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
《凝望岁月》是志平第三部散文随笔集了。付梓之际,属序于我。一言即诺,不揣谫陋,勉力为之者,是与志平多年老同事、老相知的缘故。
我与志平相识较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撤销县革委,恢复县政府,办公室需进新生力量。和老主任商量,从外单位调进不如从应届毕业生选来自己培养。当时分管机关工作的县领导,也分管文教和劳动人事,一请便准。从人事局调来档案,认真挑选。无人请托,无人关照,定下了从未谋面的马志平,成了同事。在西大街老人委院的红砖楼办公。未征求本人意见,不知人家志趣和意向,一把将本应分配到中学岗位的他硬拉上了从政的道路。我自己进错了门儿,带着他也进错了门儿。后来,有一次他和在县广播部门做记者的同学商议换岗,又是我当面拦阻使他未能如愿。日后,虽顺理成章地列入公务员队伍,又经他个人努力走上了领导岗位,却未必符合其夙愿。假如……也许……嗐!瞎嘀咕什么,“正忙”也好,“倒忙”也罢,反正和我脱不了干系。人生和历史相似,没有“也许”。
所幸,此后在多年辛劳于两办文秘和法院检察行政业务事务之余,志平并没有放下自己热爱的文学创作。繁杂忙碌之偶暇,应酬疲累之静夜,他孜孜不倦地读,矻矻不辍地写,书窗的灯光彻夜不熄,电脑的鼠标常点不停。蒲松龄大家名联有云: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勤奋终于修成正果一笔下文字,变成文件铅字的不少,变成报刊铅字的更多。如今,沉甸甸的三本书置于读者案头。不恭维四十年磨一剑,但也确确实实地十年出一本。
读罢这些文章,灯下细加琢磨,他之所以有比较丰硕的果实,值得称许之处可能是如下三点:
一曰赤子之情。志平于身边世界总怀一片热诚之心:对亲人,他挚爱、感恩,俗话说非常“护热”,作品中很多怀念亲情之作,直抒胸臆,往往催人泪下;对故乡,他亲近、思念,俗话说十分“恋家”,每每忆及故土一草一木,都宛若眼前,活色生香;对师友,他敬重铭心,总想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满襟满怀,皆是实意真情。一直以来,他颇具善善恶恶的道德勇气,看到好人善事,就忍不住要引吭高歌,“赞他几句”;听闻恶言丑行,也按不下要鞭挞揭露,耿耿于怀,不吐不快,顾不了得罪于谁,取怨一身而不悔。所以,总能有感而发,用句时髦的话说--充满正能量。
二曰敏锐之察。时下线上,到处是所谓“心灵鸡汤”,劝人放下一切,惟求康健,实则诱导人逆来顺受,放弃思考,模糊是非,听之任之。一般人真奉行后,会麻木不仁,脱离社会。志平反其道而行之,一贯对周边事物的仔细查察,认真思考,灵敏反应。不论是返乡日,游历时,读书夜,闲谈中,岗位上,二线后,逢人遇事,见景闻言,总会立加联想思谋,怦然心动之下,生发出诸多心灵感悟。想细了,想全了,想深了,奋然搦笔,率性而书。凭着责任感和是非心,忍不住要说真话,而不愿追随世俗,背弃本真。至今年届花甲,回首前尘,依然今是昨非,黑白分明。
三曰形象之笔。和志平一样,我也曾在两办供职多年,终日跋涉在政山会海之上,沉浸于公文讲稿之中,逻辑思维早取代形象思维而固化于脑。志平则不然,真心地喜爱文学,大学时是中文专业,到社会上仍对文学癖好沉迷痴心不改。白天是领略意图,分层明晰,中心口号,一二三四;得暇是文学巨著,先辈名篇;夜来是耕耘爬格,鼠标频点。时时激荡着创作的冲动。用志平自己的话说叫做“写亦不停,投亦不停”,用逻辑思维观察,用形象思维写作,锦心绣口,词藻雅丽,人物活泼,跃然纸上。写乡愁,则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写世态则立剖横析,人木三分;写祈福,则关心民瘼,告求共富;写人生。则酸甜苦辣,匠心独运;写挚爱,则身心融融,热烈深沉;写悟道则醍醐灌顶,彻悟于心;写游历,则山川壮丽,如诗似画;写汲古,则海绵吸水,洗湔己肠。三四十年间,两种思维共用,两支文笔齐挥。两类文体并茂,文采斐然,艺术之树常青,也确实不易。
