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
刊
诗
人



方如果|杨继超|缑明超|侯文基|张发军|买丽鸿|星言|梁北雁|翔鹰|梁银|张娟
本期组稿:高一航
——排名不分前后
方如果|一首

方如果,男,汉族,住新疆沙湾市;作家,文化学者,文旅产业策划专家;著有《发现塔玛牧道》《金帮玉底》《大盘鸡正传》等。
想起玄藏西行那一刻
一天,我忽然沉浸在玄藏西行出发的那刻
长安西门西
彼去漫长的路,漫天的土
彼时他怀抱的,一个什么愿
从此一个人
面向一个世界的未知
面对,全未来的未知
一个人,孤零零
回望了一下长安
那时候,朝里有人已经知道
所谓天下,不止李唐
一个叫西天的地方,遥对大唐东土
朝外的人也知道了
彼天有梵天,有来生
此土有人间,有求告
两个世界,两重世界
玄奘他一个和尚
从这头起头,要去到那头
举一个针,穿过针线
把两片布
拉近
缝合
这是玄奘和尚穿百纳衣
要告诉东土,要去告诉西天的吗
两个世界,两重世界,他走在中间
中间大河无桥,瀚海无路
厉鬼豺狼
他不失望,不绝望
只是有过几度幻听,幻想
幻视间,他望见西天的那烂陀寺,不曾辜负
望见佛光回向东土,无边的法力啊
也望见一千年后的我在望向他的这刻
一望处
佛光已经照过唐宋元明清
照过西亚中亚,东亚南亚
照过多少人心,多少人生
多少苦难得见出口
多少今生得见来世
从低头啜泣,到仰望星轮
我不念佛,也念念不忘
对人说话,就吐出无数来自佛经的词语
这些词语
时常带我莫名链接到那个时刻
那个西安西门的时刻
怎么决定了千年后和千里外的我
不是无端,不是无由
是缘故
一个时刻的缘故,就是
今日之我的缘故
今日之我怀想的缘故
今日之世界的缘故
那刻之后一年
玄奘会行到我现在的地方,那一天
我的前面排列三十六个小绿洲和大草原
愿闻得度,敷座而坐
那刻之间的另外一些地方
叫埃及,希腊,拜占庭
盛妆东土的绸衣,手捧瓷杯
探问一个波斯商人,从哪里来,怎么来
而一个敦煌守吏
恰好提问一个穿绸子的和尚
想干什么,要去哪里
多么要命,一个敦煌守吏
把持了一个
要人类之命的问题
三个世界,一时三刻
惊慌失措
所幸
敦煌的守吏,故意看不见绕行而去的和尚
要命的问题,终究没有人提出
玄奘不言,脚步成蹊
一旅的前面,四样文明合体西域
西域原是一个村,地球原是一个村
世界大千
无问东西
我沿着天山设定的路标
张望那个时刻
那个现世里,被万众欢呼的时刻
真实世界里,只是满目的惊恐和黄沙
只是一颠一簸一沙弥
没有伟大,没有
没有佛光,没有
所谓伟大,是我回想的幻觉
就如玄奘他抬头时
这千年间的世事,千年后的我伫立冥想的这刻
在一粒沙里,从他眼前,已经飘过
2023.5.29
杨继超|二首

