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森作品选(6)
《上品风》第226期
题记:二零二四,岁在甲辰,孟冬小雪,寒韵悄临。风拂残枝,不见琼花舞袂;云遮远岫,唯余幽思盈心。虽节候如期,然素雪爽约,天地苍茫,似待灵羽传讯。
忆往昔小雪盛景,山川皆白,仿若仙境。雅士临而诗兴浓,俗子嬉而欢声畅。今番未雪,亦不失其韵,围炉品茗,静赏冬之素颜;展卷抒怀,遥思岁之更迭。
想阴阳交替,造化无穷,兴衰有时,不必执念。且看庭前木叶,虽凋零亦有其态;且听檐下风吟,虽清冷亦含其情。待雪至之时,再赏银妆素裹,共赴自然之约,续此未了之缘。
遂濡墨记之,以志此小雪时节之幽情雅意与旷达心怀。
行香子·小雪
文/杨树森
节至寒轻,未见琼英。望长天、云淡风宁。阴阳潜转,物候悄更。任叶飘阶,霜凝草,露滋坪。
世途似此,荣枯交替,悟兴衰、心自澄明。繁华过眼,不必纷争。守一分闲,一分静,一分情。
水调歌头·小雪思怀
文/杨树森
残叶舞寒影,小雪待飞琼。望中天际云聚,风瑟意难宁。未见银花飘洒,空负幽怀无限,思绪绕长亭。忆里素妆裹,梅蕊共香盈。
叹流光,尘世路,几枯荣。且将离恨,付与杯酒梦边萦。休问前程何处,且守初心如旧,静对月孤明。待得春归日,新绿满繁城。
小雪赋
文/杨树森
时维小雪,序属孟冬。寒未深而风冽,日犹暖而云浓。节令悄临,未见六花之舞;苍穹空望,唯余孤雁之踪。
若夫阴阳交感,天地初蒙。气肃而山川敛色,露凝而草木凋容。野径幽长,渐覆薄霜之白;疏林萧瑟,时闻残叶之蛩。虽无碎玉缤纷,亦有清寒漫涌。
想那往昔盛景,每至斯辰,琼芳纷坠,皓霰弥津。千岩素裹,似梨花之绽野;万木银妆,若鹤羽之临春。山川一色,浑如画卷铺陈;天地同辉,仿若瑶台降神。儿童戏雪,欢颜逐冷蕊而绽;雅士吟风,妙句共冰魂以新。
然今岁之小雪,雪隐而情存。围炉煮茗,且享室暖之温;展卷挥毫,聊寄幽思之闷。静赏庭柯之瘦影,遥念远岫之归云。当知造化无常,兴衰有序。晴雨交替,皆为自然之态;雪霰有无,尽是岁月之痕。
嗟乎!小雪之节,虽景有殊,而意无尽。或赏雪之盛美,或品冬之幽蕴。心宁则万物皆趣,神逸则天地同春。待腊梅初绽,新雪或临。再赏玉尘之妙,重寻雅韵之真。
(小雪)20241121晚于北京
【 现代诗 】 风
文/杨树森
题记:风过无痕,却绘天地万象;韵留有意,且启哲理幽芒。无形之态,蕴纳乾坤至象;无言之歌,奏响生命华章。心醉神迷,感此灵风飘荡,情倾意畅,悟其奥意深长,遂作此章,以志风之雅量。
无型,云朵为它描绘
有影,山川任其丈量。
缥缈的姿态,肆意舒张
朦胧的身形,随心宕荡。
于穹顶之上,展卷铺张
在旷野之中,挥毫跌宕。
似梦的笔触,勾勒幻想
如诗的意境,晕染痴狂。
那是无形的力量,赋形于浩茫
此为有韵的精魂,凝韵在洪荒。
无味,花朵为它芬芳
有色,晚霞因之绚亮。
携来馥郁,唤醒沉睡的香
捧出绮丽,晕染迟暮的光。
穿林拂蕊,惹得蝶舞蜂忙
越岭拂枝,招来雀跃莺翔。
虽本身无香,却送香韵远扬
然原质无色,偏呈色彩长飏。
以善借之力,成独特韵章
凭巧驭之能,就卓异华光。
无声,万物为它吟唱
有息,众生因之盛昌。
叶的沙沙,是它的浅吟低唱
泉的汩汩,是它的幽诉柔肠。
浪的滔滔,是它的慷慨激昂
雷的阵阵,是它的豪迈亢昂。
松涛阵阵,奏响自然的交响
竹海萧萧,吟哦天地的幽篁。
于无声处,引动万籁的乐章
在有音时,和鸣千秋的绝响。
无心,岁月为它度量
有情,星辰伴其幽凉。
春的轻柔,夏的爽朗
秋的萧瑟,冬的冷怆。
它卷动时光的衣裳
它摇曳岁月的铃铛。
在流转的季节,书写无常
于更迭的辰光,铭刻沧桑。
无形无味无声无心的风啊
有景有韵有息有情的象呀。
却在自然的诗笺,留下最深的痕伤
且于尘世的画轴,绘就最美的景行。
让思索的灵魂,在它的轨迹里,感悟生命的幽长
使探寻的心智,于它的脉络中,领略造化的玄黄。
20241123于北京
【现代诗】雾
文/杨树森
题记:雾起,天地失色,万象归虚,似幻纱蔽目,使山河隐踪,众生于混沌中踽踽。然于迷障深处,心光破霭,灵犀渐启,悟世象无常,觉幽微之理。此中纷纭,遂以诗记之。
于时光的幽深处,雾霭氤氲而生,
仿若宇宙轻吐的一缕幽思,
丝丝缕缕,编织成迷离的幻境。
它不像疾风那般呼啸而过,
亦不似雷霆,以盛怒宣告来临,
只以绵柔之态,缓缓铺展,
似是要将整个世界温柔包裹。
高楼大厦在雾中挺立,
却似失去了往日的巍峨,
它们的尖顶没入雾的纱幔,
仿若被岁月削去了锋芒。
街道成了模糊的绸带,
车辆如甲虫,在其中缓缓蠕动,
尾灯的光晕,晕染出微弱的希望,
却又被雾气迅速吞噬。
行人的面容在雾中隐现,
眼神里透着迷茫与探寻,
彼此擦肩而过,似近还远,
仿佛灵魂在这雾中游离。
每一步都似踏入未知之境,
熟悉的路径变得陌生,
那曾经笃定的方向,
在雾的蛊惑下,满是疑虑。
