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作者: 郝英斌
今天是甲辰立冬,万物开始凋零。我的思绪也似乎被冻僵了许多起来,很多事已记不得了,也许是知天命年纪的通病吧!只不过可能在我的身上表现的特别
明显而已。然而等到了今年的菊月,那颗无处安放的心找到了一点点慰藉。
十五年来,今年是回家最多的一年,虽然以前单位离家也不是很远,但总是迈不开回家的步子。而到了今年,我因为老家的邻居过世的比较多,我回家行情遇见了一些故人,有一搭没一搭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也看见了很多生面孔,虽然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却因为陌生而少言寡语了,心里突然感觉:对于阔别依旧的老家,虽然多次路过,但却很少逗留真的成了熟悉的路人,甚至成为了客人!那种感觉难受至极,有一种揪心揪心地疼,思前想后,才明白这些年由于父母的先后离世,自己悲伤难过的感情忘记了太多太多的人和事,把自己封闭的出了蛆发了霉!曾经的主人公如今成了别人眼中的群演,看着人家男主女主的热闹,一种另样的孤寂和失落把自己越裹越紧,近乎窒息……
这些年,我只是在老人的七七载载回去烧些纸钱,以慰思乡之苦,故土难离,生怕邻居们提起往事,直教人伤心落泪,满心惆怅。每次都是那么匆匆而回,匆匆离去,把对老家的那份依恋强行压下,故作无所谓,抛之九霄云外,其实只是掩藏了罢了。
于是,我利用行情的空闲,一脚一脚量遍了两座老屋的角角落落,发现老家的屋子在岁月的侵蚀下,已尽显沧桑,早已锈迹斑斑,阳光透过树叶打在墙上,缭乱的斑驳那样的邪乎,一种嘲笑一种讥讽印在我的心里。很多地方都需要修缮,它那斑驳的容颜让我记起了儿时的欢乐、那样的熟悉,那样的温暖,那样的亲切,那样的舒适。少时的拮据却那样充实、参加工作的潦倒却那样的昂扬活力,往事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就有了修缮的想法,让它能重新焕发出昔日的温暖。
女儿远在千里之外求学,儿子年幼需要妻子照顾,而弟弟远在郑州谋生,这事就落在了我一个人的肩上。虽然修缮的地方很多,需要的工种、资金很多,自己也觉得力不从心,只能一步步的分步实施,一个人去查吉日、备料、找工人、解决吃饭的问题直到最后的施工。
我的计划是先急后缓,三月份我找人把其中一座邻路老屋的房檐收拾一下,这座老屋是2003年修的,当时我们结婚就在这座老屋,妻子的娇羞,家里的温馨,满满的甜蜜和幸福,弹指间也21年了,房檐上的瓷砖多次脱落,我总是担心把过往的行人砸伤,虽然活路不大,也花费了我几个月的时间,解决了这个隐患,心里有那么一点安稳。又过了几天,把一层的房子搞了粉刷,新装了电路,打扫了卫生,现在基本上说是有了一点生机。
接下来就是修缮86年修建的另外一座老屋,那里封存着无忧无虑,天真烂漫,追逐嬉戏,打闹狂欢的点点滴滴。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此前我和弟弟说把这座房子翻修一下,由于资金问题也没商量好!说实在话,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对这座老房子的感情最深,童年的记忆瞬间在这里被激活,母亲的唠唠叨叨犹在耳畔萦绕,父亲的谆谆教导几乎让耳朵起了茧!我走进院子,记忆中的那些榆树、杨树、桐树呀也不怎么大,现在却突兀地闯入眼帘。它的枝干有部分枯萎了,摇摇欲坠,威胁着自家和邻居屋顶的安全。于是,砍树排危成了我首要的任务。找来了一些工人师傅,他们带着油锯、安全绳等工具,上到树上一截一截的、慢慢的砍着,我拿起斧头,一下一下地斫下旁枝细杆,每一下都像是在和过去对话。木屑飞溅中,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在树下和父亲打秋千嬉戏,和母亲围着树捉迷藏的情景。那时他们的笑声和呼唤声似乎还在这小院里回荡。等到所有的树木都被伐倒,心里悬着的心才稍稍落地。这个时候,我环顾院子四周,破旧的鸡笼、破败的猪圈、台阶上邻居胡乱置放的架子车、存放的豆杆,一切都凌乱散放,显得那样的破旧不堪。