社会毕竟是现实的。刚褊疾恶,尽言独立的人,往往见嫉于不理解的个别人。性格率真,说话又不支吾弯绕的人,往往不能与现实和光同尘。所以,过起日子来难免碰到不顺心意之时,遇见刁难使绊之人。际此,志平也往往兴愤世嫉俗之叹,成怨气牢骚之发,甚至略显悲观之态。偶或为之,亦无伤大雅。
议起本书付梓事由,言谈话语间,志平依稀流露出此书可能是封笔作之意。我看倒不必如是,还是顺遂自己的心愿和志趣,有得便记,有感则发。在这人人享有话语权、出版权的好时代,为家乡百花园多添点儿香花蓓蕾。
是为序。
甲辰国庆前于半壁斋
从三次出书看韶华易逝世事沧桑岁月倥偬流年缱绻(代后记)
马志平
这是我的第三本散文随笔集,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出版文集了。
在第一本散文集《情感驿站》出版时,心情是格外激动的,青春昂扬,激情澎湃,文如泉涌,出口成章。尤为读了贾平凹先生那本散文《月迹》小册子,觉得散文实在是表达情感吐露心声的最贴近的方式,于是学习写作散文随笔成为了我工作之余最为重要的生活乐趣,几十年从未放弃,也有了一些成绩,在全国重要的报刊杂志上登载了不少的散文随笔作品,也终于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随笔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阅历的增加、世事沧桑的体味,思绪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从讴歌情感人生美好的纯纯净净到对生存感悟年华易逝的深深慨叹,从自己的文章中反衬得非常明显和强烈,我想这便是人生吧?在2004年出版第一部散文集《情感驿站》的后记中我写到:人生三十而立为憧憬,四十不惑为回味。憧憬畅想的事情越发淡薄,而回味则如一壶甘甜醇冽的老酒,越品也越觉醇厚。时而把逝去的时光品味,有苦涩的记忆,也有幸福的咀嚼,恍惚间把工作生活二十余年的光阴翻阅,则心中拥簇着韶华流逝的思恋和惆怅。遍览步履蹒跚的阅历,留些许慰藉的只存有哪些在自己的笔端艰辛印痕的文字。那些刻在心中的文字尽管拙朴抑或尽管华丽,有的甚而有些矫情,总会掩饰不掉明镜般纯情洁净的铅华。那永远流逝的岁月不在了,便只有在回忆与品味中激活,压抑且窒息的逼迫感时而袭来,令我悸动,令我按捺不住再次牵手把那份纯情把握,祈冀再一次走进那座情感驿站让疲惫的身躯和灵魂得到片刻的休憩。于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在真情朋友的呵护下,把这册稚嫩得如同刚出芽的小草的小小散文集呈现在您的胸前,接受您的品评。无论您品得幸福酸涩,还是读得陶醉忍耐,但我的一颗心永远忠实于您,毕竟我的那颗心永远没有杂陈。与我同行,便不再孤独。这一年是2004年。
十年后,我的第二本散文随笔集又出版了,这是一本有近三十万字的文集,我用了一篇发表于沧州晚报的散文当做这部集子的名字:《我的灵魂需要文学的抚慰》。在后记《在回眸和品味中享受生活与人生》中我写到:我十年前曾说,人生三十而立为憧憬,四十不惑为回味。瞬间十余年又消失得了无踪迹,已不敢前行。天命之年,缺少了激情澎湃,湮灭了昂扬伟志,添刻了额头纵横交错的岁月痕迹,累积了魂灵波澜不惊的深厚阅历。心绪平淡释然,品性宽厚仁德。已不再畅想未来生命的灿烂与辉煌,更多地溢满了对往事的回眸与品味,苛求自己忘却失落的苦楚与华年,用憧憬畅想的心绪对已经逝去的岁月精心静心地梳理与解读,享受生活与人生的或浓或淡或酸或甜或苦或辣的感慨和追忆。故而回眸和品味已如一壶甘甜醇冽的老酒,在岁月的长河中越久远便越觉绵厚。时常,把逝去的时光品味,有对纯情的渴求,有对生活的悟语,有对职业的敬畏,有对组织的挚诚,有对黑暗的凛然,有对正义的颂歌。但不论是“寻觅灵魂的皈依”、“根植乡情的醇厚”、“捡拾活着的意蕴”,“汲吮山水的润泽”、“凝视世态的缤纷”、还是“品鉴收藏的雅趣”,都是从心底发出的饱蘸纯情的呼号、呐喊和嘶吼,以此享受缺少轰轰烈烈波澜壮阔但却有凹凸错落遗憾满足的生活与人生。