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区治甫(云南罗平)
2024年12 月 13 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们的纪念日。
“金陵呜咽水含悲,昔日屠城噩梦随。”
历史的时针拨回到 1937 年,南京,这座古老而繁华的城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与绝望。侵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残忍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城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三十万同胞的生命消逝在那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之中。
岁月悠悠,时光流转,但历史的伤痛不会被岁月轻易抹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那是一段饱含血泪与屈辱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伤痛,也是全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之一。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战争是多么的残酷与无情,和平是多么的珍贵与来之不易。
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享受着国家繁荣发展带来的幸福生活。但我们更不能忘记,这和平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先辈们在战火纷飞中不屈不挠、英勇抗争赢来的。我们更不能忘记,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战争的阴影仍在徘徊,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威胁依然存在,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依旧漫长而充满挑战。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缅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奠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生命。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让和平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了解战争的危害,明白和平的价值,共同努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我们要铭记国家的历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在学习中,我们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积极传播正能量,倡导和平友好的价值观,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
同时,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醒,居安思危。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各种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更好地捍卫和平,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让我们在 12 月 13 日这个沉痛而庄严的日子里,共同缅怀历史,向遇难同胞致以深切的哀思。愿逝者安息,生者奋进。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让世界充满爱与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