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共和国成立75周年
腾 飞 的 乡 村(长篇小说)
博爱人
《腾飞的乡村》故事梗概
作品完整展示第一书记,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经过艰难困苦的奋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成功转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过程。作品语言故事性强,通俗易懂,颇具幽默感,在幽默中隐含些许忧伤,更饱含着对农村、土地、农民的深情眷恋。作品既有对创业失败的惋惜,也有对农民小农意识的批判;既有对腾村艰难历史的回顾,也有对腾村孜孜以求的现实描绘;既有对乡村干部违纪问题的揭露,更多的是对乡村干部的艰辛和开拓精神的颂扬和鼓励;既有对乡村现实的不满,更有对美丽乡村建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烈向往。
第十章 永远的鸭儿江
88
太阳西斜,照射着腾村。阳光落在三五层楼房的屋顶上,落在院子里的玉兰、桂花、院墙边的三角梅上,一派和谐宁静的乡村景象。而鸭儿江里,却是欢声笑语,游客们坐在各自充气塑料艇里,互相用手戽水取乐。阳光在江面上,在跳跃的水珠里闪烁。大宝二宝受到感染,抑或被别的游客挑起的水珠弄湿了,也跃跃欲试,想跟游客一决高低。没成想,却遭到游客更猛烈的攻击,鸭儿江清亮亮的水,不停地呼啸而来,吓得两兄弟哭爹叫娘,慌忙躲进谭懋功夫妇怀里。
“早几年鸭儿江都被猪粪鸡粪死猪死鸡堵死,根本不流动。”谭懋功给李燕讲解鸭儿江的变化,“我们前几年不是搞水环境治理嘛,搞了一年,有点起色。但改变最大的,是得到一个小流域治理项目,鸭儿江才彻底流动起来,美化起来,亮化起来啦。”
鸭儿江是腾村人的母亲河。腾村唐姓始祖,就是来放鸭,才发现鸭儿江的,才到腾村来定居的。小孩子问他们的奶奶娘亲,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娘亲或者奶奶往往笑着说,是鸭儿江飘来的,她们在江边看见一只木盆,里面有个小孩子在啼哭,她们就把小孩子抱回来。小孩子信以为真,都认为自己是鸭儿江的儿女。唐经正的祖父更加认定,自己就是鸭儿江飘来的,因为他没有父亲!他父亲被土匪杀害时,他还没出生。村人都劝母亲改嫁他乡,说,你一个女人家,老公死了,又带着个孩子,不如趁年纪轻轻,再找个婆家。母亲说,我生是唐家人,死是唐家鬼,我不改嫁。我要养大这个苦命的孩子,给他没见过面的老子留下一条根。她接过丈夫留下的鸭鞭,在鸭儿江上继续挥鞭放鸭。
谭懋功大概知道腾村的历史,也想着要把鸭儿江治理好,让这块土地永远成为腾村人的美丽家园。
谭懋功、村支书唐理尤和退休老支书唐选泽,到另外一个镇政府找水管所的高级工程师唐礼尤。唐礼尤是腾村人,早年毕业于桂省水电学校,毕业后分配在隔壁镇水管所工作,因为为人耿直,不懂阿谀奉迎溜须拍马,五十几岁了还在水管所,只不过在各镇之间调来调去。不过,得不到提拔他也不在乎,他有高级职称。据说,兴旺县就他一位水利工程的高级工程师。平时县里要编写水利工程项目书,都要抽调他到水利局来主持编写。项目竣工,必须他参与验收,能不能顺利过关,他的意见具有很大的作用。
谭懋功说,有个设想,把鸭儿江的水患彻底解决,这样鸭儿垌就不会遭受洪水的威胁,沙土稻田就不会被洪水冲走,水稻就不会被洪水糟蹋,贫困户的萝卜苗产业就不会遭殃。你给我们写个项目书,申请百十万元,把江堤加高加宽加固。你虽然在外工作,但你是腾村出来的人,是县里的水利高级工程师,请你为腾村的后代着想,为我们写个项目书吧。
