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共和国成立75周年
腾 飞 的 乡 村(长篇小说)
博爱人
《腾飞的乡村》故事梗概
作品完整展示第一书记,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经过艰难困苦的奋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成功转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过程。作品语言故事性强,通俗易懂,颇具幽默感,在幽默中隐含些许忧伤,更饱含着对农村、土地、农民的深情眷恋。作品既有对创业失败的惋惜,也有对农民小农意识的批判;既有对腾村艰难历史的回顾,也有对腾村孜孜以求的现实描绘;既有对乡村干部违纪问题的揭露,更多的是对乡村干部的艰辛和开拓精神的颂扬和鼓励;既有对乡村现实的不满,更有对美丽乡村建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烈向往。
第九章 一骑红尘妃子笑
82
腾村也跟御林市其他地方一样,夏至节这天,全村人都吃狗肉,喝荔枝酒。在家的十几个青年人,集资买了村里人的两条狗,在鸭儿江水碾陂宰了,用稻草烧狗毛。
两条狗,一条是黄狗,一条是黑狗。黄狗是公的,黑狗是母的。俗话说,一黄二黑三白四毛丝,黄狗黑狗最香,其他两种狗就比较腥。公狗大补,母狗次之。青年们在村委一楼厨房,也就是驻村干部的厨房烹煮狗肉,一村子都飘荡着狗肉的浓香。不用说,驻村干部,还有几个村干部,加上新近从广东回来的二三十个青年人,也一起用餐,一起吃狗肉,喝荔枝酒。村委一楼摆了四桌,他们不仅吃喝,还照了相,发在腾村各种群里,也发在各自朋友圈里,引来一阵阵羡慕,也引得大家互相攀比谁的狗肉香,谁的荔枝甜。
“不要发在群里,小心那些爱狗人士来捣蛋!”谭懋功规劝青年人。
“怕什么,她们来了,请她们吃狗肉喝荔枝酒!”青年人满不在乎。
御林市夏至节吃狗肉喝荔枝酒,着实让各级政府伤透了脑筋。全国各地的爱狗人士,群起攻击御林市,说御林市搞个夏至狗肉节,大肆宰杀人类的亲密朋友,简直是不人道,简直是野蛮人。一大批爱狗人士,誓要维护狗道尊严,专门来御林市,拯救将被宰杀的狗。他们甚至在屠狗场,与屠户发生冲突。他们还招来“外国记者”,要揭露御林市虐杀狗的恶劣行为。屠户也不甘示弱,纷纷操刀与她们争辩。
“你们不吃猪肉吗?不吃牛肉吗?不吃鸡肉鸭肉鱼肉吗?都是生命呀!”
“狗是人类的亲密朋友,牛不仅是人类的亲密朋友,还是人类最大的帮手呢,你们还吃牛肉。没有牛耕田,你们吃屎去吧!”
“你们不吃饭吗?不吃青菜吗?也是生命啊,大米还是生命的种子呢,你们连生命的种子都吃,更加不人道,更加残忍!”
“你们外国人怎么了,外国人喝西北风?外国人也吃猪肉牛肉鸡肉鱼肉呀,你们外国人的人道在哪里?”
