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记
(6881——6900)
张 鹏

6881.上午与学友G兄聊天,他提到了一个概念叫“挫败累积”,他说,人其实经不起这种不断的反复的受挫折,投稿一次次不中,申请课题一次次申请不成功,寻找发财挣钱的机会一次次寻找不到,求爱一次次被驳回,最终人会自我放弃这种寻找、尝试和努力。这种反复的挫折累积,会大大伤害一个人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最终让人安于现状,自囚自颓。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大成就的时候,必须寻找小成就,争取以小成就累积成大成就,如果每一天都在反复的挫败当中生活,这样灰暗的日子最终会消磨掉一个人的意志,斗志,最终彻底陷入屈身辱志的深渊。
6882.虚情假意可以装,大气磅礴却无法伪装。如果一个人的言行显得很大气,也基本上就是真大气了。事实上,小家子气,才是最难掩饰的。
6883.G兄劝我,不是所有的美德、善行、才情、义举都能被量化考核,不能量化考核的部分,一丝一毫也浪费不了,都会转化成天赐后福。千万别仅仅盯着能被量化的部分目不转睛,积德,行善,修为,等待。
6884.蚊子骚扰叮咬我一整夜,屡寻不获。黎明,本已起床,将其淡忘。穿袜时,它又出现,暴怒,双手夹击,血溅掌心,彻底清算,大快。
6885.F学友在H省某地级市二本院校教务处工作,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是进行教学督导,他发现在巡查学生课堂的时候,尤其是大四毕业生的课堂,上课的人虽济济一堂,听讲者却寥寥无几,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已经几乎完全背离,老师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地讲,表情非常无奈,因为几乎没有人听;学生在下边儿低着头,要么看手提电脑上的考研、考公务员、考教师编制的复习资料,要么在看纸质的模拟试题,总之几乎无人听课。我相信这样的课堂不仅仅出现在毕业班的教学中,还会出现在非毕业班的教学中,如今的大学生是这样理解这个问题的,他们要面临着去考研考公考编拿饭碗,老师的教几乎没有直接的迎考的意义,而学生的这种上课复习应考本身又是背离了学习初衷和积累,真是目的和手段的严重隔阂。这种状态恐怕将长期存在,说起来既无奈又心酸,既荒诞又幽默,教和学居然对立和隔离到这种程度。一些学生甚至希望大三、大四的课堂直接变为迎考辅导班。
6886.素心人。钱钟书谓:“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不知先生若生活于今日的大学或研究所当作何想?课题指南与申报表格共舞,交纳版面费与报销经费辉映,文字查重与文字降重互动。学问在哪?学识在哪?名利场中,素心人安在?
6887.那年我考研。1999年下半年,2000年初,是我即将考研的日子。那时,我已初为人父,儿子一岁多。我任教两个初中毕业班的英语,当一个班的班主任。那时,家中正忙于装修房子。我学习的主要时间挤在每晚学生晚自习散去后的教室。那时,英语最有底气,毕竟学过两年英语专科。那时,我已有近十年的日记、随笔写作史。那时,我关心时政,广读文史,心中无畏。购买了曲阜师大近十年的考研真题,做了二百余篇英语阅读理解,做了十余套政治模拟试题。去考试时,曲阜师大招待所已客满,住的民房,六块钱一夜。往事并不如烟,时常忆及,感慨良多。
6888.回忆青春时代,假如有什么值得骄傲可言,那就是,我过早地养成了每日读写的习惯。新华书店、图书室、墨水、英语及音乐磁带、笔记簿、卡片、书信,报纸,杂志,那些文化元素几乎构成了我的青春。那时坚信,书卷气终将成就未来。
6889.G兄说:“相当一部分新一代年青人对婚育的望而却步,是被网络上的焦虑情绪所恐吓导致”,是啊,今日的人们衣食住行条件比祖、父一代要好很多,而祖、父一代,在上世纪下半叶却坚强婚育,生养了不少子女。G兄说,这个时代,仿佛人人一个大扩音器,一天到晚广播焦虑,铺天盖地的焦虑吓倒了不少人。事实呢?我们并不比上一代、上上一代更艰辛。反而是出生率低本身,孕育了真危机。目前,出生人口锐减,导致的次生焦虑和危机,已初见端倪。仅仅幼儿园和小学的大面积关、停、并、转、迁,就迎来了习习寒风。
