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届三同学 三诗同一韵
夜 聊
历经磨难与沧桑,
岁月如梭鬓染霜。
大志如同秋落叶,
雄心已随枯草黄。
一生忙碌名和利,
已随时光化烟茫。
从此不问繁杂事,
有诗有酒伴夕阳。
和白义双同学诗《夜聊》
叹 岁 月
岁月如梭鬓已霜,
年华似水梦茫茫。
春风不解离人意,
秋月难知别恨长。
故里青山依旧在,
异乡白发几多伤。
闲來把酒思往事,
一曲清歌泪两行。
文/万重山
和万重山同学诗
人 生 感 怀
几经回首话沧桑,
昔日青丝皆染霜。
汗水浸穷衣领臭,
银锄舞顶背腰伤。
终生碌碌岂如愿,
一世贫贫已落荒。
身秃叶飞花散尽,
灵山不远笑斜阳。
文/黄干生
注:
白义双、万重山,黄干生,同为一九六三年七月份,毕业于浠水县巴河中学,同届不同班。黄干生从初中考入浠水高中。高中三年级时,碰上文化大革命,毕业后回乡务农,教民办小学。十年后恢复高考,考上大学。师范学院毕业后,任浠水高中当教导主任。后调黄冈市教委教研室编写《黄冈密卷》。
白义双、万重山两同学,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回多务农两年后当兵。当兵后,在部队提干,又进军事院校进修升造。转业到地方后,白义双同学从事党校领导的工作。万重山从事药厂领导的工作。
这三首诗《夜聊》、《叹岁月》和《人生感怀》展现了三位同学——白义双、万重山和黄干生——对人生的不同感悟,但都围绕着共同的主题: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变迁。他们以同一韵律创作,表达了各自对于过去经历的回忆与感慨,以及面对未来的思考。
1. **《夜聊》** - 白义双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经历了许多困难之后的心境变化,曾经的大志与雄心在岁月中渐渐消逝,转而追求一种更简单的生活态度,享受诗歌和美酒陪伴下的宁静晚年。
2. **《叹岁月》** - 万重山
在这首诗里,作者感叹时光匆匆,青春不再,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的怀念和对离别的不舍。通过自然景象(春风、秋月)来映衬内心的愁绪,并在最后表达了借酒浇愁时对往事的追忆。
3. **《人生感怀》** - 黄干生
黄干生的作品回顾了自己的人生旅程,从年轻时的努力奋斗到后来的疲惫不堪,最终接受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他提到自己虽然一生忙碌,但并未完全实现自己的愿望,现在只愿笑看夕阳,享受余下的日子。
背景信息显示,这三位作者有着相似却也有所不同的生活轨迹:两位同学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了农村劳动,随后参军并在军队中获得了晋升机会;而另一位则继续学业,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成就。这些经历无疑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和诗歌风格。尽管道路不同,但他们都在作品中传达了一个共同的信息:珍惜眼前的美好,坦然面对人生的起伏。这样的创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