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寨儿令•思念】
作者\翠柳
晓雨兮,泪凄凄,
飘飘落花合了泥。
秋雨初依,冬雪成迷,
心怨又纷飞。
你(在)阳关路难回,
我(在)家里鬓毛催。
一声长叹息,两处恨谁知。
梅,
还记月盈亏。
赏析: 这首【越调•寨儿令•思念】是翠柳的佳作,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沉的思念之情,同时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法,使得全曲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一、凤头猪肚豹尾:
凤头:
“晓雨兮,泪凄凄,飘飘落花合了泥。”开篇即以“晓雨”和“泪凄凄”奠定了全曲的哀婉基调,用“飘飘落花合了泥”形象地描绘了雨后落花的凄美景象,既点明了时节,又寓含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之苦。此句如凤头般精致而引人入胜。
猪肚:
“秋雨初依,冬雪成迷,心怨又纷飞。”此句进一步扩展了情感的层次,从晓雨落花过渡到秋雨、冬雪,以季节的变迁映衬内心的纷扰与迷茫。其中,“初依”与“成迷”两个动词的运用,既描绘了季节的特点,又隐含了情感的纠葛与难以捉摸。而“心怨又纷飞”则直接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使情感更加饱满而深沉。
“你(在)阳关路难回,我(在)家里鬓毛催。”此句以对比的手法,将“你”与“我”分别置于阳关路与家中,形成了鲜明的空间对比,突出了离别的痛苦与无奈。同时,“鬓毛催”一词,既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又隐含了内心的焦虑与期盼。
豹尾:
“一声长叹息,两处恨谁知。梅,还记月盈亏。”结尾部分以“一声长叹息”作为情感的爆发点,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而“两处恨谁知”则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以“梅,还记月盈亏”作为收束,既以梅花的坚韧与恒久映衬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又以月盈亏的自然规律暗示情感的起伏与变化,使全曲在哀婉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哲理意味。
二、意境描写:
全曲通过细腻的意境描写,如晓雨、落花、秋雨、冬雪、阳关路、家等,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婉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思念与哀愁的世界中。特别是“飘飘落花合了泥”与“鬓毛催”等细节描写,更是将思念之情具象化,使情感更加真实可感。
三、修辞手法:
1. 比喻与象征:如“泪凄凄”比喻内心的痛苦与哀伤,“飘飘落花合了泥”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梅,还记月盈亏”则象征思念之情的恒久与不变。
2 . 对比与反衬:如“你(在)阳关路难回,我(在)家里鬓毛催。”通过对比你我的不同处境,反衬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3. 拟人化:如“秋雨初依,冬雪成迷”,将秋雨与冬雪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情感与意志,增强了意境的生动性。
四、动词应用: 全曲中动词的应用十分精准而生动,如“泪凄凄”中的“泪”,“飘飘落花合了泥”中的“合”,“秋雨初依”中的“依”,“鬓毛催”中的“催”等,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情感与意象的关联,使得全曲更加流畅而富有节奏感。
【越调•寨儿令•思念】在凤头猪肚豹尾的结构安排、意境描写、修辞手法以及动词应用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怀来人,退休教师。爱孩子,喜诵读,好旅游。用声音传递真善美,担任多家平台主播和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播讲的长篇小说《南阳月季》《北京的雪》《大同的风》《信与爱》《赫哲密码》等作品入驻喜马拉雅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