在砍树的过程中,我遇见了房后的老三。他路过我家门口,目光交汇的瞬间,我们都愣住了。他的脸上爬满了皱纹,就像老家这斑驳的土墙。老了,都老了。我们聊了几句,谈及过往,谈及那些已经逝去的人和事,不禁感慨万千,叹息良久。他离开后,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孤独,仿佛失去了什么东西。
送走了伐树的工人,大伯也回来了,我拿着钥匙开了半天门,总算是艰难的打开了生锈的锁子,进了屋门,我把这四间老房子细细的看了几遍,当间的大柜上父母遗像落满了灰尘,我拿起来很用心地擦拭起来,又慢慢的放下,深深地把头埋下去,给父母磕了三个头,心里的愧疚难以言表,自己因为生计,心里那份逃避的难过,每次总是急急匆匆的回家,让父母的照片布满灰尘;灶房桌子上的电视机是我在深圳打工时寄钱买的,那时候村里大多是黑白电视机,当我把钱寄回家,父亲又添了一些钱,买了村里的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父亲高兴的合不拢嘴,我给家里打电话,父母的那种自豪兴致我历历在目,而今它已经不能用了,但我依然把他留在家里,因为它承载的是父母的开心和我打工岁月的艰辛。还有缝纫机、老式衣柜等很多老物件基本上都是用不了的,由于我是个非常怀旧的人,我都把他们保存了下来,等我真的退休之后,我要把这些东西好好整理起来,放在我的心里,用我的血脉感受父母曾经的苦难。
出门我又看见了隔壁的荆大妈今年88岁了,她有时候糊涂有时候清醒,我回家的时候,从车上下来,她竟然问我找谁,经过艰难的沟通她才认出了我,英斌娃你回来了,给你爸你妈烧纸钱吧!这些年我回家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回家祭祖,也只有妻陪我回过家,所以我也明白她问我的话得意思。
修缮房屋是一项辛苦受累的活。备料是第一步,我三舅给我拉了一些水泥沙子,我二伯给我拉了一些土,我的朋友给我拿了一些麦杆,我又买了一些小瓦,修缮的料就齐备了。修缮的师傅是我学驾照的教练,我和泥上料,他就在屋顶上小心翼翼的挥舞着瓦刀,我们两个一上一下的干活,搬着沉重的瓦片,修补着漏雨的屋顶。阳光洒在身上,汗水湿透了衣衫,却没有一个人在身边递上一杯水,说一句安慰的话。曾经,这里充满了家庭的温馨,父母忙碌的身影,兄弟姐妹的欢声笑语,可现在,一切都归于寂静,只有我和这座孤独的老屋一起生存,它见证了我的欢乐、幸福,也见证了我的成长、老到今天的知天命。
经过两天多的努力,修缮也结束了,我的教练饭都没吃要赶回家培训学员,他回去后,我又投入到整理柴火活路当中,这些柴是我二十多年前买的,买回来就放在堂屋之中,放的凌乱不堪,妻子总说她陪我一起回家整理,但总是时间不凑巧,一直耽搁了,这次我狠下心把柴火整理了,妻子心疼的抱怨我,我说我是男人,愿意用我的一身疼换你们的安逸,妻子总说我脾气太镪了不听人说。到了这个时候,此次的修缮基本就告一段落了。
当夜幕降临,我独自坐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老家的夜还是那样宁静,只是少了父母的陪伴。这次回来,虽然身体疲惫不堪,但心灵却在这一砖一瓦、一树一木中得到了慰藉。这里是我的根,无论多辛苦,我都愿意为它付出,让它在岁月的长河中依然能有属于它的故事和温度,哪怕只是我一个人续写着与它的篇章。

作者简介:陕西三要镇人,爱好文学,工作之余,写些短文,记录岁月的温热和感动,愿和大家一起快乐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