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共和国成立75周年
腾 飞 的 乡 村(长篇小说)
博爱人
《腾飞的乡村》故事梗概
作品完整展示第一书记,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经过艰难困苦的奋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成功转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过程。作品语言故事性强,通俗易懂,颇具幽默感,在幽默中隐含些许忧伤,更饱含着对农村、土地、农民的深情眷恋。作品既有对创业失败的惋惜,也有对农民小农意识的批判;既有对腾村艰难历史的回顾,也有对腾村孜孜以求的现实描绘;既有对乡村干部违纪问题的揭露,更多的是对乡村干部的艰辛和开拓精神的颂扬和鼓励;既有对乡村现实的不满,更有对美丽乡村建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烈向往。
第八章 只要萝卜苗
76
谭懋功他们继续漂流的航程。因为鸭儿江水流不是很大,也不急,鸭子充气艇慢悠悠的前行,谭懋功一边踩着脚踏,一边给李燕说着当初发展萝卜苗种植的故事。
“这个唐经盛,反对最激烈!”他说。
“我看他干得很起劲,怎么会反对?”李燕觉得奇怪。
唐经盛当时还是村委文书兼村团支部书记,谭懋功提出,扶贫产业一定要搞出样子来,要让贫困户实实在在受益。发展什么呢?腾村只能发展农产品。蔬菜要比水果更好销,因为人们天天都要吃蔬菜,不一定天天都吃水果。我们走偏门,发展蔬菜,专门种植本地熟悉,但没人种,市场又有销路的品种,比如金菜花、萝卜苗。
“我从来没有见过专门种金菜花、萝卜苗卖的!”唐经盛停下记录,叫道。
“金菜花、萝卜苗好吃吗?”谭懋功问。
“好吃是好吃,就不知道有没有人买!”唐经盛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他说的有点道理。金菜花以前只是村民在地头畦边,零星栽种一行半行,开花就摘回家打汤,不开花就不理它,是农民可有可无的点缀。萝卜苗也一样,撒萝卜种子时,多撒一些,等萝卜长出四五张叶子,就间苗,间拔的苗就当萝卜苗煮菜吃,留下一两株苗继续长成萝卜。从来没有人拿萝卜苗去卖钱的。后来,农民们种菜越来越少,多是买菜吃,也就很少有人种萝卜了,很少有萝卜苗吃了。谭懋功偶尔买菜,菜市场偶尔出现一摊出售萝卜苗,问价格,基本都是四块钱一斤,比青菜萝卜茄子还要贵。金菜花也一样,偶尔有一些卖,也是卖得很贵,五块钱一小把,不足半斤,还要搁一两块冰块。他怀疑,这些金菜花,就是祁东等地黄花菜产业基地,农民们尝试卖鲜黄花菜。因为金菜花在常温下只能保鲜半天,比荔枝还要娇嫩,所以很少有鲜金菜花出现在市场。
“好吃就行了,好吃就会有人买。”谭懋功胸有成竹,“只要我们种得出来,就不怕销不出去。”
“什么都是,少时是块宝,多了就是一把草!”唐经盛固执己见,“种肯定能种得出来,几十亩几十亩种,不要到时卖不出去,我们辛苦赚吆喝不算,贫困户赚不到钱,看你拿什么给贫困户!”
“御林市宏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辐射全御林市八九个县,七八百万人口,我就不信七八百万人吃不完几十亩的金菜花萝卜苗!”谭懋功越说越激动,“你放心,不用我掏钱给贫困户,也不要你们掏钱,我来吆喝卖菜。全国上下都在脱贫攻坚,上级派我们来当第一书记,群众选我们当村干部,不就是让我们服务贫困户吗?不就是要我们发展生产,创造美好生活吗?如果都没有一点担当精神,都没有一点开创精神,腾村就永远也不能脱贫摘帽,腾村就是徒有虚名,永远不能腾飞,脱贫攻坚就是一句空话。你们愿意永远戴着贫困村帽子吗?”
