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抱樗奇观
文图 / 王云剑
江南某寺,倒扣的大铁锅破洞冒出一株小松,年深日久,高大挺拔,与铁锅生的严丝合缝,浑然一体。“苍松穿铁靴”,人们叹为观止。絕世奇观世有双,井陉县白王庄村前街的“槐抱樗”同样让人称奇叫绝。
据该村前街五道庙旁石碑记载,明万历45年(1617年),王氏五世传人王志金,以七升白米,四升青豆折钱65文,购得夲村张启芳上好槐苗二株,一株植西院街三叉路口,一株植前街五道庙前。三百四十余年,古槐雄居南北,如历史老人,守护见证着白王庄的沧桑变迁。
前街老槐,久历风雨,主枝折断,老皮豁开,内朽中空,足以容人。秋收冬藏之际,草木花籽,隨风飘零,幸一樗籽吹落老槐空心,当春发生,渐成幼树。人们奇之,精心呵护,不使毁伤。槐抱小樗,同生共长,愈长愈大,人愈奇之护之。数十载后,老樗古槐,盘根错节,交颈挽臂,共为一家,天成“槐抱樗”奇观。
王氏祠前,老者闲来说古论今;槐抱樗下,顽童出入迷藏戏耍。大红幅“有求必应”,路供桌香烟袅袅。对局处“杀”、“将”声声,求神者祈祷默默。时有小贩叫卖,偶见驮驴走过。“桥沟眼”上古戏楼,唱戏正冲家祖庙。古槐祖祠吉祥地,浓浓一片乡土情。
可叹槐抱樗毁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万分可惜!八十年代初,有村民王根栋等人,在槐抱樗原址,植新槐一株,干挺冠隆。数百年后,必形貌高大,气势苍雄:阳春,枝头吐翠,新绿疏密;炎夏,浓荫蔽日,槐香满街;深秋,槐莢串串,盈实饱满;寒冬,枯枝干杈,苍凉如铁。古槐再现奇观,也未可知。
不过痛′惜槐抱樗不可再生确是白王庄村民心中永远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