于是,在夏花绚烂久旱逢雨的季节,在知晓天命重塑生命行程的节点,得益于真情朋友的呵护激励,在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情感驿站》十余年后,把散见于各级报刊内刊发表的散文(纪实杂论)以及自己珍藏的部分散文文稿汇集成篇,付梓出版,亦算是对自己文学之路的一个阶段性小结。虔诚地将拙作呈献于领导同事朋友亲属和社会大庭广众面前,接受指教和品评。这一年是2016年。
近十年来,是我人生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我所经历和感触的要比前三十多年的工作生活更刻骨铭心,有失落,有彷徨,有愤慨,有叹息,有释怀,有超脱,有恣肆,有放任,有高歌,有雀跃,有温情脉脉的陪伴,更有志同道合的携程。尤为痛彻肌肤与浸透灵魂地感知了社会的诡谲阴险和人性的泯灭丑陋,逼迫我不得不拿起沉重的笔对残忍杀戮人性光辉和慈心善念的恶行进行鞭笞和讨伐,从灵魂深处发出呐喊和嘶吼决心与时代滋生的丑陋及奸佞进行宣战。我孤傲的思绪不停探索,我孤孑的身躯踽踽独行,我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呼唤着光辉正义道德良善的回归。我在大几年的时间里,写出了五百余篇散文随笔及少量诗歌,部分发表在《检察日报》、《河北法制报》、《沧州晚报》等报纸及内刊杂志,大多数登载在《今日头条》、《都市头条》、《百度》等网络上,涵盖了乡愁挚爱祈福世态人生悟道游历汲古等诸多范畴。我以自己的感触爱好选择编选了其中的三百六十六篇文稿汇集成册,短则几十字一二百字,多则一千多字至几千字,全集计四十六万余字。文稿的质量高劣自有阅读者鉴赏品评,我无权干预且不予置评。但文稿却是我自己心路历程的记录和孜孜不倦呕心沥血写作的结晶,可从文字中洞察我乡愁挚爱祈愿祝福的浓郁缠绵,品味我思考人生探索跋涉的不停脚步,清赏我纯净澄澈稚嫩挚情的敞阔胸襟,明悉我迷惘徘徊悟道向善的丰盈思想,抑或还有不喑世事嫉恶如仇的凛然风骨,抑或还有无可奈何不可理喻的性格缺失,抑或还有乌托邦式的理想信念破碎的声声哀鸣,抑或还有四面楚歌进退维谷时的与古人凝视。我在兢兢业业宵衣旰食诚惶诚恐小心翼翼中已经度过了一个甲子年的轮回,从童真豆蔻到青葱韶华,从春秋鼎盛到垂垂耳顺,又临古稀。光阴荏苒,韶华易逝,世事沧桑,人生蹉跎,日月不怠,岁月倥偬,咀嚼品味,流年缱绻。人生已迟暮,风烛残年衰颓不堪的日子将会使暮岁人生变得举步维艰,甚而至于血雨腥风亦不为过,不敢想明天会发生什么,略一遐想就毛骨悚然。时不我待,便仓促草率地将这本散文随笔集印发出版,权当是为自己无所建树且心存不甘不舍的多半人生凭添几多点缀或一抹色彩罢了。愿望如此简单且纯粹,仅此而已,是为后记。
2024年9月9日甲辰年八月初七大雨倾盆之夜
作者简介
马志平,男,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人。1962年出生于黑龙港河流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受惠于父母的敦厚教诲和姐妹弟弟的无私付出,得以在维艰的生活生存状态下读完高中,在恢复高考后的1980年参加高考,虽分数很高却报考志愿无一录取,抱憾被河北师范大学沧州师资班即现沧州师范学院收留。学业完成后,本该当一名中学教师,却又阴差阳错进了机关,做了秘书,当了公务员。与文字结下不解之缘,起草领导讲话报告文件成为工作主业。并对文学创作产生浓厚兴趣,繁忙的工作间隙,写出了诸多文学作品,在报刊杂志网络发表各类文章百余万字,出版有《情感驿站》和《我的灵魂需要文学的抚慰》两本散文随笔集,编著有《法官文论》《马志平论文集》《河间市检察志》等数部专著。曾获《长城》文学奖及河北省委先进文字工作者等荣誉。在河间市政府市委两办担任科员秘书副主任副秘书长近二十载后转行从事法律工作,曾供职于河间市人民法院和河间市人民检察院,任党组副书记,三级高级检察官,二级调研员。现退休,以鉴瓷赏壶著文笔会自驾云游品茗小酌谈经论道雅集漫度聊以打发暮岁时光。
