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垃圾的复旦大学女教授作者:草样年华学BQ 校对:巴山君子兰
引子:我表姐给复旦大学女教授家做保姆。女教授退休金18000多,开公司的儿子,每年还给她10万块,可女教授却住着洋房,往家里捡垃圾,去菜场捡烂白菜包包子,日子过得穷哈哈的。直到有一天,家里突然冲进来一群人,把表姐吓得不轻。……
表姐买断了工龄下岗了,姐夫一个月四千多工资,女儿读大一,儿子才高二,四口之家每月光靠姐夫挣钱入不敷出,积蓄又不多,表姐就去做了钟点工。
因为她干活干净利索,被一家雇主相中了,介绍她给自己婆婆做保姆,一个月工资5500。表姐算了一下,比自己东奔西走做钟点工收入稳定多了,而且,听说是复旦大学退休教授,表姐虽然文化不
高,但一听是文化人就肃然起敬。
在她的认知里,文化人都通情达理,做保姆就怕摊上一个吹毛求疵,胡搅蛮缠的雇主,这样的人,给多少钱干得也不舒心,而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文化人待在一起,都觉得自己身上有书香味了,表姐欣然同意。
可到了女教授家,表姐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雇主是个68岁的瘦小老太太,是教授不假,可衣着朴素随意,戴着个老花镜,走在路上,就是个普通的街坊大妈,一点气质都没有。不都说“腹
有诗书气自华”吗?女教授这个样子,超出了表姐对文化人的想象。
可老太太一张口说话,就不一样了,声音温和,还文绉绉的。有一次,老太太被请回复旦大学做演讲,表姐陪着去了。坐在下面的表姐,听着老太太在上面侃侃而谈,突然就觉得她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了。看来,人真不可貌相啊。
本来,老太太居住在一个老破小的小区,可她开公司的儿子,特别孝顺,让老母亲搬进了买给她的带花园的一楼洋房,他说母亲喜欢种花种菜,让她自得其乐。
让表姐大跌眼镜的是,老太太确实种了花,菜,可是就一侧,另一侧被她捡来的各种垃圾,被她捡来的各种垃圾纸箱、饮料瓶子堆满了。
老太太每天早晨,天刚亮就拿着一个编织袋出门了,在小区里翻垃圾桶,回来的时候,都是满载而归,然后把垃圾分类,堆放在院子里的一边。
表姐真的无法想象,一个教授,每月领着18000多的退休金,儿子每月还给她万八千块零花钱,而且,保姆的工资,都是她儿子每月给自己转账,老太太的退休金,每顿吃山珍海味也吃不光花不净,她出去捡垃圾是何苦来呢?自己家日子这么不好过,她都没动过捡垃圾的念头,怕被熟人看到难为情。思来想去,表姐判断,老太太是爱财如命,见钱眼开,否则解释不通。
表姐一直觉得,文化人视金钱为粪土,心高气傲,可老太太普通又市侩,完全颠覆了表姐的认知。更让表姐不能理解的是,老太太的节俭,到了变态的地步。她不买垃圾桶,把捡来的纸箱剪掉边边,套上袋子做成了垃圾桶,洗菜水要涮拖把,涮完拖把要去浇花。夏天不许开空调,风扇都不让开,嫌费电,一人一把扇子降温,还说心静自然凉。老太太每个季节就两套换洗的衣服,都什么年代了,还有穿打补丁的衣服吗?一次,表姐给老太太洗衣服,竟然发现她的睡衣打了两块补丁,看得她瞠目结舌,自己一个保姆,都没穿过这么寒酸的衣服。午餐和晚餐一素一荤,一斤色拉油让吃一个月,就两道菜,做多了老太太说浪费。更让表姐目瞪口呆的是,老太太每餐的结尾动作,必定是用馒头把菜盘子蘸的一干二净,就像水洗的似的。煮面条的汤,不舍得让表姐倒掉,说面汤比白开水强。一到晚上,黑咕隆咚,不许开灯,跟旧社会一样……
院子里废品散发的气味,没有空调风扇的酷暑难耐,没油水的饭菜,黑灯瞎火的夜晚……表姐感觉自己度日如年,跟老太太儿子提出了辞职。没想到老太太儿子跟她说尽好话,说他就放心表姐照顾他妈,他妈节俭惯了,让表姐多担待,又给她加了1000元工资。
6500元工资,对于她们当地的保姆来说,算是高薪了,她比自己老公挣得都多。谁让自己困难呢,看在钱的份上,表姐忍了,又继续干了下去。
老太太每个月的固定那天,都会拎着包出去一次。问她去哪里,老太太也含混其辞,似乎有什么隐情。表姐心里犯起了嘀咕,难道老太太黄昏恋了?她笑了,看来,无论多大年纪,都需要感情的滋润啊!
