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海南岛上寻亲记
高连春/文
真情,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明媚,照亮着人的心底每一个角落。
本月中旬我携夫人登上海南岛,短短的5天时间里走访了海南省前三甲城市(三亚、琼海、海口)。寻见了曾经在我生命长河中掀起美丽浪花的几位亲朋好友。其中的因果关系那就让我细细叙说出来,以飨读者。
我的同窗挚友
有的男人这样戏称何为真朋友的,那就是:在一起扛过枪的;在一起下过乡的;在一起同过窗的;在一起……。开篇布局时我首先讲的这位亲朋好友,他就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与我在财校一起读过书,同过窗中的挚友,我的下铺兄弟路景生。屈指一算,我与景生同窗情已有四十六个年头。曾记得那是1978年的阳春四月。也是全体中国人结束十年动乱,走向新生的起始之年。因为是那一年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那次重要的会议拨乱反正,引路导航,让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核心扭转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主线上来了。我做为恢复高考之后第一届走进学堂的学子,真真切切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
我清晰记得报到的那一天,当年我所在的工作单位——延吉县(现改称龙井市)大新水库指挥部派专车将我送至延边财贸学校的。走进校园按着校宣传栏上的图文指引,我找到了七七届二班的男生宿舍。这是由陈旧教室改建成的集体宿舍。全班23位男同学都安置在此处。正当我在上铺布置床铺之时,一位黑瘦高挑的人径直走至我的下铺。他就是开始与我休戚与共的老同学、我一生的挚友路景生。景生来自敦化市沙河沿公社的深山沟里的农家子弟。景生打小就喜爱舞文弄墨,唐诗宋词朗朗上口,拥有较扎实的文学功底。共同的兴致和喜爱让上下铺的我俩很快就结成同窗好友。财校读书期间,我与景生整天傍在一起:同去食堂一日三餐;共赴教室听讲授课;齐上街市购物游玩;前往邻近的省林建俱乐部聚看电影……短短几年的学业不仅让我拥有了至今保持亲密关系数十位老同学。那在财校那段人生经历更是让我铭记终身的呀。我是1974年高中毕业下乡的。打小就非常喜爱文学。说来也巧,我所下乡的公社当年是远近有名出新闻的地方(负责宣传的公社书记是新闻报道的好写手)。因此,我下乡不久便成为大队理论宣传员。并且能经常脱产到公社、县里接受培训学习。还曾委派到过好几处乡村参加过田间地头赛诗会呢。后来在县文化馆杨济中老师的精心指导之下,我利用工余时间将打小耳闻目睹的本县农民育种家柳昌银的事迹为故事体裁,撰写了一出拉场戏的剧本,取剧名为《红石坡》。这个剧本当年便被州文化馆的文学刊物所刊登了。不久之后,又被延边京剧团选定为小戏参演剧目。1975年底我也被借调至该剧团工作,参与剧本创作达半年多的时间,1976年4月举办的“吉林省反击右倾翻案风"专业剧团文艺调演大会期间,我还被推选加入文艺调演大会工农兵剧目评论组,在长春各处剧场两个多月里观看了全省数十个剧团文艺演出节目呢。期间,真的是经风雨见了大世面。也是这个机缘巧合的因素,当年夏天,我便被正式招工进城到大新水库建设指挥部从业工地广播站的编辑工作。期间,我将原创作拉场戏剧本改编成电影剧本。并抖胆直接寄至北京电影制片厂了。让我惊喜万分的是我上财校报到前一周里,竟然收到了当年中国电影界著名导演之一的北京电影制片厂谢铁骊鼓励我的复信呢。记得我们到财校后所开设第一个学科是珠算课程。当身旁的同学都全力以赴的“打珠算”,而我却起早贪黑修改着自己手上的“电影剧本”。