编辑 审核:惠玲玲 白公平
美编:惜缘
总编 制作:瀛洲居士
刊头题字:胡胜利 胡兴民 倪进祥
图标制作:侯五爱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作品转发:惠玲玲 张培良 各部长 分社长及编辑等
中华诗经阁-河间诗经学会
联合出品
中华诗经阁总社简介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秦玉才 周镇添 胡兴民 乔永胜 胡乃华 骞国政 冯宝哲 董杰
名誉总社长 王今伟
总社长兼总编 王连社
副总社长 胡乃华
副总编 惠玲玲 侯五爱
总监 蓝天
文化总监 铃龙
中华诗经阁江苏分社
社长 泰然
荣誉社长 陈立新
副社长兼总编 辛谷
副总编 汪雯
编审 铃龙
中华诗经阁内蒙古分社
社长 夏青海
副社长 刘东华兼主编 群管
中华诗经阁陕西分社
社长 惠玲玲
副社长 张培良
总编 李广远
副总编 翟英
中华诗经阁齐鲁分社
社长 赵芳香
总编 张丽丽 铃龙
中华诗经阁辽宁分社
社长 白淑环
副社长 心有灵犀
顾问 萨仁图娅 杨景坤
总编 木兰
副总编 煮酒听雨 莲心儿
编委 张海余 煮酒听雨 莲心儿(郭宝莲)枫庭飘雪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张志国 唐生平 刘莹心 王素香 李绍芝 王杰侠 暴金娈 赵富娥 李飞 麻九石 柳艳娥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韩爱华(河北)惠玲玲(陕西)刘书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李延军(陕西)杨莹(陕西)彭小毓(陕西)刘德生(陕西)王荣(辽宁)张建民(陕西)杨建奇(陕西)(添加中)
楹联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李彦蓉(河北)
编委
泰然(江苏)邱百灵(甘肃)周富成(江苏)王东海(河北)侯五爱(河北)李红彦(河北)宁建筑(河北)(添加中)
音频部
特邀部长 巧丽(新疆)赵富娥(河北)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 山涧红枫 李严 惠玲玲(陕西)冯文静(陕西)李民龙(陕西)陈莉(陕西)谢丽(陕西)孙琦(黑龙江)宋淑平(山东)杨海荣(陕西)月儿(黑龙江)李红琴(北京)王秀茹(陕西)杨晓红(陕西)穆涓涓(陕西)默韵(陕西)贾景华(陕西)高晓莉(陕西)凌子(黑龙江)莫莉(陕西)婉清(陕西)张卫静 张颖 孟繁燕(秦皇岛)张晓凤(陕西)谢艳芳(陕西)罗玲珠(陕西)程亚利(陕西)大囡(河北)贞礼(陕西)杨海静(陕西)乔晓莹(陕西)姜雅范(黑龙江)刘亦大吉(杭州)点点(内蒙古)文清(安徽)杨洋(内蒙古)木棉(河北)张燕(陕西)张红(陕西)
格律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翟英(陕西)
编委
秋禺(江苏)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辛谷(江苏)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马到成功(河北)李庆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田永香(广东)孙上舒(黑龙江)娄洪魁(河北)朱建美(江苏)钟家奇(湖南)陈天培(广东)凌远科(广东)冯新民(陕西)杨立新(河北)刘哲崇(山东)(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胜利(河北)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李振汉(辽宁)陈立新(江苏)铃龙(江苏)蒋兴国(江苏)葛君(海南)付胜光(陕西)冯宝哲(陕西)(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成俊峰(陕西)唐永恩(上海)李德宛(陕西)槐丙让(河北) 