杨继超,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新疆作协理事,伊犁州作协理事,塔城地区作协副主席。1989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小说,作品散见于《诗刊》《散文海外版》《西部》《民族文汇》《绿风》《绿洲》《辽河》《伊犁河》《回族文学》《天涯诗刊》《四川诗歌》《渤海风》《新疆日报》等报刊,有诗文入选《永远的歌手》《中国青年千家诗选》《中国新诗百家选》《中国当代散文精选》等二十余种诗歌、散文年选,并多次获奖。著有诗集《让风把尘埃还给大地》《 大风吹过无边的金黄》,散文集《塞外江南,诗画伊犁》,与诗友合集《大漠孤月》《仰望苍远》。
塔尔巴哈台山南麓写意
我走到田边麦子就黄了
它们抢在我前面争相老去
一棵树绿在麦田中央
倒向风的另一边
枝叶间,跳动的光斑
是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
田野里也有留给它们的粮食
怀抱襁褓的玉米
和我一起站在坡顶
坡下的小路,马车时隐时现
赶车的老人摇晃着打盹
凤毛菊怯生生地开放
油菜花留下豆荚,窸窣作响
风会记住每一朵花的名字
我知道秋天已走到尽头
这世间的万物,各司其职
大地只剩下巨大的空旷
一只鹰隼,拒绝坠落
翅膀扇动,打开另一片天空
塔尔巴哈台山挺起的肩头
扛住了提前抵达的第一场雪
库鲁斯台草原之春
不要说去年的那一场雪
大地白茫茫的无奈
此刻南湖饱满的胸脯,春洪泛滥
无边的湿地已初步完成
水延伸到草尖的记忆
融化在自己怀里的河流
晃动着天空和山峦的影子
花就一朵一朵,被丢弃在人间
面对乍暖还寒的春天
开放就是一场劫难
一夜春雨才能重整河山
流云像被驱赶的羊群,转眼即逝
整个天空都在飞翔
芨芨草压低身躯,颤抖不止
却不给大风让路

祝福
花的暗示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
陷入美好
浪漫之事不容置疑
异性间的一句
天气不错 你很好
这近义词 多有烟火气
春天,适合踏青
适合赏花
值得奉上玫瑰和爱情
浪漫促使
花开成花 相看不仄
非字面上的赏心悦目
这幸福不包邮
只是给人生画个道
开花坐果
当为一辈子的事
慢慢来
我相信
我相信
清晰茶色里不光呈现
平安与宁静
我相信
魚戏水不是为水而生
也不是一种姿态
我相信
骨中带血一定是
为生命鼓与呼
我还相信
树有轮回的忧伤
大海就有潮汐回应
风有自己的传奇
人就会有自己的故事
还相信芳草落叶
春望秋归
不该只是景致风光
侯文基|二首

侯文基,新疆沙湾市人,习诗多年,在各类文学网站及刊物发诗,获多项奖,出版有诗集《岁月留痕》《西部的天空》。
温暖的阳光
这十二月的阳光
有点大胆
随意地撩拨
几个美女的迷你裙
还顺手摸了
一个长者的秃顶
她(他)们都不吱声
还高兴的一蹦一跳
仿佛什么
都没有发生
我目睹了这一切
后背出汗
也挪了一下屁股
把自己安置在阴影中
更多的人
对此视而不见
依旧沉湎在自己的
喜乐中
仿佛有意放纵
并希望 这种事
继续发生
2024.12.2
取悦自己
一个无所事事的人
一上午
拿一些搬不动的事物
喂养眼球
那种饥渴 真的
一江水
似乎都不够用
那动荡的流动
漂浮着金箔
突突声 开出的花朵
成了海鸥的食物
那升起与下沉的吃水线
高昂或低沉
敲空气的鼓
没有夜晚的陪衬
显然也不输
没有拍案惊奇
但呈现奇迹
一个S形大湾子
扶起了世上最美景致
眼眸的福气
如数家珍
总是词不达意
撷取 传递的实录
把兴致快意
播散到远天远地
那是一个人快乐的外溢
他已习惯了
这般取悦自己
2024.12.5
张发军|二首