爱狗人士辩不过屠户们,就到御林市政府“上访”,要求市政府取缔夏至狗肉节,取缔吃狗肉的陋习。市政府很为难,夏至节是全中国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几千年来一直就有。只不过御林市民间夏至节,吃狗肉喝荔枝酒。这是千百年的传统,不是御林市政府确定的“夏至狗肉节”,也不是御林市政府想取消就取消的。民间约定俗成的节日,怎么取消?就像春节、清明、重阳、中秋,都在民间存在几千年了,你能取消吗?取缔吃狗肉,也难以操作。老百姓想吃狗肉,或是想吃猪肉牛肉,那是老百姓的愿望,在中国,根本没有禁吃狗肉的法律。再说了,爱吃狗肉的地方,不单御林市,其他地方吃狗肉的风气似乎更盛。御林市只是夏至节这天比较集中来吃,其他地方一年四季都吃呢。
闹来闹去,爱狗人士闹不出名堂,才渐渐地偃旗息鼓,这两年就不来闹了。但还是有若干爱狗人士,时不时在网上抨击御林夏至狗肉节。要说闹狗人士没一点作用,也不准确。现在,御林人民已经有所收敛,不再大张旗鼓,很多卖狗肉的摊档、以狗肉为招牌的饭店、大排档,都改写了招牌,把“狗肉”改为“香肉”。外地人在网上看见“香肉”,不知道是啥肉。
他们一边吃狗肉,一边喝荔枝酒,一边说着前两年爱狗人士与屠狗场的纠缠。这荔枝酒,就是把荔枝剥壳,把果核去掉,果肉放进本地米酒里,用筷子捣烂,浸泡个把时辰,就成了。据说,夏至节吃狗肉,一定要喝荔枝酒,这样既不上火又壮腰健肾。
“这荔枝是谁家的?”谭懋功从透明塑料酒杯里夹起一颗荔枝果肉仔细端详,“好像没有虫子呀,屋背山的荔枝十颗有九颗被虫子蛀了。”
青年们就咕咕笑。
“还有一颗没有虫蛀呢,”为首的青年,在永红镇开摩托车维修店的唐理尤哈哈笑道。“十几斤荔枝,就是从屋背山挑出来的,十颗挑出一颗没有虫蛀的,十几斤荔枝,每家每户都有,每棵荔枝树都有。谭书记,你像革命年代,吃千家饭,你是吃百家果。”
中午,唐理尤把狗牵到村委,交给几个相与,他就和另一个青年,到屋背山摘荔枝,晚上好喝荔枝酒。屋背山的荔枝,已分给各户多年。开始几年,各户还上心护理,后来没得到什么钱,慢慢地就都不理了。荔枝成熟时,谁都可以摘,摘谁家的都可以。唐理尤他们,就一棵树一棵树,仔细观察,好不容易挑拣了十几斤,几乎每棵树都摘了一两颗荔枝,所以他说,今晚谭懋功吃的是百家果。
既然说到荔枝,唐理尤就跟谭懋功唠叨。
“谭书记,妃子笑是早熟品种,我觉得嫁接妃子笑还是有效益的。”他说,“妃子笑是五月上市,我们本地的黒叶荔迟两个月成熟。等妃子笑卖完,虫子还没产卵呢。妃子笑要比黑叶荔贵四五倍,村民们都愿意嫁接妃子笑。”
“嫁接后六年给村里管理我没意见,”一个青年说。
“就是永远给村里管理我都没有意见,”另一个青年喷着酒气,激动地说。“反正我家那棵荔枝树,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分钱,吃倒是吃过一两颗虫蛀的荔枝。”
见过了微信里的议论,现场又听他们如此说,谭懋功心里动了一下。不过,他没有急于表态,他已经吸取了教训。
“让我想想看,有什么办法嫁接,怎么出钱嫁接,采取什么办法管理。”
“为妃子笑干杯!”唐理尤听他如此说,举起塑料酒杯。
“为妃子笑干杯!”青年们一拥而上。
83
腾村怎么突然就回来这么多青年?其实,既不多,也不突然,他们是回来“双抢”的。“双抢”就是抢收成熟的早稻,抢插晚稻秧苗。他们的父母年老了,既要抢收早稻,又要抢插晚稻,季节上怕赶不及,就叫儿子们回来。他们年年都如此,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一年回家两次,一次是春节,一次是“双抢”。赶“双抢”的青年人,清明节就不回家。回家多了,路费是负担,最要紧是工资,还要担心被老板炒鱿鱼。
