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
构建苗乡狮醒龙腾奇观
打造城步旅游金字名片
·
王安伯 萧宇亮 肖敦旺
·
前 言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处于莽莽大山之间,可以说是"万山之城",这里山青水秀,旅游资源丰富。有大南山草原、十万古田、十里平坦、长安营十里长寨、长安营古宝庆二府、白云湖、白云洞、铺头古民居、南湖公园、两江峡谷等无数景点,景物精彩纷呈,各有千秋。在县委县政府旅游兴县战略引领下,经过历年的规划建设布局,近些年,又在"中国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创建举措的加持下,城步的景点群落已初具一定规模的接待能力。但由于景点比较分散,景点之间距离较远,各景点没有形成相得益彰的有机组合,对外很难达到吸引更多游客的效果。就儒林镇沿河风光带来说,南湖公园的成功打造,赢得了许多来客的赞许,但由于狮子山附近的夹沙洲一带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使南门河沿岸上下观瞻效果反差巨大,沿河风光带尚缺乏协调性和完整性。如何充分发挥历年来旅游投入的价值,真正达到旅游兴县、旅游强县的目的,真正达到以旅游振兴县域的目的,这是全县有识之士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能结合现有的旅游景观,再加以补充完善,打造城步旅游气质,形成城步旅游名片,让游客能更明确地知道到城步能看什么,能玩什么。在此概念的引领下,全面振兴县域旅游,从而带动县域各行各业的振兴。
·

·
一、从一首古诗想到的"狮醒龙腾"奇观
水车
江边终日水车鸣,我自平生爱此声。
风月一时都属客,杖黎聊复寄诗情。
这首诗的大意是:漫步在雄溪水畔,听到水车吱呀不停的声音,这是我向来喜欢的声音,让避难而来到小镇的我感到心身宁静,在这个时候,我无意去欣赏周围那么多美好的景色,沉醉在这水车的吱呀声中,忍不住拄着拐杖再一次踱步江边,只为了再看看水车,再听听车水声。
此诗系宋代政治家、著名诗人陈与义所写。陈与义(1090-1138)是洛阳人,宋微宗政和三年(1113)进士,历任北宋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南宋高宗时任参知政事。北宋亡时,诗人曾寓居武冈避难,游历城步。这首诗正是漫步在儒林镇狮子山到白蓼洲的江边时所写。那时候,狮子山以上到龙塘庵一带的巫水河边,是此起彼伏的水车群,用以浇灌岸边的数百亩沙田。诗人漫步在这里,被远离中原征战杀伐的一方世外桃源所吸引,在宁静的田园间,看着那无拘无束转动的水车,听听节奏舒缓的车水声,找到了心灵的归依,暂时忘却了国破家亡的心中块垒。诗人心中更深一层的思想是,要是世上没有让人民流离失所的战事,让百姓都能像城步的人民一样,能安然于男耕女织,保持自古以来的耕读生活,那该多好啊!
悠悠的车水声,可以让怀抱失国之恨的古代士子找到心灵的慰籍,那么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水车群的再现,是不是可以让现代社会中经年奔波忙碌,承受着学业、事业、家庭、感情等各种压力的游客能找到偶尔的轻松感?显然,答案是可以成立的。水车群景观复原后,如果我们再鸟瞰一下全景,狮子山与长龙般水车群的组合,不正好构成象征中华民族兴盛的"狮醒龙腾"吉祥图腾吗?特别设计的水车群布局,前面是一架有如龙头的巨型水车,后面的十余架水车与之相适配的高低起伏,形成动感的龙形。这一景观的横空出世,必定成为世界独有的惊世奇观,吸引世人的目光。说不定还可以申请吉尼斯记录。
二、城步苗乡的龙狮文化
城步历来有舞龙灯耍狮子贺新春的习惯。虽然这一习俗中断了一些时间,但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七八十年代又盛极一时,各村寨大都过年耍龙灯,每年正月十五的县城儒林镇会灯是城步人民的盛大节日,龙灯狮子目不暇接。各村子的龙灯各有特色,尤以丹口下团、长安营牛石的吊龙,以高举高吊、盘旋灵动而蔚为壮观,从而催生了以丹口镇下团村为代表的城步吊龙成功申报国家非遗项目,成为城步龙灯舞的金字招牌。白蓼洲、冷水坪的舞狮曾经是城步舞狮的翅楚,白蓼洲村曾经叫狮乐村,冷水坪村至今都保留着一个实木刻成的千年狮子头。这些在老一辈人中曾津津乐道,是两地舞狮曾长期盛行的佐证。打造龙狮共舞的“狮醒龙腾”景观是和城步民俗无缝对接的,也是相当接地气的项目。