张发军,新疆沙湾县人,曾任沙湾市文联主席。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多年来笔根不辍,而且生活实践丰富,放过牛羊,干过农活,淘过金,当过流浪者。他的作品文风朴实,语言生动,内容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风格。先后出版诗歌集《穿越》、文集《回归》。
蒙古庙之游思
天山之鹰
孤独地盘旋在连绵的山峰上空
遥望依连哈比尔尕山脚下
曾经叫“佛爷堂”的地方
那是它生活的故乡
如今人去楼空
更看不见庙墙
大元的辉煌
已经化为历史的尘埃
而谁又知道
那辽阔的欧亚大陆
曾是蒙古人的牧场
无尽的毡房 牛羊
还有那血腥的弯刀
野蛮地横扫东方西方
却在文化的软磨硬泡中
成为一声空响
只留下马头琴在草原上独自忧伤
历史的洪流
一路冲刷冲毁所有的阻挡
明朝后期的一支蒙古人卫拉特部落
驻足在沙湾天山北坡处
寻找到一片修养的地方
云杉繁茂 水草丰美
蒙古庙因此而建
当地的蒙古人向长生天祈福
保佑蒙古子民不再流落四方
帝王与乞丐
山河以及厚土
如今都似“佛爷堂"—— 蒙古庙
仅存的断壁残垣
见证曾在洪流中翻滚的痕迹
而谁也不知道
蒙古庙建起与倒塌的几个世纪
埋藏了怎样的故事
蒙古庙历史之谜
与站在今天的我们之间
有着无法跨越的距离
我们沉思着历史
历史是反刍的泪滴
在一次次反复咀嚼中
品鉴着安与危的话题
日出云蒸霞蔚
日落残阳如血
蒙古庙凄美的风景中
那昨日的黄花
摇曳着怎样的风情
而游人 再也看不见
那曾经的
牧马人
甘家湖遐想
我们不期而遇
在大西北的九月
甘家湖
一个瀚海浩荡之地
在无尽的风沙中
见证着大地的成长
黄沙万里
波涛般的沙丘和鱼鳞纹
风的足迹
苍茫了这片土地的过往
光辉的 暗淡的
驼铃声声
没能惊醒在这里追逐的人们
他们也曾在千年的胡杨王前驻足
一生的追名逐利如梦如烟
胡杨王静默如斯
让所有人都无地自容
梭梭林如一团金色的火焰
在沙漠里燃烧怒放
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绚烂
那些折棘的人们
消失于风沙 杳无音讯
只有梭梭林依然摇曳生姿
奇迹总是在不可思议中出现
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白桦林
躯干整齐倾斜 树根勾连交错
马兰花散发着旷野的芬芳
与百步外傲立的胡杨
形成生死一线矛盾对立的奇观
我的目光探向甘家湖的深处
那里有极致的美丽
对我这个西部的游子
有着致命的诱惑
一如生命的无常和未知
我将投向她的怀抱 义无反顾
买丽鸿|二首

买丽鸿,女,回族,笔名脉脉,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沙湾市作协副主席。诗歌作品发表在《朔方》《中国诗人》《海内外》《民族文汇》《绿风》等报刊杂志,有作品被《梦想荣光》文学作品集、《2022年中国新诗排行榜》《中国女子时报年鉴2021-2022年卷》《每日一诗(2023卷)(2024卷)》《2023中国年度诗歌选》《当代诗选》(2023·秋季卷)《少数民族诗人诗选·2022-2023卷》(总第五卷)等诗歌选本收录、选用。
传说
那时
风从你的故事
奔袭而来
马头琴的长调
浩浩汤汤
一根白发
割破忧伤
掬一捧心跳
跃马奔腾
取一道闪电
装进奶桶
摘一枚桃花
缝在胸口
一段废弃的光阴
渐渐明亮
一口大锅
调集千军万马
一根故国的肋骨
支起毡帐
一双翅膀
扇动潮汐风暴
一滴热泪
洇绿八千里草原
你是否看见
月光滚烫。修辞抒情
青草的腰间
住着你的姑娘
而我深陷花海
把你的传说,当作太阳
秋声起
一声雁鸣
转折了边塞的风
一场发烧的雨
浇灭北疆的夏
秋天不声不响
磨快刀锋
鹿角湾的草
黄到了树梢
我听到紫苏花告别的声音
还有一只秋虫低低的求救声
一只土拨鼠引我回家
可秋天那么深,忧伤那么长
我一身的铜锈
南篱的明月怎样消解北篱的雪?
星 言|二首