忙完“双抢”,谭懋功与支书唐选泽,抽空到兴旺县农业局,咨询金菜花、萝卜苗的种植管理知识。县农业局一位副局长接待他们,他们说明来意。谈完了金菜花萝卜苗,副局长笑着说,我还以为你们是请教嫁接妃子笑呢。原来,县农业局开展农技服务零距离活动,把局里十几位中级以上职称的专家,分别派到各镇指导农业生产,派到永红镇的是梁绍兵农艺师。梁绍兵经常深入永红镇各村,还留有腾村几个人的电话、微信,知道腾村想把屋背山的黑叶荔嫁接妃子笑,就向局里汇报。局里就把腾村嫁接妃子笑的事当成一件正经事,还准备近期到腾村实地调研。听副局长解析后,谭懋功和唐选泽只有说感谢的话,还不停地拍马屁,说农业局真是农民的贴心人。副局长很不好意思,一边说着谦虚的话,一边打电话把一位水果专家叫回来。这位专家专长荔枝嫁接,他到另一个镇调研,想找一个愿意嫁接妃子笑的村子。副局长很干脆,说,钱不要你们出,我们农业局出,我们派技术专家给你们嫁接,方便的话,解决专家的午饭问题。
“我们动员了几个荔枝大村,他们都没有积极性,没想到我们当初没考虑的村,反而主动找上门来。”水果专家笑着说道。
“那几时给我们嫁接呢?”谭懋功暗自欢喜,有这等好事,幸亏来得是时候。
“入秋以后才能嫁接。”水果专家接着说。
于是敲定,十一月,水果专家到腾村给荔枝树嫁接妃子笑。他们到农业局,除开等水果专家的时间,前后不到一个小时,就搞掂了金菜花、萝卜苗、免费嫁接妃子笑的问题。谭懋功看看太阳,才刚刚偏西,估计是下午四点多钟。他们又到县扶贫办,汇报汇报工作。县扶贫办一位副主任见到唐选泽,也不客气,就拉他进了自己办公室。副主任跟全县贫困村的支书、主任都很熟,用不着客气。只是让谭懋功有点尴尬,他只好跟他们进去。
“这是我们村的第一书记,谭书记谭懋功,”唐选泽赶忙介绍。
副主任已经在电脑前落座,头也不回,伸过来右手,跟唐懋功相握。
“对不起,我很忙,要搞你们的项目,快到期啦,要被省扶贫办批评了。”副主任说,“人手又少,扶贫办才三个人,很多项目,怎么赶都赶不及!咦,忙死我啦!”
县扶贫办只有三个编制,一个主任,两个副主任,官也是兵,兵也是官。实在没办法开展工作,就向县政府申请,借调一名老师,再聘请两名日工。人员增加一倍,工作还是整天忙碌都做不完。他们就叹息,说扶贫办是5+2、白+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忙活。后来,“5+2、白+黑”,就上升到县层面,县领导大会小会都吹嘘兴旺县如何如何脱贫攻坚。咦!
“主任,你忙,”谭懋功尴尬地说。
“你自己在饮水机倒水喝吧,”副主任依旧头也不回。“唐支书,我们正在弄贫困村美丽乡村项目,采购花草树木给你们,你们想种啥?刚好你们来,我就省了电话问啦。”
这是问的唐选泽。唐选泽又看着谭懋功。
“谭书记,你看种些什么好?”他征求谭懋功的意见。
“我看玉兰、桂花就不错,四季三角梅也好看。”谭懋功发表意见。
“腾村种玉兰、桂花、四季三角梅。”唐选泽鹦鹉学舌。
“干脆!别的村,我打电话问,还要开会研究!”副主任表扬他们。“你们支书和书记都来了,很好,回去后记得补个会议记录。半个月以后,苗木就要种下去,你们会议还要提出种植范围来。不用你们种,中标公示包种包成活,也不用管他们的饭。”
说完,副主任又盯着电脑,右手拿起电话机,给别的贫困村打电话。全县一百多个贫困村,扶贫办就一个人忙这些事,难怪副主任叫苦连天。半个月后,县里在扶贫办的基础上成立“脱贫攻坚办”,从各部门抽了上百人一起工作,才给扶贫办的三个人解了围。
唐选泽和谭懋功,毕恭毕敬说声“主任你忙,我们走啦”,就走出办公室。副主任也不理会他们,在电话里问别人,你们村种啥?