水利高级工程师唐礼尤微微一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我现在虽然不在腾村生活,我可以说,我直到高中毕业后,才离开腾村。”唐礼尤动情地说,“鸭儿垌还有我的田地呢,都给村里少田地的兄弟种了。我是分了田地后,才考上学校,才把户口迁出的。”
“那是那是,你是分田到户后才迁出的,要不然你就没有田地啦。”唐选泽附和道,当年分田到户的时候,他是生产队队长。“那时候说,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后来又延长三十年,最近党中央又出台政策,土地承包政策长期不变,你的田地依然是你的。你就帮我们写个项目书,我们申请上级经费,把鸭儿江江堤加高加宽加固,这样你的田地也有保障啦。”
“我不在乎我的几分田地的,我是想让大家的田地都有保障。”唐礼尤又端起茶杯,并示意谭懋功他们也拿起纸茶杯喝茶。“百十万不济事,要搞就搞得标准高一些,可以抵挡百年一遇的洪水,把鸭儿江彻底整治。要结合脱贫攻坚,结合乡村振兴,把鸭儿江建成防洪、景观工程,没有两千万办不成。现在不是要各部门各镇党委政府包装项目,放进项目库里吗?我编写了一个鸭儿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项目书,放进县里的项目库,一直送到省里项目库,不定哪一年就轮到腾村啦。”
唐选泽、谭懋功听说“两千万”,直接目瞪口呆。
“呵呵,那就更妙啦。”谭懋功大喜过望,“就是给我们一百万,我们能把江堤加固加高,就OK啦!”
“哎呀,你们可不能这么狭隘嘛。”唐礼尤笑着说,“要从大局考虑。我计划把整个鸭儿江,从潭济陂开始,到水碾陂,到石排陂,到永红圩附近江段,都要治理。潭济陂到石排陂是第一期项目,两千万;石排陂经过永红圩江段,是第二期项目,三千万。 ”
“对对对,一定要先治理腾村这段。”唐选泽鸡啄米一般,连连点头,他还是从自己的村着想。
“阿祖爷啊,你也做了二三十年支书了,退休了,都没能把鸭儿江治理好。”唐礼尤跟老支书开玩笑,论辈分,他该叫唐选泽祖爷。“不过呢,也怨不得你,这回把这件事做成,你也算功德圆满啦。”
兴旺县方言,称呼爷爷辈的长辈为“祖爷”。
“哎呀,我不是每年都找你编写项目书吗?”唐选泽委屈起来,“有时候一分钱都不得,有时候只得到几万元,清清支毛渠差不多,你都不给我们出主意呢。”
“以前上级没有这么多经费,也没有这种项目。”唐礼尤解析,“现在不同了,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你看,脱贫攻坚要多少钱!只有农村都脱贫了,全国人民才能过上美好生活。刚刚闭幕的十九大,提出要搞乡村振兴,国家十分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依我看,我们这个项目十有八九成功。”
“那你赶紧回去看看,怎么编写吧。”支书唐理尤似乎看到项目经费马上就要下达,催促道。
“不必回啦,鸭儿江就在我心中,我小时候还在鸭儿江游泳呢,在鸭儿垌田里抓过大鱼呢。”高级工程师唐礼尤胸有成竹,哈哈笑道。“鸭儿江哪里高,哪里低,哪里宽,哪里窄,哪里要征用水田,哪里要填多少土方石方,我心中都有数。况且,我每年春节、清明,都回村里住一两个晚上,都在计算治理鸭儿江要多少钱,已经算了十几年。我刚才不是说了嘛,写了一个《鸭儿江小流域治理可行性报告》,你们看看合适不合适?”
