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赤子》第二卷
463
教子谆谆语
一片赤子心
收阅了儿子来自军营的家书,柳军军异常感概和激动……于时,一份寄往军营的家书,从心底产生……。
01
吾儿五五:
来信已详阅,盛感欣蔚,我和你妈,一次次翻阅,高兴了很多天……。
今日复信,真不知从何写起,该说些什么呢……?
你哥哥甘春元,验兵那天骑摩托和拖垃机正面相撞,和当兵一事失之交臂,只能说,他的命运不佳,……你算是百里挑一,最兴运,最幸福,最光荣,最成功之第一人选了。
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从普通百姓,成长为一名钢铁战士,训炼是残酷的!首先要有精神准备,接受严格的训练。出几身汗,脱几层皮,脱胎换骨,只有经过炼狱般的训练,才能百炼成钢,挑起保家卫国的重担!
02
人民军队是一所革命的大学校……这是颠覆不破的真理!
你的学业,可以说刚刚入门,也就是刚认识了几个字而己,学习是—辈子的大事……不论在部队,还是在别的什么岗位上,学无境止……在部队,具备无—论比的优势,一定要抓紧时间,刻苦学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学通了,学懂了,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革命军人,在未来的战斗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03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一切行动听指挥……”。
在部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定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前提,这些都应是基础教育的首要内容。
谨记,在人民军队,做为一名战士,必须牢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党叫干啥就干啥,这是军人的天职……不管在什么岗位,不管身处何地,都要无条件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04
行了,一名从人民军队走过来的老兵,写起来就是无完无了……一言难尽!
记住老爸的一句话,当好一个兵……企盼你在军营里建功立业,事业有成!
最兴时的话——拜拜!
老爸: 军军
2000年1月13日于——
敦煌老家
作者简历:
刘志军:
(笔名:— 丁)
甘肃《敦煌赤子》撰稿人/生于1952年5月9曰/高中学历/
原服役于陆军第四十七军/步兵第一四零师/四一九团战士/曾以小说/散文等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陕西日报》《甘肃农民报》《农家女》上海《故事会》等报刊和杂志/以长篇小说《敦煌赤子》/刊登在都市头条,颇受热心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作者联系电话:13309374620
注一:
凡是愿全文阅读《敦煌赤子》一书的热心读者,按装“都市头条”,点刘志军作品《敦煌赤子》,即可阅读01至460节书稿全文。
注二:
作者起笔名“一 丁”
两字,敬请各位读者关注。
注三:
作者现在的通讯地址为: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七里镇新三区38号楼二单元502室,望周知。
——作者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