星言,本名滕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新疆作协会员。先后在:《绿风》、《绿洲》、《天涯诗刊》《江河文学》《民族文汇》《现代诗歌》《勃海风》《精短小说》《广东诗人》《齐鲁文学》等杂志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诗歌多次获奖。现居新疆塔城。
啤酒小镇
啤酒小镇开紫色喇叭花,那紫
是天空未灭,夕阳未尽,悬挂的旗帜
麦子霍霍向北,一路扫平,岩石
沙砾,抓住一根阳光,站立
我读过喀拉乌苏的秘史
黑水,九莲泉,雪山多情驻留
天空的蓝让人惊呼
马队千里,摇醒甘家湖的荒凉落日
羚羊以飞天的一跃
迎接悬崖渊深
在夜风认领自己时
这个小镇的啤酒像豹子一样
冲上南山
平定无羁绊的风
我看见,醉倒的花朵都有紫色的贵气
壮丽,宛如今晚的夜空
一颗驰骋之心
我们毫无交集,就像冬天的羊群不经过
夏天的河。他有一张地标的面庞,风在上面停时
阳光不敢独自离去,岁月
催不老只好让人弯着腰
脚步越慢,风越疾,山上的弯月
地上的泉水,让辨识度极强的两种物质,停下来
我问了他一声:加克斯
他猛回头,就像这天气
春暖里杀一个回马枪,压着黑云布阵
行人只裹紧衣衫
任风起雪涌。他猛回头的一笑,就像这乌雪之后
唰的一把从天空上扯去黑云后的蓝空
他的笑像在石头上
刻上去一个神秘的符号
而一个寂寞的人,如同天上的鹰
叫着加克斯的,把天空让出来了,他整个笑容
荡出马驰于草原的亲近
一圈圈的风,逐水而居,月光的忧伤
显得微不足道,来吧
如果笑容不够他会唱几句
如果他喝了几杯
一个生活的人,用歪斜的蒿草
还原风、雪、酷热、寒霜
还原它们的魅惑,及从年轻到老
一颗驰骋之心
梁北雁|二首

梁北雁,新疆作家协会会员。大学毕业,在報社做过记者,编辑部主任,報社副总编辑,《执法者丰釆》编辑部首席记者,编辑;《警察与法治》杂志社新疆新闻采编中心副总编辑、首席记者等。现任《中国先锋作家诗人》编辑部执行主编。
乌拉斯台湖水边的芦苇荡
铜镜般明秀的色泽
一展春秋。浩淼如铺天盖地的远古画卷
足以让狭窄的心念
死死地,守住绿风的媚眼
一生一世,无悔外界
凝聚的目光
成为汪洋。让生命的卑微
剖析出圣婴的骨感
任由塔尔巴哈台山深处的灵鸟
挥舞魔杖,让乌拉斯台的幽幽湖泊
演绎成瘦瘦弯月
注定是一叶木舟
琥珀一样青翠。那么在今夜
就甜甜的梦宿水岸边
静静的芦苇荡里......
———抑或是浩浩荡荡的星体
纷扰的意象,无法独唱
一份新奇的苍莽
跨越百年历史上空的飞鹰
相约在边城之外的山花节
柔嫩如脂的也迷里公主
可否轻盈穿过将士的剑气
与你,倾情
奔走
到天涯———
血脉沸腾。冰火轻微
轰隆隆,惊世雷电
覆盖这漫无边际的嚅动
乌拉斯台湖边的芦苇荡
神赐的幻境
让我冲毁所有的懦弱
一啸碎金。普渡万物之生
在塔城爱情的脐带之上
为启动的振兴梦想
九天载歌
尊王敬辞
塔城侧影
细密的主题,穿梭古朴街巷
原始的爱,迈着碎步
欣然匆匆
顿足片刻,又要
在浓厚的阿西尔民俗里行走
在纯粹的小白杨激荡歌舞中崛起
粗犷的星魂
点燃七彩街灯
一路向西,无法抑止的百泉
成为胜利者旗帜
旋绕塔尔巴哈台左右
冽冽飘荡——
敬畏你,圣品一样的果子
盘膝而坐,高贵的赞词
充盈在塔城每一个角落
布满神韵的丁香花
像是天域来客,静默中
只让这位格外亲切的哈萨克族歌手
随意赞美草地的阳光
都是画质的灵性
是生命的开启天房
———塔城,清幽地站在中国西北部
悄悄看你一眼
我痴迷的思念
便泪如泉涌......
翔 鹰|二首