说完,唐礼尤回到他的办公桌前,拿过来三大本“书”。这是他花了几个月的业余时间撰写的,昨天听老支书唐选泽祖爷说,第一书记要来找他,他就印了几本。《鸭儿江小流域治理可行性报告》厚厚一沓,分两期,第一期从潭济陂到石排陂;第二期从石排陂到永红圩江段。第一期项目足有上百页纸,总投资两千万元,其中,中央资金一千二百万,省级配套资金六百万,市级配套资金一百二十万,县级配套资金八十万。建设规划如下:四公里的两岸江堤景观道路,大部分增高一到两米,宽度从现在的五十公分加宽到两米,路面铺设水泥,临江一面设有护栏。两岸道路,靠江的一边,种植柳树,靠田的一边,安装太阳能路灯。三道陂坝,潭济陂、水碾陂、石排陂,都要返修,从原来的灰沙陂坝,改成石头水泥陂坝。项目受益人口七千多人,受益农田八千多亩。项目涉及征用水田五十一亩,其中约一半属于腾村,一半属于莲湖村。整个鸭儿江,需要拓宽疏浚,该深的地方就深,该浅的地方就浅。堤岸临江的一面,用石头砌墙,但不勾缝,为的是让鱼虾有地方栖身,繁育后代。用唐礼尤的话说,既要起到防洪美观的作用,又要起到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水利高级工程师唐礼尤,还把第一期项目的设计图纸,彩印出来,也装订在书里,十分醒目亮眼。只见鸭儿江从西北流向东南,自腾村面前流过,蜿蜒穿过六七千亩的小盆地,轻风翻着稻浪。两岸柳树扶疏,路灯通明,人们饭后在柳树下散步,十分惬意。
老支书唐选泽左翻右翻,左看右看,对项目书很满意,但还有点不明白,或者说不淡定。
“怎么不要村民集资?”他疑惑地看着唐礼尤。
“哈哈,你要集资?”唐礼尤笑着问,“其他村民不必集资,你一个人集资吧。”
这回连谭懋功、唐理尤也莫名其妙了,都满腹狐疑地看看唐礼尤,又看看唐选泽。
“以前申报项目,不管多少,都要受益村民筹集部分资金,还要投工投劳。”唐选泽说出自己的疑问。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以前因为经济不怎么发展,国家财力有限,上级经费没有这么多,所以才让村民筹集部分资金。”唐礼尤终于解开谜团,“现在不同啦,国家经济蒸蒸日上,国家财政日益雄厚,可以办成以前想办而没有能力办成的许多大事了,就不要村民集资了。不但如此,如果中标单位雇请工人,村民可以受雇,可以发工钱呢。”
“啪啪啪,”唐选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竟然自个鼓起掌来。
谭懋功、唐理尤也跟着鼓掌。唐礼尤笑呵呵。
“共产党伟大!共产党万岁!”他们异口同声,由衷发出自己的心声。
“礼尤哥,今天我必须请你吃饭!”唐理尤动情相邀。
“吃饭就不必啦,还不知道专家论证能不能通过呢。”水利高级工程师唐礼尤说道,“等专家论证通过,进入县里的项目库,还要看省里能不能列入项目库。只有列入的,才有较大把握安排资金。到那时,你不请我,我都要请你们吃饭呢。”
“全县唯一的水利高级工程师编写的项目书,百分之百通过!”谭懋功拍唐礼尤马屁,真诚地恭维,好像自己是省水利厅总工程师,能够一锤定音。
“等不了以后,我现在太激动,我今天一定要请你吃饭。”唐理尤坚持道,“以后是以后的事,现在是现在的事,我个人请你吃饭,反正你也要吃午饭,我们几个也要吃午饭,现在就下馆子!”
“你的摩托车维修店赚了大钱,请第一书记吧,人家到我们村工作,给腾村办了许多实事好事,”唐礼尤看着谭懋功,客气地笑道。
“一起去,一起去,”谭懋功上前,拉着唐礼尤双手不放。
几个人走出水管所,来到街上一个炒饮摊点了几个菜。一共花了一百八十块钱,水利高级工程师唐礼尤买的单。
“我到手工资六千多元,你们为村里的事,大老远跑来,我必须尽地主之谊。”唐轻礼尤描淡写。
89
要成功把《鸭儿江小流域治理可行性报告》送到省里项目库,还要做很多工作。其中最迫切的是县里的专家评审会,只有通过县里专家评审会,进入县里项目库,才能往省里送。省里又要召开项目筛选会、专家评审会,等等,才能进入省里项目库。入库以后,就比较稳妥啦,以后就是随机抽取项目,运气好的话,项目十拿九稳能得到财政资金。等个两三年,说不定就能等来这个项目。
