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指气使的数九寒冬
文/聂凤文
江河严封,
朝人们发声,
时令已进严冬。
天寒地冻,
犹如在预警,
激活凛冽寒风。
天转极度寒冷,
皆因数九这个愣头青。
数九的狂轰,
人人们瞬间发懵。
没人知数九何时奇萌,
更不知何时何地生。
颐指气使的本性,
将极寒来期预定。
在人们心中,
它是罪大恶极的帮凶。
它勾引雷,
它拉拢风,
它独裁统治严冬。
九九八十一统令,
使他有恃无恐。
能让雷鸣隐姓,
能让电闪埋名,
屏蔽了惊艳的彩虹。
高傲的雨撤回诉讼,
性情猥琐不再强撑。
阳光变平庸,
嶙峋抢上风,
绿景变成曾经。
生机勃勃的情景,
已经无影无踪。
不过逾越临界的陡增,
反而打破了原有平衡,
成为物极必反的例证。
给盛极一时的严冬,
敲响了丧钟!
严冬极盛,
春亦渐兴,
春暖拒绝让严冬置顶。
即使继续顶登,
也只是灭亡前的一冲。
虽入寒冬,
春亦朦胧,
让温暖永记心中。
用更高的热情,
恭迎温暖的春风!
**2024.12.21**
---
#### 诗歌赏析:
这首诗《颐指气使的数九寒冬》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数九”这一传统气象概念描绘成一个专横跋扈的角色,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对寒冬的感受和对春天的期待。以下是对其结构和艺术特点的分析:
1. **自然现象的拟人化**:
- 诗人赋予“数九”以人的性格——颐指气使、独裁统治,甚至将其形容为“愣头青”,形象地表现了其突然且猛烈的特点。
- “它勾引雷,它拉拢风”,这些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强调了数九对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力。
2. **情感与氛围的营造**:
- 诗中描述了寒冷带来的种种变化:“江河严封”、“天寒地冻”、“阳光变平庸”等,构建了一种压抑而寒冷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冬天的严酷。
-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人们在这种环境下内心的迷茫和无助:“没人知数九何时奇萌,更不知何时何地生。”
3. **转折与希望**:
- 尽管数九带来了极端的寒冷,但诗人指出,“物极必反”的道理使得这种极端最终会走向终结。“给盛极一时的严冬,敲响了丧钟!” 这句话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最后部分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春亦朦胧,让温暖永记心中。用更高的热情,恭迎温暖的春风!”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盼和信心。
4. **象征意义**:
- 数九不仅是季节变化的一部分,也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生活中那些看似不可抗拒的力量或困难。然而,正如诗中所言,即使是再强大的挑战也有结束的一天,新的开始总会到来。
5. **语言与修辞**:
- 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九九八十一统令,使他有恃无恐”,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诗句长短不一,节奏感强烈,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助于传达情感的变化。
这首诗通过对数九寒冬的形象刻画,既反映了自然界的规律,也隐喻了生活中的起伏变迁。它提醒我们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的态度,相信美好的事物终将到来。同时,诗人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使得整首诗既有哲理深度又不失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