翔鹰,本名尚丽英,新疆沙湾市人,农民。作品散见《诗歌周刊》《绿风》《中国先锋文艺》《天山诗刊》《民族文汇》《中国诗歌》《神州诗歌报》《青海湖》《今日诗坛》等纸刊。与疆内诗人合集《仰望苍远》《那些被时光抚摸的诗》,曾获西部作家散文诗赛二等奖,获首届天山诗歌奖散文诗奖、获首届【杜甫杯】现代诗二等奖。现为塔城地区作家协会会员,沙湾市作家协会理事兼秘书长。
红马
语境苍凉
那匹红鬃烈马
腾空而起
高过一季又一季的风
高过山岚
高过一个人一生的断想
远离尘世喧嚣
远离虚妄之祠的禁锢
远离那条蘸着盐白的鞭子
牧放天边的云朵
开出一朵一朵魂灵的生命之花
打破岑寂以及幽深的穹宇
触及穹顶
点亮苍茫点亮生命的捻子
御风而行
在烈焰红尘中嘶鸣阵阵
倒带
必须在一次又一次的朔本求源中
守住生命阵地
守住季节轮回的道与道
在不断地参悟与修行中
抵达生命高地
删繁就简中
淬取生命真谛
在一手经受一手佛偈里
禅释生与死的经文
求取生命本真的真金白银
以此为序在心的庙宇中
划出一方天地
让那些蜿蜒与曲折
归于正途
为人生句点画出完满的句号
梁 银|二首

梁银,又名梁国英,笔名清风,大专学历。甘肃天祝人,现居新疆乌苏。国际华文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作家协会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家协会会员,初汐文化网签约作家,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中国新写实主义诗歌成员,青年诗人,乡土诗人。作品散见于《广东作家》《青海诗刊》《海南文学》《山东诗歌》《华南诗刊》《中国乡村》等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部分作品荣获各类大奖并收录在各种诗歌选集中出版发行。
与一棵庄稼交谈
秋天的头颅一低再低
低于我的窗檐
那些弯曲紧逼我映射过往
一棵棉花在我心底穿插了无数细节
从戈壁睡醒之后
一棵棉花悬在我的心尖上
我和它共同承担了未来
在风雨中打开了心窗
我站在田埂之上
它的腰板比我的还直
似乎做好了迎接各种可能的准备
我们之间有着过于完美的契合度
它向我传递着风雨飘摇
我诉说着薄凉与热情
季节顺延交替
一些心语影射了我们的过往
我的担忧被风吹走了
它孤零零的担起了风月
那些起伏的波浪
在我心底画上了句号
我读懂了未来
请相信未来
我们可以共担风雨
请让风雨中的万物成为血肉心腹
植物的沉默
大地的温度一低再低
低于我体内的温度
站在大地上的一切啊
揣着饱满回归自然
这盛大的改变
用什么来封装
就用一场大雪吧
那些叶子正在摇晃
这热烈的大地
完成了四季的交接
我放出的那一抹绿
始终没有说话
那一抹绿
燃烧着大地
燃烧着雪花
始终没有说话
这个季节
我融于雪中
倾听植物的腹音
画圆的心音接近高潮
站在大地上的一切啊
怎么没有一丝反抗
我没有说话
它们也没有说话
张 娟|二首

