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亲来到加拿大多伦多要逗留一年之久。期间难免要碰上购物,出行,洗澡与理发等等生活小事。
购物好似不用犯愁,儿子给了张他的银行卡副卡,去超市买东西刷卡便可。我自己带了些加币现金,直接付现金亦可。至于语言,带了个翻译机,马马虎虎也能应付一二。后来搬到了万锦居住,华人居然达到70%,语言也不成问题,普通话,港味普通话,湾湾国语总归让你都能听个大差不差。到了以华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超市,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都能用,收银台会将加元换算成人民币,手机就能搞定。华人超市物资很丰富,各种蔬菜,肉类鱼虾,各种中歺调料,零食糕点,国内有的这里基本上都能买到,恍惚中觉得不象是走出国门来到异国他乡。不过细心观察,尤其是食品类商品,都在包装上标注“专供加拿大”或“专供北美市场”,很大可能是出口的食品一定没有乱七八糟添加剂,否则过不了加拿大食品监管这道关口。
说到洗澡更不是问题,居家基本上都是24小时热水,家里浴室一般一个是淋浴,一个是浴盆 ,非常方便。没发现老外有公共浴池,我想尝试下土耳其澡堂是什么感觉,可是一直没找到。不过在以华人为主的万锦广场我见到了适合华裔的公共澡堂。有些华人还是习惯老传统,在多伦多建起现在𣎴多见的澡堂。仔细看,有很多传统的老项目,修脚搓澡擦背掏耳朵。要知道这些项目在中国大城市已经很难寻览。刚搬来不久,待熟悉安定下来我肯定要去搓澡擦背放松放松。
再谈出行,多伦多好象家家都有汽车,有的家庭二台或三台车也不足为奇。我出行基本上靠儿子开车,我有国际驾照,偶有急事自己也能开车。只是路不熟,加上市区停车十分困难,还不如乘公交车和地铁。多备点硬币,熟记要去的站点英文名称,不误站就一切ok。巴士和地铁近程票价不高,二元三元。远点就贵些。儿子供职的大学和媳妇上班的公司离住冢距离都很远,先乘公交再倒地铁或小火车,单程票价九元多,来回得20元加币。两人每月通勤费要五百多加元,也是笔不大不小的开支。要知道肉菜便宜,五百多元够三个星期的吃饭支出了。至于自行车还是算了,多伦多很少有人把骑自行车当作出行交通工具,买自行车只是为了运动锻练。多伦多城市挺大,骑车太累。而且市区道路狭窄,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偶见骑自行车的多在人行道上骑行。
来多伦多后理了三次头发。有很多华人开的理发小店,根本不用去老外的理发店。三次去了三个不同的理发店。一家是大陆福建移民开的,另二家是香港移民开的。大陆移民开的店理发15加元,给了3元小费,所耗18加元。两家香港人店都是加元18元,加上2元小费,共20元。这都是单剪不洗头,要洗吹需另加5加元。剪发操作与在国内老家无甚不同,剪完后拿个大镜子站在身后让你看理完后的效果。
在国外到老外的店理发还是有些不同的体验。前些年居住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市。小区附近无华人理发店,去理发的店是老外开的,理发师是个墨西哥人。全程表情严肃,无甚交流。理发围巾象个大袍子把你裹的严严实实,只留个脑袋在袍子外。开动前转圈仔细观看打量你脑袋发型,动手不用理发推,全靠剪刀解决,只见他手中不断变换不同大小的剪子,也剪得有模有样。脖颈后的发际,他用一把又长又细的小剪子,剪出后完全不亚于理发推剪的效果。剪完后让你伸腿躺下,很舒服的冲水洗头。不过价钱可不便宜,收了30元加币。
杀猪捅屁股,各有各的招。想起在漂亮国密西西比州哥伦比亚小城就享受了美式剪发。小城少见华人,理发店全是白人黑人开的。给我理发的是个很漂亮的白人姑娘,态度和蔼,轻声细语。她先用一长长的宽纸条细心的围在你脖子上,再抖开理发披布给你围在身上。白人理发师拿出个小盒子,盒里放了七八个塑料制的齿状套子。正奇怪呢,只见白人姑娘拿起最粗的套头套在理发电推剪上开始剪发。随着理到不同部位又换不同的齿套。剪耳后脖沿处则用上了最细最小的齿套。恍然大悟,聪明,这就是理发的流水线半机械化操作啊,粗剪用1号齿套,头顶用2号齿套,其他部位应该都有相对应的齿套,大大简化了理发的过程,技术也易学好用。我不由嘀咕,只要记住部位对应齿套号码,是不是几小时就能培训出一个理发技师啊。很快理完了,姑娘用吹风机猛吹一通,解下脖子上的纸条再吹一番,居然很干净,没什么碎头发。仔细一看,店里没有用水洗头的地方。敢情老美剪发不管洗,回家自己解决。从镜子里看出头发理得挺好,这只换齿套的笨笨操作真的好用。收费20美金,给了3美元小费,合人民币160元左右。对美国人的收入而言,不算贵。
去过国外十多个国家,这些生活小事无论在哪国都大同小异。国外的月亮并不是更圆点,人都是两只眼睛,鼻子下面嘴一张。只是肤色有白有黑有黄而已,只不过语言不同,只不过饮食生活习惯不同。无论哪国人都会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只不过信仰不同,处世之道不同而已。人有权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生活准则,无论是上帝还是佛祖都不可能塑造出一模一样的男人或女人。人之初,性本善。人性的根本原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演化成了不同的阶层。
国外发达国家其实并不比国内强,在多伦多的生活小事与北京上海打工者常见的并无不同。说到基础建设,国内的高楼大厦,立交挢,机场,高铁别说加拿大,漂亮国也望尘莫及。从衣食住行上讲,国内穿衣更讲究时髦美观。讲到吃,抛开食品安全这个因素,各种美食应有尽有,更加丰富。讲到住,各地盖了多少楼,有目共睹,北京上海十几万,几十万一平米豪宅,令人惊叹不已。要讲行,高铁,动车全国联成一片,上海到北京,朝发夕至,老外拍马也追不上。据说,正在研发时速为1000公里的超级高铁,真是匪夷所思,好似进入了科幻世界。
我以为,发达国家发达在我们认知中的小事上。譬如对弱势人群的关注和倾斜,对残疾人的重视和保护,对贫困家庭的救助。当然,教育的公平和免费医疗这些人人关心的国计民生也是发达国家引以自豪的资本。据报道,发达国家对医疗教育等民生投入占gdp比重较大,政府行政支出不高,请客宴会送礼管控较严。这些是我们还做得不够的地方,所以只能称为发展中国家。记录生活中的小事,引发思索和感慨,真心希望我们也能从老百姓所关心的问题做起,融入世界文明,增加民生投入,重视医疗,教育和食品安全,降低行政支出,让“中国梦”不再是“梦”,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把祖国建设成真止强大的发达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