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张建朝:一直在铁路企业教育系统工作,先后任教员、科室主任、副校长。曾有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育专刊及省内外报刊上。现不负年迈,仍笔耕不缀,刻苦于文字海洋之中,自得其乐。

我的如歌岁月
作者:张建朝|朗诵:枫韵
幼时的晨钟仍余音缭绕,晚年的暮鼓已无情敲响。回顾自己七十八年平淡无奇的人生旅途,懊恼与悔恨萦绕于心。然而,在灵光乍现之间,突然想起自己也曾有过如歌的岁月。于是,缓慢流淌的血液猛间沸腾,早已麻木的神经也瞬间兴奋……。
1970年,我有幸参加了修筑焦枝铁路的会战。当时正处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会战的场面热火朝天。12月初的某日,我感觉四肢无力浑身酸疼,工地值班医生测量体温,发烧已超39度。当即他就逼我回到水寨街住地休息,並到营部卫生所打针退烧。
我们住的地方是临近陆浑灌渠的民房。我刚到住地门口,忽听有人大喊:不好啦,谁家孩子掉到水渠里啦,快来救人呀!凄励的喊声令人头皮发麻。我当时打了个激灵,发烧引起的不适一扫而光。三步并作两步跑向渠边,看到一个女孩正在渠水中挣扎翻滾,並被水冲着顺流而下,情况十分危急。我什么也顾及不上,迅速向渠的下游奔飞,想截在孩子的前面把她打涝上岸。那时二十来岁,身手敏捷,反应灵活,迅速找了个有利地势,纵身跳入齐胸深的水中。刚好小孩已流到跟前,我一把抓住孩子的胳膊,把她的上半身拽出水面。这时孩子连冻带吓已是嘴脸青紫,我也被冰冷的河水激得腿脚抽筋浑身直打哆嗦。两人湿透的棉衣此时似有千斤之重,洪流的冲击又使我摇摇晃晃难以站立,我一手抓住小孩,一手抓住渠坡上长出的小树稳定身体,焦急的寻找着往上攀爬的位置。好在这时听到呼喊声的几个村民及时赶到,他们带来一挂木梯,这可派上了用场,大伙将木梯顺着渠坡放入水中,然后一传一递把孩子救了上去。接着又连拖带拽把我拉上渠岸。
回到住所,那孩子的父母拿来棉袄棉裤让我换上,並把我的湿衣拿去拆洗烘烤。又在房东大嫂家熬了碗姜汤给我驱寒取暖。他们不住嘴的千恩万谢,反倒让我无地自容。
也许是那碗姜汤发挥了特殊效能,我没去打针,第二天高烧退至正常。转眼到了阳历年底,有天晚上,公社干部民兵连连长突然到宿舍找我。一向不苟言笑的他竟然满脸喜气手舞足蹈,连声向我道贺。我顿感莫明其妙,等他说明情况,才知道因救那个小孩营部要给我上报请功。
可到了笫二天,他又来找我时,却是情绪沮丧、满脸无耐。並跺着脚搓着巴掌说:去球,这算去球了!我再次莫明其妙。他耐心向我解释,说由于被救那个小孩的父亲是"五类分子",所以不能给我记功。一听是这,我顿时释然,说那也没啥,我每月都被评为"五好民兵",已经数次光荣了,记功不记功从来都没想过,他悻悻而去。谁知到了这天下午,他又兴高彩烈的找我来了,拍着手说:成了,成了,″五类分子″是那孩子她爷,不是她爹。他看我反应平淡,又补充了一句:你能记功受奖,让咱全连全营也跟着长脸啊!这时我才愰然大悟:原来我偶遇的"善举",还能给营连"官兵"增光添彩。此时,面对这份荣誉,我的心态实现了从忐忑不安到心安理得的大幅度跨越!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锦上添花的三等功,竟给我带来了无尽的荣耀和无数的光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的头衔越来越高,先是嵩县民兵团;接着是洛阳军分区;再下来是洛阳地区;最后嵩县民兵团仅有一个名额的"河南省首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代表也降临到我的身上。我也平生第一次去了向往已久的洛阳和从来都不敢奢望的郑州,见到了市级省级的高级领导。尝到了做梦都梦不到的美味佳肴。焦枝铁路通车典礼,我第一次坐上火车从河南焦作一路向南到湖北枝城。在南阳体育场举行的庆功大会上,亲耳聆听了纪登奎同志宣读的代表毛主席代表党中央的慰问信和贺电。那火热的场面无法形容,口号声此起彼伏,鼓掌声振耳欲聋。要不是衣服裹着,心都要跳到胸腔外边,幸亏当时年轻,要放到现在,发生高血压脑出血都有可能。
幸运的事情还没有到此为止,铁路竣工后,我又留了下来,端上铁饭碗,成为一名大型的国企职工。如今我过着衣食无忧的退休生活,儿孙绕膝其乐融融,这应该都是那段高光时刻给我带来的鸿运!心有不甘的是,由于自己学历能力有限,当年的辉煌在后来的工作中没有得以延续,终为流落为上班族中的平庸之辈而将抱憾终生!
我难忘修建焦枝铁路时的如歌岁月,我感谢那个被我救起而不知姓名的落水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