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泽花园秋正浓
黎 明
深秋时节,有朋自远方来,亦一文人也。遂邀友人品茗于客厅,咏吟于书斋。谈古论今,激扬文字,一吐块垒,亦一快事也!

住宅位于六楼。朋友踱至阳台,眺望窗外。但见远山如黛,天光水色;楼厦林立,半隐于树木花丛之间。遂提议:“久闻颐泽花园风光秀丽,何不园中走走?”我欣然应允。于是相伴下楼,畅游颐园中。
时近正午,虽是丽日晴空、艳阳高照,却早已失去了夏日灼人的力道与温度,阳光舒适而温柔。蓝天之上,白云悠悠,恰有鸿雁结群飞过,似在印证着深秋的到来。

取道中心路,徐徐而行。北门东侧,是居委会办公楼。或许是假日的缘故吧,社区大厅内外一改往日人来车往的繁忙景象,几乎空无一人,呈现出少有的空旷寂静。
道路两侧,各有一方巨石伫立路边,分别镌刻着“百合”“丁香”两座苑区的名称。我向朋友介绍说:颐泽园草木繁盛,花开四季。北区三苑,分别以“百合”“丁香”“芙蓉”三种花卉的名称命名。朋友说:妙极,一个好听好记的名称,就让颐泽园又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行至中心路的最南端,一湾开阔清亮的湖水映入眼帘。我告诉朋友,这湖名为“颐心”。为了彰显颐园美景,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社区于2022年组织了一次园区景观评选、命名活动。经过居民推荐、专家评审、居委会最后拍板,正式命名了颐泽花园十三大景观。这“颐心湖”就名列其中且高居榜首。为何称为“颐心”?湖畔木牌中如是解说:“意为颐泽人之心湖,观湖景而怡心。”又谓“谐音一心,寓意颐泽人一心一意跟党走,意满心诚爱家园”。

此时的颐心湖,风平浪静,湖水清澈,成群的锦鲤搖头摆尾遨游于湖中。湖东岸边生长着大片芦苇,恰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夏日的碧叶红莲虽已不见踪影,却有枝枝根茎立于水中,“留得残荷听雨声”,别有一番情趣意味在其间。湖岸蜿蜒曲折,北面湖面舒展宽阔,南去渐次狭窄收缩,外观状如葫芦。岸边奇石怪岩密布,或若龟伏,或若蛙鸣,或若虎距,或若猴立,奇形怪状,形态各异。湖的周围遍植树木,枝叶间勾肩搭背,相互连接,遮天蔽日,密不透风。树木名目繁多,且有许多稀有品种,一般人根本叫不清名称。一位来自省城的园林专家曾在其文章中写道:“进得颐泽,可以说滿目苍翠,繁花似锦。五角枫、皂角、合欢、雪松、大叶女贞、国槐、朴树、榉树、黄枦、马褂木、楸树、金枝槐、柿子树、菩提树、白蜡、栾树、银杏、樱花、海棠、亚当、高原之火、红宝石、榆叶梅、紫荊、紫叶李、石榴、木槿、美人梅、腊梅、龙柱碧桃、金叶榆……叫上名来叫不上名来的各种花草树木无不一起向我们涌来,分明是徜徉在无尽的绿海花丛中。”我曾向这位朋友表示质疑:“太夸张了吧,哪有那么多名目?”他笑笑说:“一点不夸张,只少不多,还有一些我没看到,或叫不上名来。”这话或许是真的,因为我所见到且熟知的梧桐、流苏、白杨、玉兰及桃、李、杏等寻常树木就未列入其中。

历经风霜后的颐园,虽然失去了春的萌动蓬勃,夏的繁华热烈,却迎来了秋的丰硕灿烂。曾经苍翠碧绿的杨柳,枝叶渐渐变黄转枯,再无“春风杨柳万千条”的婀娜。然而删繁就简后的躯干愈显坚挺,屹立岸边。美丽而高贵的银杏叶,如蝴蝶般随风飘零,在树下铺就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在秋阳的映照下金光闪闪。一株株枫树则满面秋风,笑迎自己的繁华璀灿,一树红叶,如火如荼,点亮了丛林,点亮了大地长空。

湖的水岸及东、西、南三边,有沙滩、曲径、栈道、木桥、长廊、凉亭、假山,高低错落,井然有序。亭、廊皆为木质结构,呈红褐色。其上端醒目处均题有“芳名”:一曰“颐心”,临水而居,视野开阔,周边美景一览无余;一曰“敦睦”,寓意邻里和谐,真诚宽厚,风清气正;一曰“春晖”,蔷薇、凌霄各种花卉爬满了廊架,依旧是春意盎然;一曰“京韵”,此乃京剧社演员们吊嗓、排练之处,入于亭中,如闻锣鼓声声,琴胡悠悠,京韵婉转。
此时,我情不自禁夸耀起我们的京剧社及其社长郑兰菊:“朋友,可别小看我们颐泽京剧社,那可是进过省城京城,上过长安大戏院的。这位郑社长更是遐迩闻名,乃京剧张派名家蔡莲英大师的得意门生,曾多次登上央视戏曲频道,并获得过全国京剧票友大赛金奖第一名。我们颐泽也获得了《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艺术传承基地》之殊荣!”