一个多月时间下来之后,班级上大多数同学都突破了珠算及格线的八级标杆,有的同学竟摘取到三级甚至二级的好成绩。而我的珠算水准还停留在及格线之外。当时教授珠算的金老师将我们几个珠算没及格的同学找到教研室后并神情严肃的讲道:如果珠算成绩不达标将会影响到个人毕业证获得与否的大问题。至今我清晰的记得有一次时任校长在图书馆(那一阵子我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写作)见到我时,这位崔万山校长语重心长对我讲道:高连春同学,我听过你的班主任吴老师和图书馆几位老师说过,你整天泡在这里是一门心思的进行文学创作呢。可我们学校不是综合性大学,也没有文科专业,眼下你应当稳下心来,首先要学好本专业的商业财务呀。当你走出校园之后,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闪亮。校领导和师长们中肯的说教,我立马就被点醒了。从此之后,我放弃了文学创作的业余喜好,全力以赴用心学好余下的各科专业知识,有耕耘必有收获。由于全神贯注放在学习专业课上。余下各科我都获得了很理想的好成绩。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财校毕业后,同学们受国家分配各奔东西。路景生先是被分配至敦化市乡镇企业局。不久他又调至新组建的敦化市保险公司。温文尔雅、德才兼备、聪明伶俐、精明能干的路景生很快就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赏识。他先是被派至所辖镇分公司担任经理,后来荣升市保险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路景生又被上调至延边州保险公司副总经理,时隔不久,路景生被吉林省人民保险公司任命为白山市保险公司总经理的重要职务。
家有贤妻,是男人一生的好运和幸福;得到她的支持,是男人一生的动力;珍惜她的陪伴,是男人一生的责任。路景生之所以在事业上能有所建树,这是与他身后有一位贤良淑德的好妻子大有关联。我记得那是1983年秋高气爽的季节,也是我从政府机关选调从事新闻记者的第二年。那一回,我到吉林省敦化市参加了一个会议专访,那天正逢周日休息天,采访任务完成之后,我便来到市政府机关宿舍看望路景生。当即景生告之我:前不久经人介绍,他同市食品公司的一位姑娘谈上了恋爱。在我的强烈要求之下,我俩同骑上一辆自行车匆匆赶到了姑娘的住所。当我的目光落在这个小景生六岁的蔡姑娘身上时,我一下子就为景生选择上了如此理想的对象而暗自欣喜。当年的小蔡天生丽质、袅娜娉婷。她貌美如花,秀外慧中,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具备着大家闺秀特有的气质。事实果真如此的呀,景生与小蔡结婚不久,她便迅速成为了路家的当家人。1999年,在贤良淑德妻子的鼎力助力之下。路景生举家迁移来到了北京这座集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充满活力、机遇与挑战于一体的大都市之后。他如同蛟龙得水,虎入深山般的呀。景生首先是在京城创办具有前瞻性的保险代理公司,经过数年精心打造,景生的保险公司陆续在好几个省区建立起了分支机构。在京城兴办起保险代理公司,做起老本行的生意,这对景生来说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的呀。加上又有慧勇双全的爱妻细心经营和打理,他所创办的民营保险事业如同滚雪球般似的越做越大,越办越强盛。路景生胸怀若谷,仗义疏财。即有大企业家胆识和远见,又有平民百姓的感召力和亲和力。生意场上人称他为“路鬼子”,朋友圈里叫他“买单大哥”。不论来自何方的亲朋好友,只要有求于他,景生总会以礼相待,伸出援手有求必应。做为老同学的我体会更是颇深。2008年,我受邀来到京城从事起文化产业,当时我的家境是女儿大学留在北京工作。当教师的老伴尚没到退休年限继留在大连工作。那个时期里,我的老同学路景生太给力了。除了经常打来问候电话之外,还派人派车多次来我家送米送油送水果送温暖。那几年间,景生家里的饭我没少吃,东西也没少的拿呀。
