辰的特殊祝贺,更是对她一生奉献与美德的最高赞美。丁先生的墨宝,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书法技艺,将三姨的善良与仁爱凝固在了骨刻文中,成为家族中最珍贵的收藏品之一。这份墨宝的出现,无疑为这场生日宴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使之成为了一场既温馨又富有文化气息的庆祝活动。
三姨在姊妹四人中排行老三,于那个时代,她是少有的学业有成并被分配成为中学教师的女性。她不单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更是把无尽的爱与关怀慷慨给予了家人。
回忆往昔,她始终孝敬着姥爷姥姥,用自己的双手为他们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对待其他三个姐妹,她更是不遗余力地予以接济,从未有过半点犹豫与怨言。即便岁月变迁,这份深情从未有丝毫褪色。数十载光阴,她的善良仿若一盏明灯,照亮了亲人们前行的道路。
我的母亲排行老大,虽已离世近十年,但三姨对我们家的关怀从未因母亲的离去而有丝毫消减。她一如既往地接济着我健在的老父亲,让那份温暖的亲情在岁月的变迁中得以延续。
今日恰逢冬至,这场隆重热烈且充满温馨快乐的家庭祝寿宴盛大举行。


走进宴会现场,彩球飘舞,寿字高悬,标语温馨,精心布置的照相背景,处处彰显着对三姨的美好祝福。这一切都凝聚着儿媳小吴数日来的精心策划与心血,她用满满的爱为三姨打造了一个梦幻般的寿宴场景。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三姨闪亮登场,与姨夫携手演绎吕剧。姨夫的伴奏与三姨的唱腔相得益彰,那婉转悠扬的旋律,仿佛将三姨八十年的风雨历程一一展现。一曲终了,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仅是对表演的赞美,更是对三姨一生的敬重与祝福。

随后,大家纷纷拍照留念,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幸福时刻。每一张笑脸,每一个拥抱,都将成为我们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用餐时,杯盏交错,敬酒声不断。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现场为三姨诵读了昨晚准备的七律诗一首:《贺姨八十寿辰》
八十慈颜岁月悠,贤良淑德誉千秋。
讲台授业培桃李,陋室持家化暖流。
慈善心怀邻里敬,温恭仪范子孙留。
今朝贺寿欢歌里,松鹤延年乐不休。
首联:“八十慈颜岁月悠,贤良淑德誉千秋。”首先,我通过描写三姨的慈祥面容与漫长岁月,赞叹其高龄仍容光焕发,进而夸奖其一生积累的美德和高尚品格。这里的“千秋”不仅代表时间的长久,还象征着名声流传之广,显示了被尊敬的程度。
颔联:“讲台授业培桃李,陋室持家化暖流。”这一联叙述了她在教育和家庭生活方面的双重角色:一方面是在讲台上培育众多学子,另一方面则在家中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这种双重付出展现了她智慧与爱心兼备的一面。
颈联:“慈善心怀邻里敬,温恭仪范子孙留。”进一步突显了她的善良品质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指出她以自己的行为赢得了周围人的尊敬,同时这些美好的品行也将被后代铭记和效仿。
尾联:“今朝贺寿欢歌里,松鹤延年乐不休。”结尾以喜庆的场景作为结束,描述了家人聚集庆祝生日的欢乐场面,祝愿她像松树和仙鹤一样健康长寿,快乐永续。这一句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给全诗增添了一份温情与希望。
整首诗融叙事与抒情于一体,我既有对她个人品质的颂扬,也有对其贡献的感激,同时还包含了对未来的美好祝福。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我对三姨这位长者的敬爱之情和对她一生功绩的钦佩,以及对未来岁月里幸福安康的期盼。
此诗一出,便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也表达了我对三姨深深的敬爱之情。

在那温馨满溢的宴席间,一抹特别的光影跃入眼帘——远渡重洋,从遥远的大洋彼岸,美国的蔚蓝天空下,鸿宇,那位正在求知若渴、勤奋钻研的孙儿,透过屏幕传递了他的心意。他携带着异国他乡的问候,声音清晰而坚定,如同越过大洋的信鸽,带来了对奶奶最真挚的生日祝福,祈愿爷爷身体康健,每一句话都饱含深情,每一声问候都直抵人心。这份跨域万里的情感纽带,犹如桥梁,连接起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令在座的每一位亲朋好友无不为之深深感动,眼中闪烁着泪光,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与此同时,来自武汉的另一份惊喜悄然降临,那是外甥女璇璇精心挑选的礼物——两盆正值盛开的蝴蝶兰,花瓣轻盈如蝶,色彩斑斓夺目,宛如精灵般翩然而至。它们跨越千山万水,准时抵达家中,不仅装饰了这个特殊的聚会,更成为亲人之间情谊的见证。璇璇作为博士后虽身处科研前线,却不忘家族之情,这份细腻的心思令人赞叹不已。
这两份来自远方的关怀,如同冬日里的暖阳,不仅照亮了宴会的每一个角落,也让这份亲情更加熠熠生辉。在这个充满爱的日子里,所有人的心紧紧相连,跨越距离与时间的限制,共同编织了一个温馨而难忘的记忆。这一刻,无论身在何方,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都在彼此的心田里生根发芽,绽放出最为绚烂的花朵。
通过这份跨越重洋的深情厚谊,不仅展现了现代科技拉近了世界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即便相隔万里,亲情依旧能够穿透一切阻碍,将人心紧密相连。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每一份牵挂、每一次遥祝,都是构建和谐家庭、维系情感联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此温馨而又充满力量的一幕,无疑成为了这场生日庆典中最宝贵的瞬间,值得每一个人用心珍藏。
此情此景,不禁令思绪翻涌成海,心中画卷徐徐展开,追溯往昔,三姨一生的辛勤与奉献历历在目,仿佛昨日重现。每一次回首,那些曾经的辛酸与汗水,在此刻都化作了心底深处的暖流,激荡起无边的感恩与崇高的敬意。更难以忘怀的是,背后默默支持这一切的,还有我那豁达包容的三姨丈,他的大度与仁慈,是这座温馨港湾不可或缺的灵魂。他们的善良,宛如四季轮回中最美妙的篇章,春风般的柔情抚慰心灵,夏泉般的清凉浸润灵魂,秋实般的丰硕滋养生命,冬炉般的温暖驱散严寒。


在这纷扰尘嚣之中,三姨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部感人肺腑的人生
剧本,她所展现的母性光辉与家族责任,超越了简单的文字所能承载的重量。她的爱,就如同那镌刻于时光深处的“福禄寿”骨刻文,不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世代相传的信仰与承诺,璀璨耀眼,永恒闪耀于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今日的生日宴,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一次深情回眸,亦是亲情血脉一次热烈的碰撞与交融。愿三姨在未来的旅途中,步履不停,岁月静好,似松柏挺拔,如鹤般逍遥自在,享受着世间所有的美好。愿您的每一天都被幸福环抱,每一个明天都有新希望点亮。让我们携手共绘,这份珍贵记忆,在岁月的长河里永不褪色,让爱与温暖的故事继续在家族中流淌,生生不息。
写于2024年12月21日/甲辰十一月廿一

作者: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干部,现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鲁商集团分会副会长,山东原古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山东老年大学燕山校区书画协会副会长,老干部之家书画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知青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