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峙诗坛举帅旗
岳宣義
2024·10.30
催征战鼓助锋镝,
耸峙诗坛举帅旗。
始信锤镰开正道,
未疑风雨荡污泥。
胸中抒展苍生乐,
笔底铺开画卷奇。
啼血杜鹃情不老,
丹霞着意染戎衣。
这是我为恭祝贺敬之老百岁华诞,于今年9月初写的一首七律。著名书法家卿建中同志书写装裱后,我于中秋节前夕送给賀老,向他祝贺百岁生日和中秋佳节。贺老见到这副诗书合壁的作品,喜形于色,连声说“好,好,好,已在微信上读到诗,书法也好”。“你来看我,非常高兴〞。“你既能武又能文,很难得〞。我见贺老慈眉善目,几乎满头黑发,还能看手机,便说“老人家百岁高齡,精气神这么好,真了不起〞!公务员小杨说,贺老每天看电视新闻,看报纸,看手机,只是缺乏听力。贺老幽默道:“结婚时,柯岩说我耳朵好。现在耳朵听不见了,大家说我头发好〞,我们都悠然一笑。他还说,现在出门只能坐轮椅,每天在小杨的陪伴下,去院子里活动,在体育器械上做些简单动作。百岁老人,这么神清气爽,精神矍铄,毅力坚强,使人惊叹不已。贺老就是榜样!
纵观贺敬之的诗意人生,他的诗包括歌剧,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伴奏,为时代进步和历史发展呐喊,是嘹亮的催征战鼓,是高扬的文化旌旗。他的大名响彻万里神州。不管走到哪里,一说到诗歌,男女老幼,首先想到的是〝賀敬之!〞有的人还即兴唱几句“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或朗诵几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2012年,我去德国旅游,參观大诗人歌德的故居。故居负责人对我说“中国有个贺敬之”。窥一斑而见全貌。贺敬之不仅是现代中国的伟大诗人,也是享誉世界的伟大诗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读小学,观看老师们演出的《白毛女》,记住了“贺敬之〞这个名字。我六十年代初参军,部队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热潮。我读到了贺老的《雷锋之歌》。我是诗歌爱好者,对贺老产生了崇敬之情。本世纪伊始,我调北京工作,有幸结识贺老,我们成为忘年交,他是我的诗歌导师。近二十年来,我常去拜望敬之老,听取教诲,交流诗界情势。我曾参加他的新古体诗《心船歌集》研讨会,陪他暨夫人赴香港,参加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他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头脑非常清醒,眼光十分敏锐。他关心国家大事,尤其关注文艺界的情况。读他的诗,与他交流,殊觉从烽火硝烟中走出来的贺老,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战士。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他都心明眼亮,泾渭分明,心紧紧地贴近中国共产党,手紧紧地握住人民大众,脚紧紧地踏在祖国大地上。
敬之老对后辈后学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殷切期望,令人十分感动与㥻慨。就我所见所闻,不管什么人(多是普通人和小人物),不管什么时候,不管直接或间接,请他题写书(刊)名或匾额或签名,他都慨然应允。就在前不久,賀老还应求为一部小学生诗集签上自己的大名。2006年,我出版诗词集《八千里路云和月》,贺老挥笔题写书名。2015年,我出版诗词集《吟哦江山》,贺老又挥笔题写书名並写下620余字题为《发出时代的正音和强音》的序言。贺老在序言中写道:“我是岳宣义同志作品的热心读者。新时期以来,在我心仪的多位诗词名家中,他是我接触较多的一位。他是解放军中从战士成长起来的一位将军,又是在党政部门工作多年的一位公仆。他的作品体现了作为革命军人和人民公仆的思想本色和个性特征。在诗词界和读者中称他为将军诗人或公仆诗人是名副其实的〞。这是贺老对我的亲切鼓励和有力鞭策。我终生不忘,躬身践行,不负厚望。
恭祝“啼血杜鹃”敬之老,身披满目丹霞,悠然迈步,抵达茶寿!
贺敬之,中国现代诗歌的帅旗,永远飘扬在历史的天空!
作者简介:岳宣义,字如萱,号马鸣苍穹,著名将军诗人书法家,1942年12月生,四川省南江县人。1962年参军,从戎38年,曾任原54集团军政治部主任、河南省军区政治委员、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继任中央纪委驻司法部纪律检查组组长、部党组成员,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法制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法治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萧军研究会华语红色诗歌促进委员会名誉会长。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六届中央纪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曾率部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98'长江抗洪和率国务院督查组赴青海省防治"非典”等重大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以及同自然灾害和疫病的斗争。出版诗词集《衔吴钩的和平鸽》《八千里路云和月》等。201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他的诗词集《吟哦江山》,诗界泰斗贺敬之题写书名並作序,说他的诗"发出时代的正音和强音",他是名副其实的“将军诗人”或“公仆诗人”。获“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华语红色诗歌终身成就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