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10月,正是游览扬州的最好时节。10月24日,天气晴朗,我们一行19人乘坐旅游车来到位于扬州市三湾古运河畔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到了目的地,看到了美好的风光和美好的景色,让人感受到了古老扬州的另一种风情。博物馆主体建筑由博物馆和大运塔组成,外观像一艘即将起航的巨船,博物馆前人山人海,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有序地进入展馆。
走进博物馆,就像打开了一本“百科全书”,展示了丰富的大运河文化和历史。大运河博物馆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有8万多平方米,共有4层,实际上有8层楼高,馆内设有十几个展厅,还有空中花园、空中楼阁和宝塔。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从2021年建成至开放,虽然时间不长,但作为大运河博物馆内布局更加年轻化、科技化,是中国唯一的大运河博物馆,也是一个网红博物馆。
大运河博物馆内共有12个各具特色的展示空间,分布在一到三楼,其中我最喜欢的是1号馆、3号馆和8号馆。
首先我们来到了1号馆,馆内详细地介绍了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展示了大运河的起源、发展历程、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及沿线的风土人情,通过图文并茂的展览和珍贵的文物,让人们了解了大运河的历史与文化。隋唐大运河全长1782公里,历经2500余年,地垮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8个省级行政区,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5大水系,这么大的工程,成为我国古代沟通东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来到3号馆,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走在青石板铺成的路面,欣赏着两侧小楼建筑上的大红灯笼,一个个美女穿着古代的服装,从我们眼前走过,仿佛是我们穿越了,原来是古街墙上绘有彩绘,建筑与墙绘完美融合,让人们觉得就像行走在古街上。
美轮美奂的8号馆内,有着360度的弧形幕布,特别的震撼,当玩木赏出现瀑布式,面上是浪花奔涌。特色专题展区内陈列着与大运河相关的各种文化和艺术品,如古代船只模型、运河沿线的民俗及用品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艘复原的古代运河船只,展现了古代船只在运河上的运输情景。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大运河是一条连接我国南北的重要水路,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人工运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扬州是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一家集文物保护、展示、研究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我很荣幸的能来这里参观学习,在参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大运河历史和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扬州,我们还参观了扬州博物馆,馆内设有扬州规划展示馆、扬州八怪书画馆、中国古代雕版印刷馆、国宝馆、扬州历史馆等8个展馆,“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览通过“盛世东都、汴水繁华”“财赋京师、富甲齐郡”“漕运枢纽、往来盐商”和“人文江南、鱼米水乡”4个部分来呈现不同历史时期大运河沿线的城镇景观,反映运河沿线人民的勤劳智慧与美好生活,“再现”隋、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两个时间段里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淅东运河河段的“城市历史景观”,打造了一个有历史场景的真实业态,让观众身临其境、可以互动体验的展厅。馆内有2件国宝级文物镇馆,其中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传世并保存完好的国宝,反映了元代景德镇窑的最高烧造水准,器型最大、纹饰最为精美,整个184平方米的展厅仅陈列此一件展品。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到大运河沿线城镇建设的景致和整个运河的分布状况,还了解到运河所带来的对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在旅游、物流运输这些方面,大运河的优势十分明显,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感。
扬州之行,收获满满,回味无穷,意欲未尽,只好期待,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