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情难老景德镇(散记)
二月梅
我们结束在湖北的行程后,离开黄冈准备去黄山,途中必经景德镇,这也是我早就期待要看的一个地方。行至九江,跨越了雄伟壮观的九江大桥,也再一次看到了滚滚长江,穿过九江市,不大一会就到达了景德镇。
景德镇市,是江西省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北倚安徽祈门,南与万年县为邻。景德镇始称昌南,后称新平、浮梁,北宋赵恒景德元年定名“景德镇”。所以,景德镇的名字了不得,它是用皇帝的年号命名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至从一个小镇发展为一个地级市,周边曾领导它的不少县都反过来归它管了。景德镇是著名的世界瓷都,北宋时期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到了景德镇,我们首先参观了陶阳里御窑景区。这个景区位于市中心地带,是历史上自宋代以来制瓷业的核心、原点和高峰,是海上陶瓷之路的零公里起点,也是研究景德镇陶瓷技艺,讲述景德镇故事的窗口和名片。这里有陶阳十三里、一百零八弄瓷文化聚落,窑砖里弄、会馆书院、瓷行商铺一应俱全;特别是这里有650余年的御窑考古遗址、400余年的明清窑作群落,以及70余年的陶瓷工业遗产,充分彰显了景德镇陶瓷的深厚文化和不凡历史。
在御窑景区,我们还了解、观看了瓷器制作的全过程。景德镇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高岭土和瓷石。原料主要来自景德镇附近的高岭山和麻仓山。高岭土是一种含铝的硅酸盐矿物质,颗粒细腻,形似面粉,呈白色软泥状;瓷石则是一种含石英、绢云母为主体的岩状矿物质。这些原料为景德镇陶瓷的制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重要保障。瓷器的制作分为瓷土加工、造型、拉胚、素烧、上釉等五大步骤,共有72道工序,只有每一道工序都走实、做细才能收获好的产品。所以,景德镇瓷工的工匠精神是十分值得称道和赞扬的。
离开了陶阳里御窑景区,我们来到了瓷器展览和销售中心。在这里看到了众多的精美瓷器。这些瓷器,图案漂亮,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每一件都使人爱不释手。特别是在一个大展厅里看到了一对顶级的天青釉刻如意梅瓶,真如瓷中明珠,其惊艳程度令人挪不开眼睛。她以天青色为底色,瓶面精心刻上了如意耳梅图案,花纹丰富,细腻入微,白胎质地,洁净如雪,白中泛青,仿佛能听到瓷中生命的呼吸,不禁为陶瓷师傅们的匠心独运而赞叹。在欣赏这些瓷器珍品的同时,我也毫不犹豫地买了两套高档瓷器。一套是12个头的全套餐具,浅绿底色,淡韵红花,精美绝伦。另一套是全套精美茶具,骨瓷质地,豆青着色,图案雅酷,特别喜欢。有了这两套瓷器,感到来景德镇也就不虚此行了。
景德镇瓷器也是我国历史上与各国交流的重要器物,曾远销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及欧洲。记得早年我随团访问土耳其,在伊斯坦布尔国家博物馆就看到了很多明清时代景德镇制作的瓷器,有不少大件的青花瓷瓶,大口径的青花瓷碗,大尺寸的青花瓷盘,这些瓷器都作为珍宝级器物被保护在大玻璃罩内,可见外国人对这些瓷器是多么重视,这些瓷器在国外影响又有多么深远。我们在异国他乡看到老祖宗们制作的精美瓷器,更觉特别亲切。这既是两国历史上相互交往的象征,也是中华文明在欧亚大陆广泛传播的生动体现。
在景德镇瓷器中心,我们购完瓷器后,最想去看的就是景德镇的中国陶瓷博物馆了。听说博物馆收藏陈列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景德镇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生产的瓷器名品20000件左右,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500余件。所以,想看博物馆的愿望就极其强烈。可万万没想到,当我们赶到博物馆后却因是星期一休息而闭馆了。这真是当头一棒!心中的难受之情无无以言表。但因时间紧迫又不允许在景德镇再待一天,只好万分不舍地离开了。这也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景德镇,我们何时才能够再去看您啊!
(写于三亚,2024年12月8日修改于泉城济南)
作者简介,二月梅,山东邹城人,研究生学历,山东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