“共产党就是好!”唐选泽边走边说,“原来我以为美丽乡村建设,要叫我们自己找钱买苗木呢,你看,苗木都给我们买了,种也不用我们种,还包种包活!”
他们到县扶贫办,比在农业局时间还短,只有十来分钟。谭懋功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又到处纠办,问问围园岭怎么处理。他们之前已向处纠办提交申请,要求处纠办把围园岭判给腾村。处纠办跟扶贫办一样,都在县办公大楼一楼。处纠办是专门处理山林土地坟山纠纷的机构,也只有三个人。处纠办主任亲自接待他们。
“你们给我出难题,”处纠办主任一脸无奈。“你们腾村说围园岭是你们的,莲湖村说是他们的。两个村都拿不出权源证明,叫我怎么判啊?”
确实,腾村只拿出一个要求判给他们的申请书,莲湖村也只拿得出三十几年前村公所与时任村长签订的承包合同书,都不能证明权源,处纠办实在无从判定围园岭的归属。
“主任,我们就是犯难了,才找你们嘛,”谭懋功不好意思。
主任给他们倒茶,也给自己的茶杯续了开水。
“我看这样好不好,腾村毕竟是从莲湖村分出来的,也不要把关系弄僵。”主任开口道,“你们反正都拿不出权源证明,我们无法判给谁。这样吧,你们都让一步,两个村各一半如何?一次划分清楚,永远都没有纷争。这座山岭荒废了这么多年,分清楚了,各自管护好各自的一半,种树也好,种茶叶也好,总之不能再荒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得到一半总比荒废好嘛。”
“一村一半?”谭懋功和唐选泽,面面相觑。
他们可从来都没有这个想法,一直主张要回围园岭的权属。现在经处纠办主任说出来,虽然觉得惊诧,但仔细想想,觉得还真可行。几十年来,两个村为了权属,互不相让,谁也不能种东西,围园岭就这么荒废着,只生长一些杂树、茅草。如果一个村一半,腾村就可以得到一百五十亩,种啥都没有纠纷了,这个办法也未尝不可。
“那我们回去开会征求大家的意见看,”唐选泽说。
“你们回去先开个村两委的会,如果同意,就再开村民代表的会,充分讨论决定后电话告诉我。”主任接着道,“我这边也跟莲湖村说,要说判给谁,人家莲湖村还占理多一些,起码人家能拿出一个承包合同。就怕莲湖村不同意我的意见。”
他们离开处纠办,已到下班时间。政府办公大楼的公务员,鱼贯而出。谭懋功觉得,事情办得还算顺利,三个部门办成了两件事,第三件事起码成了一半。返回村里吃饭,又太晚了。就自己掏钱,请唐选泽在附近一家小排档喝杯小酒。因为自己要开车,不能喝酒,便叫了县城几个朋友,陪支书喝一杯。
“谭书记,你不喝点?”支书唐选泽过意不去,酒杯搁在嘴唇边。
“支书你放开喝,我的朋友陪你,我不喝,还要负责送你回腾村呢。”谭懋功实话实说。
84
半个月后,扶贫办采购的花木就到了。这天一早,村委外面响起汽车喇叭声,车上玉兰桂花三角梅塞的满满当当。谭懋功披着一件长袖白衬衫,匆匆跑下楼。
这批花木,每个贫困村采购十五万元,由中标公司负责送货、种植、管理,三个月后验收,死一株补种一株,直到种活为止。谭懋功和唐选泽从县城回来,当晚就开村两委的会议。通报了金菜花萝卜苗、妃子笑嫁接的事、县扶贫办采购花木的事、围园岭权属分割建议。又特别研究了嫁接妃子笑,屋背山的荔枝树管理权、花木种植范围规划、围园岭一分两半等问题。
关于荔枝树嫁接后管理权,大家倾向于管理权收归村委,村委不支付任何费用。但所有权又是村民的,总要给予村民们一定的补偿才对呀。按照谭懋功的设想,他们要向上级申请经费,综合治理鸭儿江,等到那时,鸭儿江流动起来,水质也很好了,村里办一个漂流项目,有腾村户口的,每人一股。屋背山妃子笑,免费开放,游客可以放开肚皮吃,带走的要支付高于市场价几倍十几倍的钱。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来腾村,来鸭儿江玩漂流。如此一来,荔枝树的损失,漂流项目填补。
“损失个卵!”五十几岁的文书兼团支书唐经盛满不在乎,“几十年来,谁家花过荔枝钱?还要补,有损失才叫补,没损失补个卵啊!”