近些年,过了花甲之年的路景生也逐渐将家族企业的重担移交给儿子打理。过上了陪同老伴、含饴弄孙,下陈蕃榻的幸福晚年生活。景生数年之前在三亚最美的凤景区海棠湾购置了三层楼的别墅洋房,曾多次向我发出来游居的友好邀请呀。本月初,在孝顺的女儿安排之下,我们老俩口到东南亚N个国家旅游观光。路景生是在朋友圈里发现我的行踪之后,他立即发出让我们俩到三亚游玩的邀请函。恭敬不如从命。我夫妻俩当即修改回程路线,从马来西亚飞至深圳后的第二天(11月12日),立马改乘飞向了三亚。傍晚时辰,当我们走出三亚凤凰机场的大厅时,景生早己在此等候着呢。当我们驱车赶到座落在美丽三亚海棠湾的景生家时,眼前的景致令我眼前一亮。哇塞!三层别墅楼亭亭玉立。庭院里的椰子树、木瓜树、菠萝树……等热带植物果实累累,三角梅、丁香等南国花卉也早己花红枝绿,生机盎然……景生将别墅楼里最豪华阔气的卧室让给我们居住。当天晚上,迎接我们的晚餐是海鲜及牛羊肉的大烧烤。庭院里海风吹爽,花香扑鼻,在偌大的遮阳伞笼罩之下,听着动听的音乐,喝起甘甜的美酒,品尝灶台熏烤的美味佳肴,那天晚上的感觉真是惬意极了……第二天,景生驾车载着我们老俩口子去海货市场购物;到大海处看海景风光;游亚特兰蒂斯海族馆、逛三亚超豪华国际免税店、去七星级酒店里观摩、到三亚特色餐厅品尝海南4大名菜一一文昌鸡、嘉积鸭、东山羊和和乐蟹。在景生三亚海棠湾别墅楼里和和美美过上了三天帝王般的幸福生活。之后,我欲意乘坐海南环岛高铁列车到居住在距一百多公里处琼海市的表姐家去探亲。景生不容分说,他是要亲自驾车送我们去呀。11月14日早上,我随景生去家附近的海鲜市场,购买了数种食材回家之后,我们齐动手包起了水饺,当吃上热乎乎的三鲜馅水饺之后,景生驾车载着我们向琼海市方向驶去。开车去的行程是一小时半。由于回程的高速路有一段路况封路正在抢修着呢,景生绕路迂回曲折行驶了四个小时,他才回至三亚的家中。
辛苦啦,我的下铺挚友好兄弟!
我的大表姐
亲情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塔,无论我航行到多远,都能照亮我回家的路,给予我无尽的温暖与指引。
我的大表姐王敬珠她长我两岁。表姐明眸皓齿,相貌眉清目秀非常的端庄。她举止优雅言谈温和。表姐的身上颇有着大家闺秀之风采。是的呀,表姐的父亲,我的舅舅高高大大,白白胖胖像尊慈眉善目的菩萨。大舅不仅貌似菩萨,他更有着一副菩萨般的好心肠。大舅当过教师、文化传播者、局长、县委办公室主任……他一生与人为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亲朋好友谁有心里话都愿意与他倾诉,大舅也特别喜欢为他人排忧解难,甘为人梯。好上加好的是大舅找的舅妈也是顶呱呱的上品女人。我的大舅妈是抗美援朝期间应征入伍,在志愿军里从业情报方面的工作。大舅妈部队转业便申请来到了大舅所在的县城,她先后在县人事部门、妇联、宣传部担任领导职务。好心肠的大舅妈被身边的人尊称为县委大院里的邓颖超。
我打小就对大舅和大舅妈充满着敬佩之心。大舅妈的娘家距我家所在的县城十几公里处的农场。那个年代里年节期间大舅举家总是回“娘家”,我家便会成为大舅家人们的“中转站”。令我永志不忘是1974年的春节之后,大舅一家四口如约而至的又一次来到我家。午饭席间大舅向我问道:春儿,你高中快毕业了吧?
我应声到:嗯哪,大舅!我今年夏天就毕业了。
大舅放下了筷子,他认真的说道:春儿,那你下乡很可能得到安图的里四区(山区)的呀,那里可都是种旱田的村屯,下乡后会天天吃玉米饼子,苞米楂子的呀。
我应答道:对,也可能是这样呀!
