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故事里有生活的风景,也有生命的温度。就像我手里的这本沉甸甸的带有生命的温度的书——萧萧的纪录片采访随笔《镜中故人》,字里行间散发着大地的气息。
萧萧随笔《镜中故人》是电视纪录片《炎黄子孙》的衍生品,全书共19篇,每一篇由纪录片和采访手记两部分构成,记录了20位华侨华人在异乡行走、生活、拼搏的传奇经历,讲述充溢着萧萧富有诗意的、有温度的人文主义关怀。萧萧的镜头和笔下的人物、事件——抛却采访对象的移民身份不论,看上去是那样平凡、真切,好似过于家常,却给我带来一种久违的温暖。可以说,这本随笔是一部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底色的海外华侨心灵史。

萧萧纪录片中的人物世界有:在新西兰种菜、开飞机、赛马的百岁老人陈松兴,历尽坎坷的“薯片大王”黄玮璋,新西兰女权主义倡导者、新西兰太平绅士和英女王服务勋章获得者冼锦燕,修学和社会活动两不误、心比天高的广府女子胡颖华,少年得志却急流勇退的“深圳歌王”刘鸿等。随着萧萧书中的镜头和讲述,读者宛如走在一条悠长幽深的历史小巷,真切感受到海外华侨脚下的艰难阻折,头顶的星光闪耀、璀璨斑斓。这是一种对人的命运的关注和对海外华侨奋斗史的史诗性再现,萧萧通过个性化呈现杰出海外华侨丰富多彩的人生,抵达对更普遍意义上的人生和岁月的深层透视和思考。
华侨华人,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的群体,他们中有着众多非凡的故事。萧萧的影像创作和文字记述,好比涓涓细流,将那些闪耀着阳光的光泽、生命的光泽的河流柔和地带到读者的心中。20张面孔,20种人生,有如20首别出心裁的诗歌。书中的华侨历经风雨人生,有很多直击人心的对于命运的顿悟。陈松兴虽然客居他乡大半辈子,但骨子里仍然流淌着中国血液,他的意识深处深深烙印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观念。如今,这位心念家乡和故国的老人已经离世,萧萧说,老人的离去也成为他写作这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新西兰以乒乓球运动为生的姊妹花李春丽和李瑨丽,多次代表新西兰国家队参加比赛,荣获了多项荣誉。在聚光灯的背后,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和磨砺。“无论在中国还是新西兰,乒乓球场上的李春丽都英姿飒爽,认真迎接每一场的比赛。但在国际大赛中,中国队与新西兰队的对垒,仍然让身为前国家队员的她在面对中国队的年轻选手时心里充满了矛盾。”萧萧撰写的纪录片解说词是朴素的、真切的、诚恳的。李春丽坦言:“无论怎么样都是希望中国队赢。当我遇到中国队的时候确实是有一点点矛盾。又想自己打得很好,又希望自己成为最优秀最好的选手,可是又希望中国队会获胜。”这种两难的心态是华侨的特殊身份和对祖(籍)国的热爱带给她们的情感纠结。但海外生存的现实推动着她们充满热情又备受压力地向前奔跑着——这样的奔跑,这样的两难,这样漫长又孤独的人生,注定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萧萧
这样的对生活最素朴的信仰,这样的岁月,这样的人生,这样的精神质地,共同演绎着时代风云变幻中海外华侨的心灵史,演绎着一部人在他乡的炎黄子孙们的生命史书。他们身上彰显出不同的人格魅力,为海外华侨书写了一个闪耀的、大写的“人”字。萧萧的随笔更像浅吟低唱,袅袅萦绕的是生活的烟火味。感谢萧萧,让我们在纸上与这些故人一一相见,在海外华侨的故事里遇见久别重逢的自己。
作者:刘迪生
主编:刘迪生
副主编:钟敏仪
主编助理/排版:赵阳欢
欢迎来稿,邮箱地址:gdqlhx@163.com
本社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40-148号广东侨联大厦6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