张娟,作品散见于《塔城日报》《伊犁日报》《新疆日报》 《奎屯日报》《解放日报》《山东商报》乌苏市政府网网站、另有部分诗作发表在各大微信公众平台。现为塔城地区作家协会会员,江山文学网签约作者。
畅游山川额敏
我看见天空蔚蓝的光照映你一泻千里的澎湃
我目及心之所向,与你相见
山川俯下一道道纵深的悠长
蜿蜒而不屈一座山的灵魂
多少人曾望着你晖宏的气魄写下天山
暮色与我殊途的夜里,我曾迷茫
把心交付辽远,在黑夜畅饮这极美的夜色
沉沉的月光抚向山林
低吟的诗行掠过深海苍穹
碧波长廊里绿茵如故
缱绻你眉目的绿意拂过半壁河流
我看见黑走马尽情驰骋在草原上
飞鹰在天际翱翔,百年榆柳屹立村庄
古木刻下一道道斑驳的岁月
在时光里打磨记忆,追忆一幕幕流光
一生只为热爱,向无边的草原遥望
书写苍茫云海间,长风向你投递四季
脚下的每一寸黄土因你而沉淀,释放
我将星月揽入怀中,瞭望万千光芒
你修长的身影托起碧月长空
如油画般席卷的梦幻,大笔绿浪赶赴
毡房在一座小桥前停留生息
极光升起时,接纳蓝天,祥云,草原
烟尘抚慰牧民一颗凡心,行走日月
因一条河道而得名,从此风沙与朝暮同路
如果说酒花村曾掩埋故人的乡愁
如果说喀拉也木勒的古岩画可寻千年
有一种回忆将从孟布拉克开始
有一道灵动婉转,叫额敏河
幽静穿越的地方,在巴依木扎无底湖
有一种热爱淌过额敏河畔
恬静的生活里,吾尔喀夏尔山曾护佑故乡
追溯时光的回响,也迷里古城千寻世间
辽阔的土地上也曾寄以深深缅怀
站在孔繁森烈士纪念碑前,一腔热血沸腾
向英雄敬仰,也向故乡敬仰
雪夜淘尽一滴水,干涸从远方折回
冰川拂袖山雪,山野栖息在白雪大地间
洁白投影青色的山川,一座座山峰相连
畅游山川额敏,激荡着无数欢声
阿山民俗村讲述阿山的故事
上杰勒阿尕什村里响起心爱的咚巴拉
向往清乐平安,更向往烟火里的东街夜市
为之青砖黛瓦的质朴淡雅而感动
在甘泉邂逅日落,走入古色古香
承载民族风情,与岁月相见
当白天鹅唤醒春雪里的冰河
当河水舞动双桨推开心的热潮
我听见悠扬的手风琴声释怀人间
坐落绝美的故乡,屈身此起彼伏的浩瀚里
与逢生处安放一颗赤热之心
多年后依旧看乡愁里萧瑟烟波
浅浅流转的轮回寄予我一双深邃眼眸
从此写下潋滟之光,浮生人间繁花
从此知故爱,铭记一山长白
从此久别叙长情,在泼墨山水的渡口静待花开
走过塔城市的三道河坝
二月的温情总被阳光眷顾
抚摸春风,在清晨写下诗行
散落在故乡的光影从远处走来
拾捡心上的乡愁,细雨轻声拂过
岁月的诗章从一笔山色启程
勾勒塔城市二月的雪景
连起三道河坝的记忆
喀浪古尔河的下游河滩泛着波光
一粒粒碎小的石子倾听春声
小溪仰望着蔚蓝的天空
怀抱山色的塔城蓝在涌动
像诗页里的故事,记载过往和深情
白雪走远的傍晚,听见悠悠牧歌
一行情愫在夜色里写生
记录斑驳的流年
暮雪的尽头堆集着思念
朝飘摇的风声唱出塔城恋歌
山涧的晚风穿过山野,草原
山谷流动着熟悉的回音
一如祖国母亲深切的呼唤
她透着清澈的双眸,一边凝视
每一棵笔直的白杨延伸在山脊上紧紧相连
像英雄屹立在山川,诉说天山颂歌
走过塔城市的三道河坝
白雪轻轻掀起大地的棉被
春光从搁浅的艳阳里走出
河滩上的草丫迎着风,向四季招手
暮色没有停留,在春天的路上留影
栖息时光的河流,一片青涩徜徉人间
牧场上缱绻一幅西域画卷
羊群低着头,寻觅回家的路
芳草漫延在山路上,连起春天的衣袖
若是记忆能恒久逢生
请记下我走过的每一步路
仰望山峰和溪流,所有心扉曾被书写
动容二月的剪影,驻足阑珊塔城
三道河坝曾流淌着故乡声声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