大舅妈接过大舅的话茬向我说道:春儿,不然让你大舅帮你转学到俺们家里吧。我们延吉县是平原地区,又是延边水稻的主产区。待你下乡插队时我和你大舅帮你挑选个水田地区农村吧。
大舅与大舅妈的这一席话,顿时让我心花怒放。
大舅一家人走后没有几天,我就接到了大舅寄来的转学证。我中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就是在大舅家度过的。我清晰的记得临上山下乡的前夕,大舅和大舅妈还专门找我谈了一次话呢。大舅说:春儿,过几天你就要下乡了,走上社会这也就标志着你己经成人了。我和你大舅妈商量好了,给你制订个约法三章:一是到农村好好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要向好的农民看齐,不要与品质低下的人混在一起。要学会吃苦,要出工出力好好锤炼自己。二是到农村去之后,不要搞恋爱,早婚早育没有益处,好男儿志在四方,待你今后有好工作,有了事业后准会找到好对象。三是到农村后不要学会抽烟,也不要学会喝酒。
大舅妈听到这时插了一句:男孩子抽烟就别学了,没有一点好处。有应酬喝点小酒也行,千万别养成了酒瘾就行。
我赶忙应声答道:大舅、大舅妈我记住了!
下乡的那一天,大舅与大舅妈还给买了一套衣裤和一条毛毯赠送给我,临行时,大舅妈还请假专程送我上了插队落户的专车……
言归正题,还是叙说我的大表姐姐吧。特殊年代造就着特殊的人材。1969年,刚刚年满15岁的表姐就被上山下乡的热潮席卷至紧靠中朝界河的图们江畔偏僻的小山村,在那里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广阔天地里炼红心。我的表姐打小不仅仅是乖乖女,她还具备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在农村插队两年之后表姐返城了。她不是招工进了厂矿企业,也不是穿上戎装走进军营。表姐凭借她具备着艺术表演天赋和字正腔圆的语音走进了县文工团。我曾跟随大舅到剧场看过两次表姐的舞台演出,她身着儿童装束,佩戴红领巾,扮演少年儿童的维妙维肖精彩演出:她穿上少数民族艳丽服饰,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的朝鲜族姑娘的扮相令人真假难辨。
我刚下乡插队不久,我的大表姐便被单位推荐,有关部门审批被录取成为吉林大学日语系大学生。当年的十一国庆节期间,我回城到大舅家送行表姐。记得住那年的10月4日,也就是表姐乘当天晚上列车欲去长春入学报到的那一天。
一大早上,我从龙井大舅家乘车回到安图家里向父母和家人报了喜讯。当天我妈特意炒了花生和瓜籽,还购买了水果。按照我与表姐约定好的时间地点,我与母亲还有刚入家门不久的大嫂,我们仨人带着礼物赶到站台,当图们至长春的绿皮火车途经安图站台时,大表姐从车里走出,在站台同我母亲与大嫂握手拥抱。当列车拉起汽笛后表姐走进车内后,她还朝向我们深深鞠躬致敬呢。
母女两代人的手能够紧握在一起,传递的就是无尽的关爱与温暖。上世纪七十年代,最好的交流和沟通媒介就是书信。我的大表姐深谙这一点。隔三差五她总会寄信来家的。每当表姐书信寄回家中时,家里人都将此事做为重要的文件传递阅读。大舅曾引以为傲拿起过书信向表妹和我展示并告诫过我俩:连春、敬云,你俩得好好学习你大姐的一手好字呀。字迹是每个人的颜面,一定下功夫写好你俩人都不太规范的字迹呀。是的,我大表姐写出的字体清新飘逸、娟秀端正。看上去就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呀。表姐读大学期间寄来的家书有百八十封之多,舅舅用一个大大的布包珍藏着。近水楼台先得月。那个年间我在舅舅、舅妈身边工作,表姐所撰写的家书我基本上都阅读过了,从中受益匪浅。