但要送到县里,还颇费周折。县里专家评审会十天后举行。还要永红镇出一个同意项目书的文件。在这之前,谭懋功拟就了腾村村委上送项目书的申请书。他和村支书唐理尤、村委主任唐经盛,一起到永红镇政府,请求镇里出个同意申报的文件。镇党政办的青年小王,当然都是很熟了,接过《鸭儿江小流域治理可行性报告》和腾村的申请书,说他们不敢擅自做主,要送给分管副镇长审查,才能出文件。刘副镇长到县里开会了,晚上才回来,叫他们明天来取。第二天早上,他们到镇政府,问小王,回说已经送到刘副镇长办公室了,但没见他签字同意。
“说不定刘副已签字,我们去他办公室看看?”谭懋功提议,他之前已跟刘副镇长在电话里讲过这事。
小王就同他们,从二楼走到三楼领导办公室,却见分管副镇长办公室关着门。小王用钥匙开了刘副镇长办公室,刘副镇长与另外一位副镇长共用一间办公室,各人办公桌上摆着各人的姓名牌,上面写着各人的职务、政治面貌。最上面一行,写着这样的字:党员先锋示范岗。几个人进来,看到《鸭儿江小流域治理可行性报告》和腾村的申请书静静地躺在桌上。申请书的送阅签上,一个字都没有。谭懋功他们有点泄气,他就当场打刘副镇长的手机。刘副镇长说,他下乡了,去他包联的村开会。项目书、申请书他都见到了,昨晚回来的迟,还要向黄镇长汇报县里会议精神,又研究镇里贯彻的措施,没有时间看项目书。
“你们明天再来吧,我今晚回去看一下,”刘副镇长说。“如果没有啥问题,我今晚就签意见,明天就可以出文件啦。”
可是,等谭懋功他们再次来到镇政府时,却只见刘副镇长在送阅签上的意见:拟以镇政府名义出申报文件,当否,呈黄镇长阅示。申报文件要等黄镇长定夺。谭懋功打刘副镇长电话,刚接通,还没等谭懋功开口,刘副镇长先讲话了。
“你这个项目太大啦,我以为是十几万的,”刘副镇长在电话里笑道。“你们胃口也真大,两千万!我都吓得喘不过气来,哪里敢叫办公室出文件?还是等黄镇长做决定吧,我已签呈他啦,你们找他。”
黄镇长在县里开会,不在镇里。就算不是脱贫攻坚期间,县、镇、村的领导,也是几乎天天都有会议。都说要治理文山会海,好像没有什么成效,领导们还是整天开会。前段时间,县里根据市里的精神,确定周三为“无会日”,可刚坚持半个月,周三还是被各种会议填满。这些会议,都冠以“座谈”、“碰头”等名目,连“会”字都省了。特别是书记、镇长,各局局长,有时候一个上午要开好几个会议,从这个会议室到那个会议室,从三楼到十楼,真是分身乏术。书记、镇长开完县里的会议,回来又开镇里的,贯彻精神、研究措施、安排人员落实等等,往往都是用晚上时间,一直开到深夜。他们怎么有时间看一百多页的项目书啊。
“给黄镇长打电话?”唐理尤忧心忡忡。
“找死啊!领导开会,不能乱打电话。”谭懋功斥道,“现在会议室都装有摄像头,都不敢接电话,也不能乱走动、交头接耳,否则要挨通报、处分。”
唐理尤吓得直吐舌头。然后问,怎么办?
“我给黄镇长微信!”谭懋功说。
于是,他就给黄镇长发微信:黄镇长好!腾村提交《鸭儿江小流域治理可行性报告》,麻烦你在百忙中看一下,给我们出个申报文件,七天后县里要开专家评审会。谭懋功。
谭懋功还在文末放了三个抱拳作揖的表情。镇领导都与各村第一书记、各村支书主任,甚至连各村妇女主任都熟悉。
十几分钟后,他们正准备告别党政办的小王,谭懋功就收到黄镇长的回复:好的。黄镇长竖了一个大拇指,以示表扬。
镇党委书记黎耀荣已提拔为副县长,但还挂着镇党委书记的职务。因为上面说,脱贫攻坚期间,原则上不能变动各镇党委书记、镇长,所以黎副县长就一直挂着书记的名头。镇里主持镇党委工作的,是黄镇长,他是党委政府一肩挑,重大事情汇报给黎书记,常规工作自己做主。也够他辛苦的,不过,辛苦也值得,很快他就会换名片啦,等黎副县长卸掉书记职务,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当永红镇的一把手了。
90
也合该腾村要腾飞了。元旦前两天,黄镇长给谭懋功微信:鸭儿江小流域治理项目成功了,两千万!我都不敢相信,好家伙,你真有胆量!腾村祖坟冒青烟啦!