田野被雾霭淹没,
麦苗与枯草在朦胧中不分彼此,
农舍的炊烟,无力地升腾,
旋即被雾扯成丝丝缕缕。
河流隐匿了潺潺的欢歌,
只留下一片死寂的白,
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
万物都在雾的怀抱中沉睡。
雾,是自然的魔术师,
它以无形之手,篡改现实的画卷。
真相被层层掩埋,
谎言在雾中肆意游走。
我们在雾里徘徊,
追逐着那若有若无的光影,
以为是希望的曙光,
实则是虚幻的蜃景。
但在这浓雾的深处,
亦有智慧的低语。
当一切明晰不再,
心灵的触觉才愈发敏锐。
我们在迷茫中反思,
于混沌里寻觅真谛,
原来清晰与模糊的界限,
只在一念之间,在心灵的顿悟。
或许,雾是命运的隐喻,
它让我们在迷失中领悟,
那些轻易可得的答案,
并非生命的真意。
唯有穿过这重重迷雾,
在未知中坚定地探寻,
方能在雾散之时,
遇见一个全新的自己,
和一个被重新诠释的世界。
20241127于北京
感恩之畔,岁月长歌
文/杨树森
题记:在时光长河的此岸,2024 年 11 月 28 日的感恩节,宛如一颗温润的明珠,散发着人性至善的光辉。感恩,是心灵对岁月馈赠的温柔回应,是灵魂在尘世喧嚣中的宁静守望。于这特别的日子里,聆听内心感恩的旋律,将那些点滴的温暖与善意镌刻,让感恩之情在生命的笺纸上晕染成诗,且以素笔书华章,感恩之行伴流年记之。
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与忙碌中,感恩是那一抹能让心灵得到片刻宁静与慰藉的温柔色彩。
感恩父母,他们是生命的源头,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依然坚守着对子女的爱与关怀。当我们为了梦想和生活奔波在外,是父母在远方的家中默默牵挂,那一通通电话,那一句句“注意身体”,如同冬日的暖阳,穿透城市的冰冷高楼,温暖着我们疲惫的心。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无私,从不求回报,只愿子女平安顺遂。
感恩老师,是那盏在知识迷雾里永不熄灭的灯盏。他们以智慧为油,以耐心为芯,在我们懵懂的求学岁月,驱散了我们眼前的混沌,引领我们走向求知的通途。那一堂堂深入浅出的课,那一次次语重心长的教诲,如涓涓细流,润泽着我们年少求知若渴的心田,在灵魂深处种下了智慧的种子,让我们明白,在这广袤世界,有师者如星辰,伴我们在学海中扬帆起航。
感恩那些在工作中相遇的贵人与同事。在竞争激烈的职场,每一个机遇都来之不易,每一次困难都如巨石横亘。而那些贵人,他们可能是在关键时刻给予信任的领导,可能是在项目中分享经验、共克时艰的伙伴。是他们让我们懂得,在逐梦路上,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团队的力量能让我们跨越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携手走向成功的远方。
感恩朋友,在社交网络看似拉近实则疏远人与人距离的今天,真正的朋友是能在你迷茫时陪你彻夜长谈,在你得意时与你分享喜悦而不嫉妒的人。他们在生活的琐碎中,给我们支持与欢笑,用真诚打破现代社会的疏离与冷漠。
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平凡瞬间。清晨那一缕洒在脸上的阳光,街头巷尾飘来的熟悉食物香气,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点滴,却是生活给予的珍贵馈赠。它们提醒我们,即使身处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依然有美好值得我们停下脚步,用心感受,心怀感恩。
感恩,是对生活温柔的凝视,是对所有善意与美好的铭记与回馈,它让我们在这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幸福的真谛。
20241129晚于北京
【现代诗】 逐途
文/杨树森
题记:在时光长河的幽微褶皱里,我们如逐浪之萍,于尘世因果间徘徊。路过繁花与荆棘,错过星芒与朝晖,方悟人生之旅乃孤独的修行。既选前路,便当破风逐梦,不恋幻景,心向浩渺山河。望此身如不羁列车,鸣笛长歌,穿越迷雾,镌刻独属于己的轨迹。遂作此篇,以记心灵之悟、逐途之艰与未泯之望。
儿时光阴若兔,欢跃而去,
回首处,唯余斑驳记忆。
尘世浩渺,因果交织如网,
你我置身其中,书写各自篇章。
生命之旅,恰似星子划过夜空,
掸尽征尘,却难掩无奈与怅惘。
路过繁花盛景,错过幽梦一晌,
谁能逃脱这命运无常的罗网?
