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不治 大危害
作者:苑 枫
老朽眼花缭乱,读不了长篇大论,不读点又难耐,还有瘾,积习所致,索性就翻翻小书小文,抑或大书短文,百八十字,寥寥数语的小块头。权当饮茶时吃点佐餐补品,充饥又提提神,振奋振奋老化了的神经,以免老年痴呆偷袭而来,哪怕来得晚一些也行啊!也许还是偶获一付良药。就算闲来与朋友聊聊,交流交流,咀嚼咀嚼,或许小文不小,仔细品味,也或许于微细处听惊雷!

读读《孟子·攘鸡》,亚圣短文,全文不足五十个字。别看它仅仅数语,旧社会私塾就是教材,建国后初中课本也选作文言文教材。文章这样说:“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仅仅四十八个字。您看看,应该叫做小文吧
老百姓的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这偷邻居的鸡,真是“非君子之道。”当人劝告时,他非但不收手,不认错,还公然说出:那就一个月偷一只,一年以后再停止。这那里是认错,改过。分明是避重就轻,恶习不改,还为自己的错误延续辩解找理由。如果说按上世纪六十年代,即三年自然灾害时有个说法叫;小偷小摸。但要是不改,久而久之,那么小偷就会变成大偷。窃贼,强盗,恶棍,甚至恶霸……后果不堪设想!抑或罪犯,惯犯。扰乱社会,制造麻烦,遗患无穷。这不就是所说的大危害吗?
诚如人们熟知的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 喻老·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说得好,刚一发病,即“君有疾在肌肤”,不治;“君有疾在奏里”,不治;直至“君有疾在脊髓”,养痈成患,为时已晚矣!致使亡故。岂非大害也?
小偷小摸,小病小灾类同,我们社会生活现实中,有多少纷繁复杂的人和事,不也都是大同小异吗?譬如贪污腐败吧,仔细想想,哪一个贪官刚一当官不是勤勤恳恳,认认真真,成绩斐然,群众拥戴,领导信任,推崇,一步一步升迁得势,然后就由小利小礼,一步一步到大送大收,甚至一发而不可收。如王宜林者,居然贪到了九千亿大观,创历史贪腐记录,远比和珅遥遥领先,创中国乃至世界,有人调侃说创下银河系最高记录。至于王怀忠、许家印……数以千百计,数不胜数。倘若及早明令处罚如毛泽东处决刘青山、张子善等七人似的,怎么能发展成今天的遍地贪官呢?甚至见怪不怪了!
诚然,贪腐远不止今日始,要么远自《诗经·硕鼠》就是明证,自古人们就说;“官仓老鼠大如斗”。其实不奇怪,草木动物都要有生存环境,存活土壤,以及阳光水和空气。缺一不可。所以才存活甚至泛滥成灾。鼠害横行,一发而不可收。害党,害国,害民,害社会。
远的不说,我有一位曾经的同事,本来工作,为人,举止言谈很受拥戴的,后来一步一升迁,一路顺风顺水,那简直就是官运亨通,很快“直飞”近于“云端”,然而也随着贪念滋生,终于忽然听说从“山巅”跌落低谷,不仅沦为庶人,还进了“班房”。当年座上客,而今阶下囚。一个“贪念”,葬送了大好前程。让人唏嘘不已。
试想,哪一个贪官不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由心怯到大胆,直至来者不拒,一发而不可收。甚至要把地球吞进嘴里。其染化进程,演变途径,令人深思。结果呢,岂不是个个都成了欲壑难填的大“老虎”吗?司马光《训俭示康》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愚今演化敷衍一句:由廉政变贪腐易,由贪腐变廉政难。翻阅古今,幡然醒悟,改恶从善者几人?
我们常说有病趁轻治,孟轲、韩非之论也,蔡桓公之教训也。不可不察,不可不引以为戒也!愚谓之小不治,大危害是也。
苑枫 2024年11月15日12时14分 于晚风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