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科学家的故事,颂建设
祖国的英雄”(九)
《孙家栋的故事》
文字整理:慧日长辉
1929年4月8日,孙家栋出生在辽宁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他小时候是个左撇子,上小学时用左手写字,结果两周后被学校劝退了。为能够继续上学,孙家栋每天坚持用右手写字,一年后不仅能用右手写字,还可以左右开弓打乒乓球。继续上学后,孙家栋的各科成绩十分优异,被退学的经历让他练就出异于常人的毅力。
1948年,19岁的孙家栋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汽车专业。1950年他应召加入空军后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1958年孙家栋以获得学院颁发有斯大林头像纯金质奖章的优异成绩毕业。
回国后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从事导弹研究工作,他和同事们一起攻坚克难,1960年成功研发用液氧和酒精作为导弹的氧化剂和燃烧剂,把导弹发射上天。同年他参与的中国第一枚仿制近程导弹“东风一号”成功发射,中国自此拥有了自己制造的导弹,填补了导弹领域尖端武器的空白。1964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程战略导弹总体主任设计师,完成了中近程地地导弹的改型工作,改进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导弹试验基地连续进行多次飞行试验,均获成功。
1966年他参与的中近程地地导弹“东风二号”携带原子弹从甘肃酒泉发射,准确命中新疆罗布泊的目标塔,标志着中国成为具有核打击能力的国家。
1967年,孙家栋担任中国首颗卫星总体技术总负责人,领导“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工作,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5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2004年,75岁高龄的孙家栋再次挂帅出征,担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2009年,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如今,“北斗三号”已经在太空中运行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一系列伟大成果,孙家栋功不可没。
孙家栋先后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等多项奖励,面对荣誉,他谦逊地说:“航天事业是一个集体荣誉,我是替所有的航天人领奖。孙家栋,少年勤学,青年担纲,睿智忠诚,国家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