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蛇口第一声开山炮/深圳蛇口坐标之四
——中国咏叹调/中国的窗口/陈昌华朗诵诗选
作者 陈昌华 诵读 赏心悦目
音乐设计 赏心悦目 制作 一方文化
亘古不变的荒滩
从来沒有路
沉寂太久的海滨
从来沒有桥
先行者先行就有了路
过河者过河就架了桥

八栋蚝民小屋
做了工业区的指挥部
第一次吃螃蟹
才尝到打渔人的味道
搭起了简易工棚
住进了临时窝巢
栽下了梧桐树
吸引着天下飞鸟
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卷起了滾滾春潮

一张白纸
要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面向大海
要把最好的海港打造
荷兰的鹿特丹港
就是打造的目标

公元1979年7月2日
当南湖上的红船
划过58个春秋的波涛
在南海边的深圳
在珠江东的蛇口
炸响了第一声开山炮
炸碎了几多犹豫傍徨
炸掉了几度徘徊动摇
炸退了几多指责空谈
炸开了几多顽石暗礁
于无声处的一声炮响
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

岂只是在逢山开路
岂只是在遇水架桥
岂只是在炸山填海
岂只是在龙腾虎跃
分明是在打通
历史和未来的联结
分明是在建造
中国和世界的通道
精卫填海的壮举
又在续写新的篇章
女娲补天的神话
又在增添新的骄傲
寂廖无名的蛇口
开始了引领风骚

有了这第一声开山炮
才有了特区少年风华正茂
有了这第一声开山炮
才有了环球同此凉热
才有了风景这边独好
有了这第一声开山炮
才有了春天的故事的精彩
才有了三天一层楼的国贸
有了这第一声开山炮
才有了试验田的春种秋收
才有了排头兵的大步领跑
有了这第一声开山炮
才有了小漁村的翻天覆地
才有了大鹏鸟的直冲云霄

有了这第一声开山炮
才能让海外客商吃下定心丸
才能让全球媒体看清风向标
有了这第一声开山炮
才能让逃港偷渡者回头是岸
才能为真理标准用实践开道
有了这第一声开山炮
才能为杀出的血路披荆斩棘
才能让拓荒牛们多拉快跑

历史就是这样惊人得相似
当年解放大铲岛的炮兵团长
如今又炸响了蛇口的开山炮
南中国海这片辽阔的海域
将永远铭记着他的劳苦功高
2019年8月4日


作者:陈昌华,50后。生于安徽,长于洛阳,现居深圳。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中国宝安集团品牌部部长,《宝安风》杂志社社长。现任深圳市出版业协会企业报刊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著有诗集《印象与烙印》(兩卷)《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主编专著《中国企业报刊大全》,诗集《诗路花语一一洛阳七十年诗歌选》。执行主编《平乐正骨史话》,执行副主编《深圳十大文化名片》出任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十八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电影《砚床》制片主任。

朗诵、音乐设计:赏心悦目“联合国非官方事务办公室签约朗诵艺术成员”“国际网络文学联盟平台主播”,曾在“第四届全国民族文学发展论坛城市大使暨城市风采决赛荣获三等奖”。喜爱用声音融化文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温暖、传播正能量,并做公益活动的朗诵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