可转念一想,这老太太平时这么节省,不会把省下的钱,都贴补那个老头了吧?这么有文化的人,不会被人骗了都不知道吧?学历高不代表情商高,要不要把老太太的情况告诉她儿子?表姐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己不要多事的好,本本分分做事,八卦雇主的事,太讨人厌,谁都不喜欢爱管闲事的人,人家自己的钱爱给谁给谁,关自己什么事呢?
一天,老太太和上门收废品的男子吵了起来。她说男子的秤有问题,明明她的纸箱有40多斤,可男子却称出30斤,别想蒙她,她自己有称。表姐这才知道,老太太储物间柜子里有个钩子秤,她竟然在卖废品前自己会过称,就怕收废品的人缺斤少两。
表姐跟收废品的男子说:“你竟然敢忽悠复旦大学教授,真不知道天高地厚?”
男子张大嘴巴,难以置信地说:“她是教授?真看不出来!那退休金得老高了吧,咋还捡废品呢?真财迷!”
那天,表姐去买菜,老太太偏要跟着,还拿了个大塑料袋。到了菜市场,老太太竟然去扒拉菜贩禁邦了扔了不要的烂白菜帮子,把好一点的挑出来,装在她的塑料袋里。表姐问她这是干嘛?家里又没养兔子,给谁吃啊?老太太说:“咱俩吃啊,包菜包子香得很咧。”
表姐瞬间石化,她自己过日子都没捡过菜吃,老太太住洋房,拿着高退休金,儿子一年给十万,每年收入几十万,听说把老房子卖了,又卖了一百多万,她们两个人这么节省,一个月的生活费1000块用不完,老太太存款怎么都得几百万,竟然到了捡菜吃的地步!
表姐心里有气,可也按老太太吩咐,把烂菜叶子摘好洗净焯水剁碎,做了发面包子。看老太太吃得津津有味,自己没什么难以下咽的。
一天,刚出去捡废品的老太太没多大会儿,竟然回来了,从锁着的抽屉里拿出一沓钱,目测好几千,急匆匆往外走。
表姐一看,老太太很反常,起了疑心,问她干啥去?老太太走得太急,可能没听见。表姐怕老太太被骗,就偷偷跟在了后面,竟然发现小区门外在募捐,一打听是不远处一个小区里,有个8岁的男孩患了白血病,小区好心业主,自发帮他父母筹措医药费救孩子的命。老太太一下子捐款4830块钱,把家里所有的现金都拿了出来,如果家里还有现金,她一定倾尽所有。不但如此,当听说孩子手术费还差一大截时,老太太竟然又拿着银行卡去银行取了两万块送去,累计捐了24830元,眼睛都不眨一下。
平时对自己这么抠门苛刻的老太太,对需要帮助的人这么大方,让表姐惊呆了,继而肃然起敬,以前对老太太所有的怨言,反感都荡然无存。老太太只对自己小气,对有需要的人却非常大方,她这不是
心地善良了,而是心怀慈悲。
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表姐对这个老太太真是五体投地,顶礼膜拜,她1.68的个子,站在一米五几瘦小的老太太面前,却需要仰视她,就像仰视一座高山。
八月末的一天下午,老太太刚午休起来,表姐给她泡了杯茶,还没端给老太太,外面的门铃却响了起来。
表姐出去打开门一看,是三男两女,五个高中生模样的孩子,少数民族打扮,手里拎着大包小裹,应该是他们当地的土特产。老太太是大学教授,桃李满天下,她的学生现在大多数都功成名就,不该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表姐问他们找谁,其中一个女孩说:“这是段奶奶家吗?”