之前,在村群,大家已经同意嫁接后六年管理权收益权归村委,六年后再归还村民。大家一致同意这办法,交给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
“如果漂流项目办成功,我看六年后,你把荔枝树还给村民,没有一个村民愿意接收!”唐选泽断言,在这方面,当了二三十年支书,他的判断有一定道理。
关于围园岭的权属纠纷,唐选泽给大家讲了县处纠办主任的意见。大家想想,虽然觉得腾村委屈了,但确实是道理。便把以前要与莲湖村打架一决高低的姿态放弃了,转而委曲求全,同意处纠办主任的意见。得到一半是一半,好汉不吃眼前亏,荒废了几十年,争到一半就不错了。如果冬天腊鸭死撑,一座山全要完,人家根本不敢判给你,还不是一厘地、一棵草都要不到!
关于花木,唐选泽说,之前我听说有这个项目,但不知道这么快实施。和谭书记去扶贫办汇报工作,领导就说,要我们回来开个会,研究种植范围。我看,就种在从324国道回腾村路上,如果还有剩,就分给各家各户,让他们种在各自庭院,又好看又香,也是美丽乡村啦。
“各家庭院种不完,十五万元的花木,各家庭院又不是很大。”谭懋功补充,“我看村西面大园,倒是可以建成一个小型公园,把剩下的玉兰桂花种那里,一村人都能闻到花香。城市里有公园,我们农村也要有,小一点也没关系。四季三角梅就种在各家各户的空地旮沓里,一年四季火红一片,长年红红火火,多吉祥!”
唐选泽和唐经盛到了村委,开始验收花木。虽然那天只报了玉兰桂花三角梅,但县扶贫办副主任算了算,腾村这么小,玉兰桂花三角梅种不完,还剩下一万元钱,就给他们填上千里香。这是一种丛生花木,建花圃最好。于是,送花木的老板,就地取才,雇请腾村人,在324国道回腾村路上,在各家庭院,在村西面大园,开始种植各种花木。在主要村道两侧,则种千里香。村民们根据各家庭院大小,各人选择玉兰桂花三角梅,扛回家去。每种一株,老板都给钱,种在自家庭院,美化自家,还得到钱,真是千古未闻。老革命唐选贵也选了一株玉兰、两株桂花,种在自家院子里。中标公司给他九块钱工钱,他又赚了一包烟钱。
种了自家的,他还跑到大园,看中标公司指挥村民种树种花,把大园建成小公园。村西的大园,原是一个大竹园。是祖先为了阻挡西风种下的,不让西风刮走屋顶的茅草。老革命唐选贵记得,小时候,他和母亲坐在天井纳凉,大园的竹稍在屋顶上轻轻摆动。他趴在母亲的膝头,看着深邃苍穹,满天繁星,觉得世界很神秘。
“天上星星有几颗?”他问。
“天上星星数不清,”母亲不经意回答。
“天上星星有多大?”