6890.相见恨晚,相见不晚,能有一个机会对一个人说相见恨晚,往往是幸运的,其实相见并不晚,我一直认为在人类的历史上,好多灵魂那么契合,却活生生的彻底错过,平生连见一面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能够促膝谈心,能够酒逢知己,能够畅所欲言了。我们生命中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加倍的珍惜,要知道在芸芸众生之中,相见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有的时候面对那些特别珍惜的友人,我经常会这样想。可能在茫茫人海中因为错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少说偶然的一句话,因为一个偶然的迟到或缺席,今生今世再也没有相见恨晚的感触了。
6891.不争论。F是我的忘年交,已去世五年多了。他在世时,我俩相与夜晚散步,每晚近三个小时,聊天且争论激烈。那时J还健在,但已鲐背之年。我俩喜欢讨论一旦J逝世,会有什么样的规格的仪式。我坚持,与D一样,并说出了具体细节。F坚持,比D差很多。我俩互不服气,并赌气拭目以待。可是不几年,F本人居然先过世了。后来,J的仪式规格,我边看边想向F夸我的判断力。可是,F早走了好几年了,我的正确成了无法炫耀的自我确认。那之后,我不再喜欢与人争论了。
6892.眼下二十几岁的小青年,我的感觉,他们对国内外时政的关注热情,已远远逊色于他们的父辈和祖辈。课上,我举例联系现实人生世态时,自以为举的都是人人尽知的时闻,他们却一脸茫然。我老是把自己每日的关心热点新闻推及众生,看来,不是那么回事。
6893.1986年秋,初中一年级,魏长峰老师教我们英语,开学没几天即学到bus这个英语单词,读了几遍,记住了。同时记住的,还有魏老师拓展举例的一部电影《巴士奇遇结良缘》,人就这么奇怪,老师随口一说,我却记牢了,至今已记住了38年了,而且,恐怕永难忘怀。
6894.G兄说,“天天直面一次自己的平庸和愚蠢,知耻而后勇,庶几可以增加一丝清醒。”对此,心有戚戚。我常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愚蠢,却无可奈何。好像明知失眠而难入睡一样,明知愚蠢而聪明不起来,一样的无助。
6895.公历十一月一日了,而古历恰好十月初一,连月与日,也似乎心心相印,一心一意。总是在光阴、历法、天意中发现了美好。这一日,阴与阳虽两隔,却互动;此岸天气已寒,彼岸估计更阴冷,因此,送上寒衣,温暖先行者的身与心。传统中的美,如此熨帖温馨,落实到了天寒加衣的日常伴护中了。心到,神知,先行的,有后人追思牵挂思念。这样的日子,做一个有神论者。
6896.生活不乏尖锐的疼痛,不乏深刻的矛盾,不乏难言的尴尬,不乏难熬的关口。而平日在朋友圈中,幸福与柔情铺天盖地,软化了我们的骨胳与意志。我偏爱那些直面真相的文字,让我触摸到了生存、人性的凉薄与无奈,也增加了勇气和信念。
6897.独立思考。一般而言,泛泛而谈时,似乎都鼓励不要人云亦云,要独立思考。事实上,一个集体中一旦真有人独立思考并发出思考后的声音,则往往被视为不祥乃至妖孽。独立思考如同乌合之众中最刺耳的枭鸣,不管思考的结论如何,思考本身即遭到厌憎。
6898.个体暴政。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恶人,有时,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伤害,甚至要大于一个黑暗的奴隶制或封建制的皇朝政权。政权即使有暴政,从理论上讲,是一刀切的,无差别的。而个体的恶人,却无底线,无是非,无顾忌地伤害人。小偷、骗子、恶棍、流氓、无赖、地痞在伤害人的时候,连鲁迅先生都惧怕三分,不得不躲避。在上海,鲁迅的几次迁居(租房时的迁居),均与遇到具体的恶人有关。黑色幽默,当时的政权都不放在眼里的鲁迅,对具体的小瘪三却要忍让三分。
6899.在世的思想者,往往没多少好日子过。思想在现世、现实中的困境,大于在历史和未来中。现世、现实拿过世的黑格尔康德尼采没办法,却可随意拿捏在世的思想者。或许,历史对思想者最大的慰藉,就是让他留下尽量完整的思想成果,如此,自有未来的读者与之惺惺相惜。
6900.教书教成大学者、大思想家,是教书的难得境界。万分之一或十万分之一的教师若能成为思想家,中国就是思想家的大国了。绝大多数时候,教师是一种生存的手段,是一份常规的职业。许多思想家也兼职教书,那是教育界的意外之喜。比如鲁迅,一生兼职过不少学校的教师,挣钱的同时,惠及了教育和学生。
张鹏,泰山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文学博士、山东省作协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