既已选定远方,风雨兼程又何妨?
莫为途中幻景,迷失心之所向。
且哼一曲孤独,伴脚步丈量,
向着山河深处,坚定启航。
他人荣耀如霞,绽于他人穹苍,
不可复制,不必痴心妄想。
愿君生命列车,永奏激昂乐章,
鸣笛破雾霭,碾碎迷茫。
铁轨延伸,通向未知远方,
那是希望彼岸,梦想生长的地方。
凭一腔孤勇,逐风踏浪,
镌刻独属于己的,不朽诗行。
看呐,岁月长河奔腾流淌,
多少故事,在逐梦途中深藏。
无畏险阻,不惧沧桑,
只因心中有光,自能照亮前方。
2024年12月1日
21点10分于北京
寒岁行思
文/杨树森
题记:岁寒悄至,心湖未冰。尘世诸般,皆入画屏。
困厄作笔,苦乐为铭。行于幽径,悟理长情。
待得云开,月辉满盈。此中真意,记之素绫。
岁寒幽至,暖意栖心。
浩宇入葭月,墨渲尘事纭纷。
辛楚偕凉暖,皆付流光梦痕。
遥瞻此载,幽径漫巡。
岁序若沧溟浩渺,孤舟破浪浮沉。
诸般困厄历遍,险巇泥泞经深。
方晓生命琼瑶,于淬砺中降临。
且邀诸君,闲叙幽襟。
事临勿询前路,几多重嶂遥岑。
但凭壮志探奥,为己铸盾披襟。
前涂若隐暝晦,即燃心焰照临。
莫使逡巡障目,休教惘然萦心。
待得峰回径转,定逢柳碧花锦。
且赏云开霭散,同观素月辉沁。
漫漫征路有思,步步皆蕴禅箴。
悟彻尘寰万象,心湖静影愔愔。
2024年12月3日
20点16于北京
大雪赋
文/杨树森
题记:今日节气大雪悄至,雪踪难觅,然其哲思仿若灵羽,于虚空中振翅。静思默悟,感造化之奇,遂记此日无雪之念。
岁至大雪,节序如轮。阴阳交泰,本应雪纷。然天公弄巧,寒云空积,六出杳然,唯余风吟。
观夫四野,景象萧森。衰草凝霜,残芦曳影。山川寂寥,似待素装铺陈;天地苍茫,只盼玉蕊落英。虽缺琼花之盛,却蕴幽情之深。
遥想往冬,雪覆乾坤。千峰素裹,万径无痕。孩童戏雪,欢声响彻寒村;雅士赏景,诗意长留墨痕。叹今之未雪,亦为自然之韵。
盖世事多变,岂皆遂人愿心。雪之有无,皆成妙境。无雪时,可悟静守之道;有雪处,能感天地之纯。且看腊梅初绽,暗香徐沁。不因无雪而改色,独守高洁之性。
于是怡然释怀,静赏此辰。待雪来期,再品银白之珍。
(大雪)20241206于北京

作者简介
杨树森,笔名杨树森林,水墨雪漫,之寒。陕西扶风人,现居北京,供职央企总部。热爱文学、书法,曾在《乡土关中情》《都市头条》《经渭文苑》《今日头条》《稻田文学》等报刋杂志期刋发表千余篇作品。其散文、随笔、诗词等充满韵味,以文字展现生活感悟与艺术追求,在文学之路上不断前行,为读者带来丰富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