翁新政(河北)晓峰(江苏)曹赟(河南)杨明才(山西)马雄(陕西)马全民(陕西)陈柏苍(内蒙古)曹甲文(贵州)(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明雪琴(河北)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邓自然(湖南)赵芳香(陕西)王苍洲(陕西)李耀国(天津)攸春仙(山西)钟家奇(湖南)刘小奇(陕西)许增正(陕西)邢德朝(陕西)王芳英(陕西)米义勇(四川)师永德(内蒙古)(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风月(河北)王新平(陕西)李东林(陕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远芬(天津)袁占凯(河北)田方芝(山东) 李密林(河北)齐英华(山西)陈新安(陕西)王全峰(陕西)冯家才(陕西)杨正前(陕西)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李拴强(陕西)薛金凯(陕西)田保寿(陕西)(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张守平(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仇建庄(陕西)刘进海(陕西)周继业(陕西)支铁锤(陕西)姚万杰(陕西)许炳荣(陕西)雷鸿飞(陕西)计泽潭(河北)雷百计(陕西)乔永胜(陕西)岳七虎(陕西)田小弟(陕西)毛凯(陕西)齐宝田(山东)卢绪高(山东)冯登厚(陕西)张培良(陕西)贺志明(陕西)潘琦(陕西)徒超(陕西)周君明(陕西)王学艺(陕西)李平安(陕西)陈建民(陕西)段俊怀(陕西)王千金(陕西)党武平(陕西)惠玲玲(陕西)邸兰宁(陕西)刘双民(陕西)杨鸿祥(陕西)杨传宇(河北)骞国政(陕西)(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许毅斌(陕西)任山泉(陕西)(添加中)
榜书部
部长 胡兴民(陕西)
副部长 郭青凡(陕西)
编委
雨田四郎(陕西) 程引岳(陕西)田德有(陕西)张学印(陕西)赵云斌(陕西)胡玉全(陕西)肖红斌(陕西)陈宏伟(陕西)张培良(陕西)刘进海(陕西)潘琦(陕西)陈兴顺(陕西)齐宝田(山东)邸兰宁(陕西)(添加中)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利(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赵香利(陕西)孟五利(陕西)田保寿(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
刘朝智(陕西)李剑东(黑龙江)刘丰彦(陕西)高润南(陕西)王乃仁(陕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长 李海龙(陕西)
副部长:李飞(河北)
编委
李民龙(陕西) 任隽(陕西)郝后波(河北)
戏曲部
部长 刘奎芬
副部长 刘冬至 孟凡志 李飞
艺术指导 葛建州 孟凡志
部长助理 王俊茹 王焕生
后勤管理 孟凡成
摄像 王建民
编委
陈瑞发 张庆增 罗淑花 罗淑琴 杨双银 崔文秀 王新玲 陈秀峰 蔡香梅 刘秀清 毕站稳 汤富花 刘永清 邓春兰 刘铁桥 刘香平 孔维华 王福利 李凤霞 张凤霞 方明 裘艳华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