·

(城步丹口吊龙)
·
三、苗族与水车与龙
苗族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苗”这个字的构成反映了苗族种植水稻的习惯,即“田”字上边是一个“草”字头,意味着田地里种的是稻谷。苗族最早的水稻种植行为可以追溯到大约九千年到一万年前。那时,苗族的祖先主要居住在中国长江和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江浙地区。考古学家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一个距今约7000多年前的文化遗址,该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稻谷颗粒和相关遗迹,如木质的干栏式建筑这一典型的苗族特征。这些证据支持了苗族是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的说法。
种水稻,首先要解决的是水利。开沟建渠不但工程繁巨,而且有时还得经过别人的山田,易引发纠纷。而用水车灌田,可以很快地将田边低位的溪水、河水提升到高于田亩的位置,再用短短的水沟引水到田里,在古代是高效快捷的方式,利用水的自然冲力,带动几十只机械手提水灌溉。
水车,在东汉末年开始出现在中国南方,是南方农耕的典型灌溉器具。据相关资料记载,明嘉靖年间,兰州段家滩人段续在南方为官,对湖广地区汲水的筒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意将其引入家乡造福一方。晚年回故里后,段续潜心仿造,经过大量试验,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获得成功,水车才被引入黄河流域,并逐步形成壮观的水车群。水车,又称龙骨水车,水车的外缘构造能让人联想到一节节的龙脊骨,水车的不停转动,又让人们联想到了龙的行云流水动态,因此,以水车群转动的形态来象征一条巨龙是很合理的。
四、苗族与白蓼洲水车群
据相关资料考证,很早以前,苗族先民开发了白蓼洲一带的水田。这从银龙先生收集整理的苗款古歌中可以找到线索。《苗款》第94页古歌中有"杨蓝银李张,吴曾龙张杨。安名叫做十所苗,开立白蓼洲,开立大竹坪……"的记载。第66页有"开出大竹坪、竹丝洞婆阳河大地,开出三万七千亩……三千三百亩沉江渡,渡船,补河孝神,三千三百亩守佛白蓼洲……"从苗款古歌记事说明,一是苗族祖先开垦了包括白蓼洲在内的儒林镇周边广大的田地。二是白蓼洲曾有苗族祭祀的庙宇(应是飞山庙),有三千多亩稻田的产出是用来从事祭祀的。
在河边的田里种水稻,最快捷有效的灌溉方式即是架水车。因沿岸有大量水田,那么可以想见,在很早以前,白蓼洲河段必定有一组规模不小的水车群组。
白蓼洲曾经流传的古代歌谣,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巫水边的古代水车群:
【一】
吱呀呀,水转车。多结几线谷子,满崽好成家。
吱呀呀,水转车。多卖几蔸白菜,满女好戴花。(编者注:线,方言,即“穗”。满崽满女,方言,年龄最小的儿子、女儿。)
【二】
石马施肥早,水车转不休。
富了竹丝洞,肥了白蓼洲。
·

·
五、依托现有景观,补充水车群,因地制宜打造巨型“狮醒龙腾”世界奇观
以狮子山景观为依托,在白蓼洲电站的人工尾水河道上打造一组大型水车群,领头的一架巨大的水车正对狮子山,后面的水车高低错落,犹如一条巨龙。狮子山与水车群构成一幅大型“狮醒龙腾”美丽图画,这既可以作为县域腾飞的象征,同时也可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吉祥图腾,让苗乡的发展与中国梦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一构建利用了天然的狮子山和既有的人工河道,以最低成本创造不同凡响的景观,会产生让人震撼的观赏效果。
一个事业的诞生,往往起缘于瞬间的思想。为保护知识产权资源和品牌资源,防止“英雄所见略同”之类的现象发生,湖南白云湖生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狮醒龙腾”教育娱乐等三大类商标。
六、打造好“狮醒龙腾”特色节目
