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叶嘉莹先生
作者/梁言
人生漫漫欲何求,
咏宋吟唐度百秋。
风雅年华萤火尽,
只为国粹韵长流。
2024.11.25
陇原初冬(平韵)
作者/梁言
拨云杏日照东窗,
透隙穿帘斜影长。
风煦不摧黄叶落,
霜轻未打绿英伤。
少寒秋菊仍骚韵,
无雪梅花亦炫煌。
鸿雁如知孟冬暖,
何翔老翅赴衡湘。
2024.11.22
这两首诗分别是作者梁言对叶嘉莹先生的悼念以及对陇原初冬景色的描绘。
### 悼叶嘉莹先生
**人生漫漫欲何求,
咏宋吟唐度百秋。
风雅年华萤火尽,
只为国粹韵长流。**
这首诗表达了对叶嘉莹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对其学术成就的高度评价。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她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研究与传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人生漫漫欲何求”,道出了人生的追求与价值所在;“咏宋吟唐度百秋”,则体现了她一生与古典文学相伴的岁月;“风雅年华萤火尽”,以“萤火尽”形容生命的消逝,表达了一种哀伤之情;“只为国粹韵长流”,则是对叶嘉莹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精神的高度概括。
### 陇原初冬(平韵)
**拨云杏日照东窗,
透隙穿帘斜影长。
风煦不摧黄叶落,
霜轻未打绿英伤。
少寒秋菊仍骚韵,
无雪梅花亦炫煌。
鸿雁如知孟冬暖,
何翔老翅赴衡湘。**
这首诗通过对初冬时节陇原(即甘肃一带)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拨云杏日照东窗”描述了早晨阳光透过云层照进房间的情景,给人以明亮温暖的感觉;“透隙穿帘斜影长”则进一步以光影的变化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风煦不摧黄叶落,霜轻未打绿英伤”两句,通过描述温和的风没有吹落黄叶,轻微的霜也没有伤害到绿色植物,表现了初冬的温和气候。“少寒秋菊仍骚韵,无雪梅花亦炫煌”用秋菊和梅花的形象,赞美了这些植物在冬季依然展现出的生命力和美丽。“鸿雁如知孟冬暖,何翔老翅赴衡湘”最后以鸿雁南飞的场景收尾,既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写,也寓含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两首诗都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