当听表姐说“是”后,孩子们欢呼雀跃,说:“终于找到了,我们就找段奶奶!”然后急不可耐地冲进屋子,边走边喊:“奶奶,我们来看您了!”
等表姐进屋一看,几个孩子抱着老太太哭作一团,老太太也哭了。看到这场面,表姐一头雾水。从他们的交谈中才明白,这五个孩子都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从小学开始,他们学校七八个读不起书的孩子,都由老太太资助,每个月老太太都雷打不动地给他们汇钱,就是她固定出去那天。如今,他们都考上了大学,一是来给恩人报喜,二是想来看看恩人,当面说一句“感谢!”
老太太喜极而泣,说:“孩子们,你们好好读大学,读硕士博士,读到哪里,奶奶供到哪里,然后学有所成,做对这个社会有价值的事。”
几个孩子使劲点着头,异口同声地说,上了大学后,他们自己勤工俭学,不用老太太再给他们学费了。以后他们挣钱了,会好好孝顺奶奶,也会帮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表姐看到这一幕,也泪湿眼眶,发自心底地敬佩这个又捡垃圾,又捡烂菜叶的老太太。她也终于明白了老太太节俭抠门的原因,她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做了有意义的事,让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有
学上,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造福于社会。这样的胸襟,格局,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听说老太太资助的学生,还不仅仅这几个,她所有的收入,包括儿子每月给她的钱,可能都资助贫困学生了。表姐终于明白,老太太看似一身铜臭,其实她内心高贵而圣洁。
一般的女人有哪些无声的炫富方式?可是一个老教育工作者,把毕生的精力和财富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生活中克勤克俭,资助苦孩子却挥金如土,她的炫富方式让人心生敬意,心悦诚服。
一个灵魂高贵的人,必然有一颗慈悲之心,见人苦如己苦,迫不及待地想帮别人脱离困境。他们早已把善待他人,当成了自己的一份责任,用自己的一生,来践行善良。所谓的高贵,并非来源于外在,
而是来源于一个人的内心。
作者简介:巴山君子兰,本名吴学专,又名吴泉池,曾用笔名:吴金洲、金洲、勿相忘。四川达州人,祖籍江苏无锡,中共党员。《史记》第一世家、吴氏始祖吴泰伯第一百世孙,孔子的老师吴季札第八十世孙,轩辕黄帝第一百一十六世孙,后稷第一百一十二世孙(百度吴泰伯的父亲周太王、古公亶父,是黄帝第十六世孙,后稷第十二世孙),达州市达川区双庙镇政府退休公务员,曾做过十余年乡村小学教师,达川区作协会员,达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达州市诗词协会会员。四川千禾利莉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多次被推荐到精华榜、人气榜、传播榜、热点榜、红榜、置顶,多次被推荐到都市头条名人榜。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一个普普通通的文学爱好者,喜欢用自己的语言讲优美的童话故事。红蚁旅游代理人。
我的人生理念:崇尚古人君子之风,遵守做人君子之道。
我的人生信条:为人重情重义,做事善始善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我的人生使命:赞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弘扬正能量。
我是一个具有极强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的人,支持祖国和平统一,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
我一生致力于坚持真理,追求公平,捍卫正义,救护弱者,嫉恶如仇, 抨击一切黑恶势力和奸佞小人。
我热爱文学,长期致力于文学创作,笔耕不辍,追求精致、完美,注重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趣味性相统一。我先后在《诗刊》、《中国诗歌网》、《青年作家网》、《中国剧本网》、《达川电视台》、《达州文艺报》、《凤凰山下论坛》、《当代巴山文学》、《阅读悦读•写乎》、《作家平台》、《作家荟》、《逐梦文苑》、《都市头条》、《华人头条》、《TW好报》、《两岸好报》、《成都市场监督网》、《消费日报》等发表大量新闻、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童话故事作品。
我原创的长篇童话故事诗《珍珠公主》,已经改写成同名电影文学剧本,内容更丰富更精彩,拟拍同名童话动漫院线电影,并改写成网络小说,再次丰富了很多内容,在多家大型网络小说平台公开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