表姐所攻读的是吉林大学日语专业,她是班上十几位同学当中年龄最小的。应当说也是班级里学习最自觉和最刻苦的呀。毕业时,班上的同学分配至祖国的四面八方。表姐以扎实的学习成绩、优秀的人格魅力而选留在吉林大学日语专业任教师。大学任教期间她还多次去日本留学深造、研学;表姐还曾被国家指派到中国外交部驻日本长琦领事馆工作了数年。
花香蝶自来。我的表姐端庄娟秀、文雅随和;还有着大学讲师的金招牌。自然而然就被身边人所仰慕和敬重。浏览表姐的多封家书后便得知当年追求她的棒小伙不在少数,其中不乏有达官显贵之家的子弟。还得钦佩表姐挑选男友的独到眼力。我表姐选择的夫君当年还是吉林大学的在校学生呢。他长表姐一岁,父亲是吉林大学赫赫有名的老教授。母亲是长春重点高中的讲师。妥妥的书香子弟。我还清楚记得当年表姐未婚夫第一次进家门的那一回的事儿,当年是我陪同俺的于哥(姐夫的前称)去到吉林省著名的旅游圣地长白山游玩的呢。表姐成家立业之际正是我在攻读北京广播学院(现称中国传媒大学)本科函授生期间,由于吉林省函授站设在长春。我每年去要多次到长春学习和应考。那一阵子去表姐家的次数非常的频繁。记得有一次表姐还领我到婆家聚早餐了呢,使我有幸见到她的高级知识分子公婆当年的英姿风采。
婚后不久的表姐生育了活泼好看的女儿,乳名叫卡西。每年的寒暑假期,表姐都会带着小卡西回到娘家。小卡西自然而然就成为我们娘家人的小宝贝呀。工作空闲里我也总会往大舅家里跑,看望敬重大表姐和可爱的小卡西。小卡西在家人爱的沐浴之下茁壮成长起来。当她小学毕业之后,便跟随叔婶去了万里之遥的澳大利亚留学了。家里有个留学生,对于工薪阶层的家庭那是极大的经济负担。在那个阶段里,贤淑能干的表姐便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期间里四处讲学挣钱。妻唱夫随了。我的表姐夫也全力以赴车接车送爱妻出入市内各处的讲课之地方。他还负责买米买菜,做起了一日三餐。确保夫人精力充沛的讲学挣外快多赚钱。供养家里留学生在境外的高消费呀。在父母及家人的呵护和滋养下。小卡西在澳州茁壮成长起来。大学毕业之后,她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和可观的工薪收入。最令家人可喜可贺的是在澳州找到了如意郎君。2006年在婆家天津举办婚礼时,我专程赶至最著名的天津利顺德大酒店(当年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相识之处)参加了卡西与夫君隆重的婚礼。2014年的夏天,我的爱女思诗结婚之际,我的大表姐夫赶来时他还带来远在澳洲表姐的祝福和她送给我一件品质非常好澳洲产的羊毛衫呢。
提起幸福的往事我就有些收不住笔了……此次海南之行我与爱妻最想看到是居住在琼海的表姐与表姐夫呀。本月14日上午9点多钟,我的老同学路景生亲自驾车送我们去向琼海。一路上我们仨人说说笑笑的,按照表姐夫发的定位一个多小时我们就驱车赶到了琼海。在小区大门口处见到了等待已久的表姐和表姐夫。大姐拉起我俩的手,亲切道出:小春、淑茹,辛苦你俩还专程来看望我和你姐夫来了。大姐的这一席话感动得我的眼泪都快滴出来了。我都是过了花甲之人了,还有人能喊出我的乳名来……
表姐和表姐夫居住的这个住区挺大的,一区与二区总户数超过了两千户。这个规划得很好的居民区座落在琼海近郊。环境雅静布局合理。表姐的这套住宅已购置八个年头了。每年秋尾之际,表姐与表姐夫便像候鸟般的来到这里。五一节之后再返回长春,前几年都是表姐夫开车前行海南岛的。近两年沿途风景都被看腻了,图希省力就来回快递起了轿车。在表姐家聚午餐时我打听起外甥女卡西的近况。表姐自豪的说道:去年女儿带着外孙女,还有远在延边她小姨也都赶来三亚看望了我们。如今在澳洲的女婿工作挺能干,他所从业的事业发展得也是顺风顺水的。卡西此行,她还留给了我们五万元钱呢。
由于与居住在海口的朋友有约在先。当天还得赶至那里后欢聚一堂呢。于是,表姐夫开车,表姐作陪将我们夫妻俩送至二十余公里处的环岛高铁琼海站口。我俩下车站立在马路旁向轿车里面的亲人挥手致意。
祝福表姐与表姐夫这对厮守大半辈子的亲人安康吉祥,白头偕老!