在夹沙洲(狮子山对面)建设山歌广场,在广场后部中间位置设立城步歌神杨多爱的雕像,歌台两侧配套风雨亭,供人们休息对歌用。每周一到周四,山歌广场向远近的山歌手开放,形成一道山歌汇集的长久风景。
以国家级非遗吊龙结合白蓼洲的舞狮表演,打造一台“狮醒龙腾”大型节目,定期在每周五晚上演出,以吸引游客。这台节目既传承和推广了苗乡文化,又演绎了“狮醒龙腾”的壮观场面。
以城步苗家历史为线索,穿插“庆鼓堂”、“油茶舞”、“采茶舞”、“茶山对歌”等节目,打造成一台“印象苗家”大型情景剧,宣传演绎城步历史人文。节目定期在每周六晚上演出。
在声、光、影等技术手段的配合下,两台节目的定期演出,会吸引游客入驻城步。游客的到来必然会带动周边景点人气,带动住宿、餐饮业,带动县域茶业、奶业等各类产业的兴旺。
七、以"狮醒龙腾"奇观为依托,配套建设一些苗家的农耕文化景观,打造"苗家印象"观光园
夹沙州一带即将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白蓼州瓮口一带的河堤即将进行修复整治。如果结合此项工程在夹沙洲河岸边配套建设一些仿古水磨房、油榨房、苗绣作坊、油纸伞作坊、水碓坊等明清建筑,再建设一个再现放排场景的码头。在夹沙洲游步道边建设一个诗词文化长廊,用文化石镌刻古今诗人描写城步风情的诗、词、联、曲、赋作品。以上配套设施与"狮醒龙腾"景观、节目相配合,必将使夹沙洲以及巫水河岸成为一个靓丽的风光带,以最少的投入构造出城步苗乡的"清明上河园"。
八、营运模式初探
①以夹沙洲周边的河道为自然阻隔,再适当补充一道围墙,就可构成一个独立的"狮醒龙腾"景观园,游客凭票入园。
②整合"狮醒龙腾"园区一台节目、白云湖、白云洞、奇山寨、玉女溪、桃林苗寨等景点为旅游组合,整体对外宣传,推出"印象苗乡"周末旅游套票。游客在等待晚上的"狮醒龙腾"、“印象苗家”节目时,白天引流到周边景点,也必定在城步住宿和消费。
③组建或引进公司对景点事务进行公司化管理,让专业的公司来做专门的事。由公司统一对外宣传,并对接与长沙、桂林、邵阳等地的旅游公司,将"印象苗家"纳入旅游公司的线路。
九、效益初步分析
①园区的成功运营可直接产生税收。
②可带动增加周边景点的人流量。
③游客的增加可带动县域住宿、餐饮、农产品等各方面的消费。
④可以带动有舞龙、舞狮村子的群众就业,可以带动一批山歌爱好者就业,园区管理、维护、群众演员都可带动就业。
⑤游客的增加可带动县域奶业、茶业等产品的销售,并通过口口相传,逐步扩大本地品牌的影响力。
·

(狮子山下巫水流,苗乡诗史任吟哦)
·
结 语
在国家提倡过紧日子的今天,如何以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好的旅游打造效果,是摆在我们城步人面前的一个大课题。依托狮子山、白蓼洲电站尾水河道打造“狮醒龙腾”惊世奇观,既能节省了大量的投入,又可打造城步旅游的闪亮名片,带动县域旅游的真正振兴,无疑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壮举。同时,打造好特色节目来演绎"狮醒龙腾",配套一些地域风情景观来注解苗乡农耕文化。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苗乡旅游定能让人耳目一新,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一个地方旅游的兴盛,既要依托地域的山水人文资源,又要辅之以敢为人先、突破常规的构想。在此基础上坚持不懈,在实践中前行,在实践中完善,必能成就一番造福一方的大事业。(2024.11.21)
·
总策划:杨支府、袁邦华、肖敦旺
作 者:王安伯、肖宇亮、肖敦旺
·
【作者简介】萧宇亮(楚地山风),湘人,曾学于理工,谋生于通信业。喜安静读书思考,思绪游走在现实与远方之间,以诗酒为乐。有诗、词、赋刊发于多家国家级、省级刊物。
·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作品】
点击链接萧宇亮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点击此处-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湖南邵阳电视台推介《先河》(视频)”-点击此处-点击此处
·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