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白菜
李桂林
“‘雪’后白菜”,你问我咋就起了个稀奇古怪的名字?!别说,这名字起的不说恰如其分也属应验时节。
“小雪”后的第二天也就是昨天早上,邻居大哥让我跟他一块去50里外的地里拉白菜。问起缘由,原来是他依然生活在农村的三胞妹种的白菜由于价格低的实在是不忍想象,而宁愿弃之地里也不愿收获了!

是啊,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最近菜市场的菜价一直处于正常价格水平以下,尤其是像白菜这样的低端蔬菜,价格更是低的离谱。但凡多多少少了解点农村知识和生活的人们,就应该知道 ,现在农民兄弟种蔬菜,就是为了在现有的土地上多换取点价值,殊不知今年的白菜价格是真的成了“白菜价”,地头卖价一斤不足人民币两毛还无人问津,农民兄弟算下来除去收割的人工费用卖掉,还不如让它烂在地里合算,所以除了留点自己吃的,其余的干脆让它烂在地里!
今年春上旱,是少有的旱。那是因为去年整个年份就雨水少,地下水源得不到有效补充,所以等到今年春上的旱,就是旱情叠加的具体表现。
好在入夏后老天爷恩赐了点雨水,农民兄弟才把寄希望于多点收入的白菜种子种下地里。“头伏萝卜二伏菜……”这农耕文明的谚语,诉说着千百年来不朽的生生不息。
夏、秋,到也算风调雨顺,依靠老天爷吃饭的人们数着、盼着这种到地里的希望会有个好的收成,可惜了的是“小雪”前后的白菜虽然长势良好、卖相不错,但是无情的价格,顿时让农民兄弟像霜打了白菜的叶子一样,焉了!那是因为价格低的吓人,别说劳动成本,就连种子、化肥的成本也收不回来,于是他们宁愿让白菜烂在地里也不愿再投入人工收获了。不怪农民兄弟残酷,残酷的是现实!
马克思的《资本论》,我学的不好。但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大意)”,对此,我还算多多少少能了解点。白菜作为一种商品,假如白菜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足以体现劳动价值,那是不是挑战了马克思的学说?!
这里我不敢妄评!
再啰嗦几句,“‘雪”后白菜,白菜好吃。就是说我们这个地域,白菜得等到“小雪”以后才好吃,这是当年下乡插队那会我们的小队长给我上的课,记得他说:白菜得等霜打了,就是“小雪”以后的白菜才好吃。至于什么道理,实话实说我到现在也没有弄明白,但这却是我下乡插队受到的“再教育”的其中一课。我虽然弄不明白,但是我懂得一定有它其中的道理。受益匪浅。
“雪”后白菜,白菜好吃。顺便提醒一下各位,你如果对白菜还不讨厌的话,可以尽量多吃点白菜,一是白菜是冬季必备且对人体有益的蔬菜之一,更重要的是慰籍一下我们的农民兄弟半年的辛苦,擦一下他们头上的汗水……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