我的老社长
事业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点,是人生奋斗的追求和目标。回溯逝去的岁月,不由会让人感慨万千。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是1986年的夏天,我在长春的北京广播学院函授站学习。空闲时间我应邀到好友一一吉林日报社驻延边记者站宋站长家去欢聚时,他讲起他的一位当领导的老友正在为北京的《中外产品报》在长春创建东北分社呢,如果我有意入列的话他可以从中搭桥引路。正是这样的机缘巧合我才调转至《中外产品报》东北分社任职。从此,便跟随着王才社长干起了一番“大事业”。王才社长是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大学毕业便分配至省政府,先是为常委副省长当专职秘书,又荣升吉林省建材局副局长。后期调至《中外产品报》东北分社担任社长。王才社长风度翩翩,才华横溢,有胆有识有雄心壮志。他担任东北分社社长之后开拓进取,勇于革新。给我们东北分社迅速打开了崭新的局面。
《中外产品报》当初是由国务院外国专家局所属部门主办的产业报刊。话当年,本报主办单位是中国对外交流重要渠道和窗口,我们大东北又是中国林业主战场。县团级以上的林业局星罗棋布,我所在的延边州就有九家县团级林业局。王才社长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掌控了分社经营方位。他在总社领导的支持下,成功的举办了两届“中国林业企业家赴日本森林机械参访团”。当年由于新婚不久,我的孩子幼小,家就没有迁移至省城。王才社长委任我为东北分社延边记者站站长,他还亲临延吉助力协调我与当地相关部门的属地驻在关系。那个年代能出国考察和出国访问提供给企业家的机会寥寥可数。我充分利用在延边当新闻记者多年的优势和便利条件,积极组织延边林业企业家组团去日本考察访问。当年,这个项目我开展的还算得心应手。延边地区某个林业局办主任,为了能顺利让他的局领导入选赴日参访团,这位局办公室主任多次来延吉找我约谈,甚至还拉来一立方的红松板材送给我呢。人努力,天帮忙。两次的“中国企业家赴日本森林机械参访团”,由我牵线搭桥联系的共计五家林业局的领导成功赴日参访。这也是我来到《中外产品报》东北分社之后小试牛刀,初战告捷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中央针对海南岛四面环海,海域面积多达二百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海域面积的一倍还多。物产独特且又丰富的特殊地理环境,正式行文提出开发海南岛的宏伟蓝图。并且组建起海南省筹备委员会。当时在王才社长精心策划和统领之下,《中外产品报》东北分社决定在海口市举办开发海南,建设海南“南北企业家恳谈会”。当初拟订的方案是由我们东北分社承办,欲邀请到百位北方企业家参会。主要是以长江以北地域的企业家参会。南方企业家由海南省筹委会出面邀约参会,主要是以广东企业家为主。当年我们东北分社三十多号人员都动员深入到北方各省区去征集企业家们到海南参会。由于奖励机制合理有效,极大调动了分社全员的积极性,短短一个月时间里,第一批赴海南的百位北方企业家全部征集到位。那一次,我个人征集了7位赴海南的北方企业家。也许是我成绩斐然的因素。社领导决定让我参加首届海口南北企业家恳谈会的筹办工作。我现在还清楚记得住那是1987年大年初八,我身裹着军大衣从延吉乘火车到省城之后,在《长春日报》社印刷厂负责监制四十个版面的企业及企业广告会刊的印务工作。王才社长热情向我说道:正月十五之前都是年,你离家在外过年一定非常的寂寞呀。于是,他就将我领至他家里居住了三天。由于海南岛举办的恳谈会是正月十八正式开幕,时间紧任务重。正月十二,我们乘火车赴北京总社。上车之前我将军大衣留存至送行的轿车上。在北京总社又进行几天紧锣密鼓的会议物资的筹备工作,正月十六那一天,我们一行八人乘坐上当时中国民航仅有两架客容近三百座位波音超豪华客机飞赴海口。