并非腾村祖坟冒青烟,而是赶上了新时代,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原来,十九大后省里加大了脱贫攻坚支持力度,把各市、县送到省项目库的项目随机抽取一批,作为十九大后开局之年的重大项目。兴旺县水利类一共获得十一个项目,鸭儿江小流域治理是较大的一个。因为鸭儿江小流域治理既能防洪,又能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旅游、增加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收入,这是今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方向。
“太谢谢镇长啦,”谭懋功目瞪口呆。
“你为永红镇争取了项目,我谢谢你才是,”黄镇长客气道。“不过呢,高兴归高兴,美中不足的是,项目不是永红圩江段。”
“镇长放心,这才是第一期项目,第二期项目就是永红圩江段了,第二期三千万呢,他们以镇政府的名义,正在编写可行性报告!”
“唐礼尤已跟我讲了,那真是太感谢啦,改天我们去拜访他。”
谭懋功接到黄镇长的微信,心口砰砰直跳,好像那颗红红的心就要从胸口蹦出来。说老实话,之前他以为,水利高级工程师不过是吹牛皮,那么大的口气,两千万,给你一百几十万都高兴死啦。他从电脑椅子上一跃而起。
“成功啦!成功啦!”他举着手机兴奋地高喊,很像范进中举。
“什么成功啦?”村干部们、驻村干部们都莫名其妙,疑惑不解。
他也不解析,低头给村干部+驻村干部群转发黄镇长的微信:鸭儿江小流域治理项目成功了,两千万!我都不敢相信,好家伙,你真有胆量!腾村祖坟冒青烟啦!
“你们自己看微信!”发完,谭懋功对村干部、驻村干部说。
大家一起低头看微信。不看则已,一看都疯了。
“真的成功了?”
“真的成功啦!”
全体干部都变成了中举的范进。支书唐理尤甚至跑过来与谭懋功热烈拥抱,不停地摩挲谭懋功的头发,把本来油光发亮整齐的发型弄成刺猬头。
“今晚一醉方休!”唐理尤豪气地宣布,“经盛主任,你去鸭儿江抓两只鸭,再买几瓶酒,我微信红包给你钱。”
“保证完成任务!”村主任唐经盛正儿八经拍着胸脯。
妇女主任覃焕芝也感动得热泪盈眶。她的眼泪,其实有点复杂。鸭儿江小流域治理项目成功了,她当然幽幽地高兴。但是,鸭儿江小流域治理项目仅仅到石排陂,石排陂以下,才是她娘家莲湖村的大片农田。家乡的江段没有列入项目建设,所以她难免有些失落。谭懋功他们并没有张扬水利高级工程师唐礼尤的计划,也就是鸭儿江是第一期,石排陂到永红圩江段是第二期项目。
唐理尤看出了覃焕芝的心思。
“礼尤哥,向你报告好消息,”他给唐礼尤打电话。“鸭儿江小流域治理项目批下来啦,两千万!”
他故意打开免提,他想让水利高级工程师唐礼尤亲口宣布还有第二期。
“可喜可贺,”唐礼尤平静地说,“改天我回村里请你们喝一杯。”
“黄镇长说,他宁愿这个项目是永红圩江段,就是几百万也满足啦。”唐理尤进一步逗他。
“几百万少了点,肯定按照三千万上报,可能还要提高点,因为要考虑实施时物价上涨嘛,又是圩镇附近,标准要比腾村鸭儿江段高。”唐礼尤毕竟是高级工程师,考虑问题周到。“你向镇长汇报,第二期从石排陂到永红圩江段。”
“已经得到两千万,人家还批第二期吗?”唐理尤不无担心。
“傻瓜!”唐礼尤成竹在胸,“有了第一期,第二期就顺利成章,第二期会比第一期更快,可能明年上半年就会下达!”
“耶!耶!耶!”覃焕芝抹一把高兴的泪水,边走向门口边说。“我去捞点小鱼小虾,今晚一醉方休!”
——未完待续——
文/博爱人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博爱人,本名唐海干,男,生于1965年12月26日。广西兴业县人,大学毕业。熟悉热爱农村,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现供职于广西兴业县经贸科技局。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