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义工/深圳文化名片之二
——陈昌华朗诵诗选
作者 陈昌华 合诵 刘桂兴 刘梦有
音乐设计 刘桂兴 制作 一方文化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们共同的家园在深圳;
不要问我叫什么,
我们统一的名字叫义工。
地不分东西南北,
来了都是深圳人;
人不分男女老少,
来了都是志愿兵。
我们有好大一个家,
家里有太多的姐妹弟兄。
红马甲是我们最爱的服装,
玫瑰花是我们最美的象征。

当年的那条电话热线,
联通着我们的前世今生;
如今的这支义工大军,
已经遍布了深圳全城。
关心,从聆听开始,
关爱,用行动完成。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相互帮助,传递温磬。
留守儿童,有我们的呵护,
空巢老人,有我们的孝敬,
小区平安,有我们的巡查,
抗震救灾,有我们的身影。

滿城尽是红马甲呵,
人间处处有真情。
朵朵玫瑰吐露芬芳,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尽管我不认识你,
但我熟悉你灿烂的笑容;
然而我要谢谢你,
谢谢你奉献的一片赤诚。
深圳义工,一张文化名片,
镌刻着深圳的光荣与文明;
深圳义工,一泓清澈的泉水,
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和人生。
2016年6月30日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 :陈昌华,一个老三届、新三届。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作品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学习强国》等。著有诗集《印象与烙印》(兩卷)《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主编专著《中国企业报刊大全》诗集《诗路花语一一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绽放的勒杜鹃——深圳新诗选》。出任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十八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

合诵 刘桂兴。女。吉林省吉林市人。1952年生人。1968年上山下乡,任农村小学教师。1973年一1975年。吉林省煤炭干部学校数学班学习。1975~1998年,吉林省舒兰矿务局二中教师。1979年一1981年,吉林省教育学院数学系学习1994年聘为中学数学高级教师。1998~2011年,深圳市大鹏中学教师。2011年退休开始做义工。2019年从南山区20多万志愿者中被评为10个最美志愿者之一,迄今为止。义工服务时间超过上万个小时。

合诵 刘梦有。男。吉林省吉林市人。1947年出生。1968年在吉林二高中上山下乡。1972年吉林省永吉县第十八中学教书1987年被聘为中学一级教师。1987年吉林师范学院化学系学习。1990年吉林省永吉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1992年吉林省永吉县教育局公务员。退休后到深圳。参加深圳义工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