临行前,我将随身穿的小棉袄存放在北京,内身只穿着毛衣和绒裤。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乘坐飞机。坐在机舱位后东瞧瞧西望望,一切都感到新鲜和好奇。当客机飞至海南岛上空时,飞机传来奶声奶气的播音女声:各位乘客大家下午好。我们的飞机已飞至美丽的南海上空,现在海南岛地面温度是摄氏32度……听罢机上广播之后,我赶忙脱去毛衣和绒裤。换上了随身携带的短裤和半衫。当我们走出机舱之后,看到前来接机当地的女士都是打着洋伞来的呀。我自大年初八身披军大衣从延吉出发,到正月十二身上裹着棉袄从长春登上火车,至正月十六内穿着毛衣绒裤在北京登机,从海口机场出舱时身着的是短裤半衫。在这短短的八天里,我身上的着装已经是冬秋春夏了。
我们策划和实施的在海口举办的南北企业家恳谈会办得非常的成功。当年有许多北方企业家欲想深入了解海南,以待捷足先登。也有的企业家是想在海口会议上寻找到合作伙伴、合作项目和产供销之路。第一届企业家到会人数超过了一百余人。间隔半年之后,我们分社在海口又成功的举办了第二届南北企业家恳谈会。当年海南岛上只有一个大英山机场。这座老机场位于今天的海口市美兰区蓝天路旁。1999年已被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取而代之。上世纪八十年代,海口市常驻人口仅有20余万人。整个海南岛工业主要是橡胶、农副产品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全岛电力严重不足。大型一点的商场、宾馆、餐饮企业都备有柴油机发电设备。当年会议结束之后,我们雇用了三辆大巴客车陪同与会企业家环岛旅行。当年的三亚小得太可怜了,仅有一个就是我们所下榻的宾馆算得上是三星级。我还清晰的记得当天晚餐后刚回至房间,宾馆所有的光亮一下子全部熄灭了。当我们走出房间来到楼下,只见楼外有两个男服务员正在摆弄着柴油发电机呢。
王才社长光明磊落,人品极为高尚。他工作上丁是丁卯是卯。办事认真一丝不苟。对我真可谓是情深义重的呀。当年评定中级技术职称时,全分社30余员工第一批次只有5个名额。王才社长秉公办事,给了我这个日常不总在他眼皮底下工作刚刚31岁的年青人的极佳机遇,让我顺利荣获到新闻界的中级技术职称。令我非常之感动。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我们《中外产品报》东北分社在英明掌舵人王才社长的统领下,热火朝天展开着为企业铺路搭桥,为单位及个人创收的多种经营项目时,北京总部出事了,而且是震惊国内外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事件本末原委是这样的:当年由《中外产品报》主管部门主办、本报承办的“中国企业家赴美国考察团”一行数十人是1989年5月未启程赴美的。两周结束之后,在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回程机舱发现访美考察团人员少了两人。这两个人分别是此次赴美考察代表团团长潘增寿(本报总社社长);另一人则是随团翻译(本报青年女记者)。后来得知了事件原委:潘增寿原是中国某国际贸易公司驻美商务代表,在美国任职多年。那位随团出访本报女记者是潘的情妇。再加上潘增寿任职的赴美考察团出国期间,正赶上国内“六四天安门反革命事件”发生之际。潘增寿携情人便选择了叛逃滞留在了美国。这个混蛋透项的潘增寿携情人叛逃,滞留在美国过起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所谓自由生活。可这个事件发生却将我们害苦了。事隔不久,国家新闻出版署出台了处罚文件:①参与“六四天安门反革命事件”的上海经济导报撤刊; ②“六四天安门反革命事件”发生期间叛逃滞留美国的《中外产品报》社长潘增寿被开除公职和党藉;《中外产品报》停刊整顿。停刊整顿后来其结果是:《中外产品报》周三报(每周出刊三次)改为周一报(每周出刊一次);《中外产品报》社除北京编辑部保留之外。