京韵亭之东南有假山,名曰“叠翠岩”,茂林修竹,流水潺潺,由南向北注入湖中,终年不断。亭、山之南边有一片椭圆形开阔地,名曰“易生园”。树木环绕,水泥地面。一早一晚人们在此站桩、练拳、舞剑。社区“晨光”“曼舞霓裳”舞蹈队、“老男孩”“夕阳红”歌咏队也在此演出、排练。“易生园”名出“易有太极,太极生二仪,仪有四象……”寓意阴阳交替,生生不息焉。

由易生园出小门步入颐园南区,愈显草木繁盛、花团锦簇、楼宇轩昂、视野开阔。南区开发建设较之北区晚了几年,釆用了更加先进的人车分流、电梯洋房设计理念,最终为业主们建造了一个更加优美、宜居、温馨的家园。
南区三苑分别命名为海棠苑、牡丹苑、紫薇苑。
南区地势东高西低,三苑区成梯形结构逐层下降。随形就势,其中轴线呈东西走向,一条长长的水池居于中间,清清浅浅,游鱼如许,如伴身边。两侧为人行道路,绿树红花,芳草萋萋,几乎贯穿整个园区。

海棠苑的北边有听雨塘。一方小小荷塘,承接着潺潺流水,奇石秀木环绕在周边。塘前有凉亭丶石凳。夏季时,我曾专程前来体验了一把,雨声淅沥,天色朦胧,荷莲盛开,芳香四溢,委实让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由听雨塘南行二、三百米,至松涧池。池水清洌,松柏长青。其名称取自清代诗人《松涧》之佳句:“云头陡落一片阴,且憩松涧听鳴琴。”

紫薇花廊旁,有一株闻名于全社区的紫藤。其根茎枝干粗壮而柔韧,宛如一条条蜿蜒的青蛇奋发向上,在廊架上交织盘旋。藤的蔓、叶在秋风中微微搖摆、抖动着,似在回应我所讲述的故事。我告诉朋友,这株紫藤“芳龄”十八,见证了小区的成长,承载了众多居民的回忆。它的“家”原本在百合苑张先生的小院中,在两任房主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枝叶繁盛,至2023年夏天,那狭小的天地已经容纳不下它了。张先生和邻里们商量,决定捐赠给社区,移植到更广阔的天地。居委会、物业处愉快地接受了张先生的捐赠,小心翼翼地挖掘、运输、移植于紫薇花廊中。在大家的尽心培育护卫下,这株紫薇浴火重生,枝繁叶茂,美丽的花朵开满枝头,成为园中一景。朋友也是性情中人,认真倾听着,深深为这则“紫藤花开,情满颐园”的故事所感动。
时至正午,朋友仍游兴未减,询问:“南区还有哪些景点?”“风景之多,犹胜北区,牡丹亭、独秀峰等处皆可圈可点,此外我们的文学社、诗社、书香驿站也值得一看。”我答道。略作思考,随即话头一转:“只是,天已午时,不若顺道浏览一下旁边风景,余者留待下次再看。”朋友无奈点头同意。
遂走马观花,匆匆返回北区。

从白杨林中穿过。树叶大半脱落了,树干更显得挺拔、高大。我对这片高高的白杨树情有独钟,曾赋诗一首。此刻便顺手发于朋友的微信中。诗中曰:“一个小小社区,竟然保留下这么一大片高高的白杨树。惊喜庆幸之余,不能不为设计者的爱心折服。伟岸质朴的白杨树啊,盛夏时节,你用自己高大的身躯,为人们遮挡着酷暑。沙尘雾霾降临了,你如勇士般,精心护卫着身后的小区。年年月月日日,你敝开着阔大的胸怀,为远方归来的家人,温柔地拂去一身的疲惫和世间的尘土。迎接千百个你我,踏进那铺满阳光的小路。”

回至百合宛一号楼,老伴已经备好菜肴、美酒。乘着酒兴,我又向朋友介绍了颐泽的三大节日:邻居节、书香节、孝老节;社区治理中的创新举措:和谐楼道、美丽小院、红色物业:门类齐全的群团组织:红飘带志愿者、书画摄影文学社、舞蹈歌咏队、京剧团、掼蛋俱乐部等十多个社团组织。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朋友大赞:“久闻农村看赵瓦,社区看颐泽,果然名不虚传也!”
朋友曾长期供职于党政机关,习惯于归纳总结。他说:颐泽花园之所以名扬淄川,享誉淄博乃至山东,离不开这三大优势,即优美的环境;奋发创新的团队;正确的发展战略。我深为赞同。十多年来,社区“两委”与高翠红等几任书记,把颐泽花园当作自己的家,把居民当作自己的亲人,呕心沥血,务实创新,使颐泽花园有了更大的凝聚力、亲和力,从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让我引用一位朋友的话作为结尾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如果把颐泽花园的居民比作众多的演奏者,那么颐泽的党组织、领导者,就是这支交响乐章的指挥者。愿颐泽花园的优美乐章在般阳大地不断回响,愿颐泽里的动人故事绵远久长!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