“天上星星掉下来,砸死九村庄!”母亲忽然严肃起来。
“砸不死的,砸不死的,”老革命感到很可怕,大声对母亲央求。“如果星星掉下来,就让九个村庄的人搬来腾村躲过灾祸!”
他还记得,人们用竹子编制泥箕、箩筐等农具,夏秋季还挖竹笋吃、挖竹笋卖。忽然一场大地震,把大园的竹林震没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腾村人都在晒场上睡觉,一连睡了两个星期。当然,睡觉是晚上的事,白天他们还要干活,砍大园的竹子。那时候,他是生产队长,动员社员砍掉自己的竹子,社员舍不得。社员们说,我要编箩筐,我要卖竹笋,你叫我砍掉竹子,我怎么生活啊?
“唐山的兄弟牺牲了许多,活着的也受伤了,也没地方住了。”老革命唐选贵没有能力把地震灾区的人搬到腾村来,只能有一分力就出一分力,耐心细致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不应该小器几株竹子。竹子今年砍掉了,明年还会长出来。可唐山的几千几万兄弟,牺牲了就牺牲了,受伤了就受伤了,没地方住就没地方住了。我们腾村人还是好好的,房子没塌,还有地方住。我们送他们一些竹片,搭个棚子睡觉,难道很为难吗?难道比牺牲的人、比受伤的人、比没地方住的人更难吗?”
唐选贵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挥舞柴刀,把自家的竹子砍倒。他家只有一丛竹子,大概有二十几株,全部放倒了。生产队长带了头,其他社员还有什么好说的?一日功夫,原先大园遮天蔽日的竹林,被一扫而光。唐选贵安排一拨人,留在家里,实际上是留在大园,砍掉竹子的枝桠叶子,破成两米长、两指宽的竹片。其余的人,全力“双抢”,多打粮食,大力支援唐山地震灾区。“双抢”就是抢收抢种的意思,抢收成熟的早稻,抢插晚稻的秧苗。破竹片的三十几个壮劳力,两天两夜连轴干,终于完成任务。望着小山般的一堆堆竹片,老革命唐选贵长吁一口气,仿佛看见唐山灾区人民住进遮风挡雨的帐篷。一根竹子,可以破成上百根竹片,正好一捆。几万根竹子,就是几万捆竹片!全村有单车的几十个壮劳力,用单车装载竹捆,满载着腾村人的深情厚意,从水碾桥跨过鸭儿江,浩浩荡荡向永红公社出发。到了公社后,各大队的抗震救灾物资,将由公社组织运力,运到兴旺县火车站,从祖国南方之南,到达祖国北方之北。
然而,老革命唐选贵的良好愿望并没有实现。他说,竹子砍掉了,明年还会长出来。实际上,一根竹子都长不出来。当年,一丛丛竹根,都长出竹笋,但高一点、壮一点的,都被人们砍回家吃了,或卖了。矮一些、小一些的,又被猪呀牛呀鸡呀,啃吃净尽。猪们牛们鸡们,看到主人把竹子砍光,以为主人们要废了竹林、废了大园,就起劲地拱吃竹笋,甚至把地下竹子的根须都拱断啦。当年遇着秋旱,接下来两年还是连年干旱,终于没有一根竹笋长成竹子,大园的竹林也终于寿终正寝,永远消失在无影无踪无边无涯的时间里。
等到大园终于从荒废中醒来,玉兰桂花却变成了主人。虽然腾村人不能吃竹笋、卖竹笋,不能编泥箕箩筐,但腾村人拥有了四季翠绿花香沁人的花园。
——未完待续——
文/博爱人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博爱人,本名唐海干,男,生于1965年12月26日。广西兴业县人,大学毕业。熟悉热爱农村,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现供职于广西兴业县经贸科技局。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