国内的上海分社、广东分社、西安分社、东北分社等境内派生机构全部取缔。当年真是树倒猢狲散。各奔东西自觅前程了呀。记得当年我的北京一位老领导朋友,引荐我到北京大兴广播电台工作。当年八月我带着夫人去那里探视之时正值大兴刚从县划为区,此地是北京西瓜的主产区,三伏天酷暑难耐,大兴满城弥漫着大粪味道。我爱人当场就向接收单位表态拒来的意思了。那次途经长春时我面见王才社长讲了此种情况。他安慰我说道:连春,如果寻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去处,那你就耐性等待着吧,我计划去海南工作了。我去海南工作后,如果你还愿意举家迁移海南的话,我会全力以赴助力成全你的。这真是对我体贴入微的好社长呀 !后来我经好友介绍和推荐,举家迁移至大连。从此,我生命之路又在三面环海的大连扬帆起航了。
友谊如同品质醇正的美酒,留住着岁月的芳香。近年来,我曾几次到过海南都没有打听到王才老社长的踪迹。前年机缘巧合的机会,我从当年《中外产品报》东北分社的同事周广仁那里得到了王才老社长的联系电话。终于找到了王才老社长。11月14日下午,在琼海登上环岛高铁之后,我给老社长发去了微信告示。很快,王才老社长就打来回应电话,并将他家的位置通过微信发给我了。到了海口之后,我们夫妻俩先去预定的酒店办理入住手续,放下了行囊。之后,我俩乘坐滴滴车来到老社长住处附近的超市,购置了一些见面礼物之后便匆匆按手机导航朝老社长家方向走的途中,我才有机会看了一下手机,老社长发微信和打电话己不下七~八个了。我们便赶快朝约会的地点跑去。相距几十米远之处,我就一眼看到站在路边的老社长,他高高的个子,脸宠一直朝对着我们走去的方向瞭望。当我跑至他跟前,我紧紧的握住他双手呼道:老社长,您好 !他抚摸着我的脸庞亲切的应声道:是高连春!我不是再做梦吧……
跟随着老社长我们夫妻俩来到了他的家里。这是一套四室两厅的大宅子。听到动静之后,王社长的老伴从内屋走出来,因为我曾在长春老社长家里居住过好几次,她很快就认出我了。非常客气的为我们沏茶倒水,问寒问暖。在与这对老夫妻攀淡中得知:王才社长是在海南省建设厅领导层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伴也是在海南建筑设计院副院长的岗位退下来。刚退休那段时间里,他家里雇保姆伺候着一日三餐和照料生活琐事。老俩口子年过八旬之后,子女们不放心了,身边海口居住的大女儿一家仨口就搬回这里来,主动承担起照料二老的责任和义务。
久别重逢,格外亲热。在老社长家里唠着唠着就黑天了。大女儿打来了电话,说已在家跟前处的京豪大饭店订好包间。我们跟随着这对老夫妻很快就来到了位置于他家附近豪华的大饭店。在此地早己等待着的老社长大女、大女婿将我们领至大包间里。在摆放一桌子美味佳肴和醇香美酒的周围我们夫妻俩与老社长家人们边喝边吃边聊天,谈笑风生。临近深夜,饭店打烊收滩时间到了,服务员走进催收餐款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告别老社长,告别了热情好客的这一大家子人。
人世间岁月不老,真情永存。愿我海南岛之行所追循到的友谊,像那长青的松柏,无论春夏秋冬,都保持着那份深厚的情谊,地久天长,直到永远 !
文/高连春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高连春,资深新闻记者(退休),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代作家》杂志社副主编,《鑫海文学》杂志社顾问,文学经历:从业记者生涯几十年,撰写和创作数千篇新闻、文学作品总计三百余万文字。出版并发行《镌刻在心上的往事》、《笔走天涯》两部散文集及一部长篇小说《绽放的金达莱》图书。并且已经将长篇小说改编36集(20余万文字)电视连续剧本《绽放的金达莱》。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