会上,谭懋功还提出一个观点:传统农业是小农经济,只管自家有吃就行,三分种七分管;现代农业是市场经济,就是要挣钱,两分种三分管五分卖!要绞尽脑汁,想方设法给农产品找销路。
“那我们不妨试试看,万一成功,就是腾村的好事。”支部书记唐选泽见两方意见颇大,脸上有点挂不住,犹犹豫豫打圆场。
不久以后,村两委换届,唐选泽退下来,唐理尤接他的班。文书兼团支部书记唐经盛当选村主任。唐选泽早过了退休年龄,也向镇里提出要退下来。都说农村干部文化水平普遍低下,缺乏开拓精神,缺乏发展眼光。但他们也有可爱的一面,他们不懂得阿谀奉迎,不懂得拍马屁。遇到不平的事情,不踏实的事情,喜欢较真放炮。现在唐经盛看不准金菜花萝卜苗的前途,就与第一书记谭懋功争论。过几天,要改选支书,老支书唐选泽说,唐理尤是小房人,怕镇不住全村人,他又对着唐选泽开炮,坚决支持第一书记谭懋功的提议。争论归争论,开炮归开炮,会后他们又是好朋友、好兄弟。种下金菜花、萝卜苗,他又干得特别起劲。
77
谭懋功的金菜花、萝卜苗信息,是从央视“致富经”、“每日农经”等节目上看到的。他又对本地菜市场进行长时间的私下观察,通过网络几番搜索、几番学习,才决定这两个项目作为腾村的扶贫产业项目。
兴旺县没有蔬菜种子的专卖店,他跑到御林市蔬菜种子行去打探消息。在教育西路,终于找到十几家蔬菜种子店卖萝卜种子,其中有一家就有专门种植萝卜苗的种子,这种萝卜苗种子种出来的萝卜苗,不像种萝卜的萝卜苗,叶梗、叶子有毛。它不要萝卜,只要萝卜苗。这种萝卜苗,浑身光滑青翠,也不用焯水再烹煮,可以直接煮来吃,没有青涩味,清热解毒。据店铺老板说,这是华中蔬菜研究所的新品种,专门种萝卜苗的,四十五元钱一斤,如果多要、长期要,他可以优惠,三十元一斤。
“一亩地要多少斤种子?”谭懋功问。
“一亩地要五斤,一百五十块钱,”老板答道。
村两委会议上既然通过了“试试”,谭懋功就开贫困户动员会。贫困户们大多很兴奋,觉得这是个致富门路。也有人很疑惑,就像文书唐经盛一样,萝卜苗也能卖钱?没见过卖萝卜苗!但听说不要他们出钱,上头有产业扶贫资金,就都同意了。会上,谭懋功说,也不要你们种,只需要几个人种植、管理、收获,你们就坐等分红。不要自己出钱,也不要自己劳动,还有分红,真正的无本生意,大家何乐不为?于是,成立“腾生态农业合作社”,专门负责贫困户的金菜花、萝卜苗种植。金菜花种在旱垌,那里是黄壤土;萝卜苗种在鸭儿垌,便于灌溉,那里是沙壤土,萝卜苗在水里一抖,沙土就洗干净,就可以上市卖啦。
“种萝卜苗大家会不会?”谭懋功笑着问。
“谁不懂种萝卜苗!”大家异口同声,哈哈笑道。“可能就是你谭书记不懂!”
“都会也不要那么多人种,只要几个人种。”谭懋功也不恼,跟着大家哈哈大笑。“人多合作社发不起工资!”
于是,大伙就推选种植萝卜苗的八个人。这八个人都是五十几、六十几岁,有男有女。其中五人是贫困户,唐基尤的老婆也在里面。谭懋功请县农业局的农艺师梁绍兵来培训,从浸种、播种、到田间管理、采收、清洗、切根。萝卜苗周年生产,每十六天到二十天出一茬。贫困户的部分,每天播种两亩,每天收获两亩。每亩产量保守估计三千斤左右,收获后运到御林市宏进农产品批发市场,随行就市批发给蔬菜摊贩。据估算,宏进农批的批发价在两块钱以上,这就意味着,萝卜苗基地每天都有一万二千元进账。同时,村两委会议已同意,把上级拨给村里的十五万元集体产业资金,分成两半,一半种金菜花,一半种卜苗,与贫困户一起分红。
当年,腾村的贫困户,每户都从萝卜苗得到两三千元的分红,村委也分到三万元。村委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收入,一举摘掉村集体收入零元的帽子。此后,金菜花萝卜苗、鸭儿江漂流,贫困户们每年都有一万多元分红,村集体也有十来万元的收入。后来,其他农户见到萝卜苗的效益,也吵着要种。于是,村里就将围圆岭征地款拿出来一部分,另外种植三十亩萝卜苗,按当年腾村人头“入股”,年底每户都可以分到四五千元。他们还有金菜花收入,还有鸭儿江漂流“分红”,加起来,人均一万元以上。腾村人彻底“发”啦,彻底腾飞啦。
78
十月,兴旺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场会召开,全县有四个镇的五个点是参观现场。腾村属于一个点,金菜花、萝卜苗种植基地和鸭儿江漂流项目,被列为观摩现场。县四家班子领导,各镇党委书记、镇长,县直各部门正职,全县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共两百五十多人参会。
腾村第一书记谭懋功,在现场等候,并作现场介绍。
当五辆大巴车缓缓驶入腾村球场,全村男女老幼都轰动了。腾飞村唐姓人家,自清朝乾隆年间搬来定居,从来没见过这么大阵脚。那天晴空万里,阳光普照,腾村的山岭、村庄、田园,都披上金灿灿的阳光。山岭上是郁郁葱葱的松树林,村庄里房屋错落有致,村巷整洁,还种着玉兰、桂花、三角梅等花木,吐露着芬芳。田园里,水稻已经抽穗扬花,微风吹拂下,轻翻着绿色的浪花,散播着迷人的稻花香。金菜花田里,一嘟噜一嘟噜的金菜花含苞欲放。萝卜苗基地,青翠欲滴的萝卜苗长势喜人,已经采收的萝卜苗整齐地码放在田塍上,等待清洗、切根、装车。
谭懋功身着白色短袖衬衣,下身穿黑色西裤,脚穿锃亮的黑皮鞋,头发梳得油光可鉴,神采奕奕地介绍腾村脱贫攻坚的成果,介绍乡村振兴取得的初步成绩。萝卜苗基地的农民,有的在拔萝卜苗,有的在清洗整理萝卜苗,有的在播撒萝卜苗种子。谭懋功的气派,简直可以用眉飞色舞、扬眉吐气来形容。他背靠鸭儿江的充气游艇,站在萝卜苗基地,面对两百多各级领导侃侃而谈。他介绍完三个点的情况,县委书记接过话筒,对腾村的工作成绩做了点评。
“全县三百多个村街,大多数村街都比腾村大,也比腾村基础好。腾村这么偏僻闭塞,能够因地制宜,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发展扶贫产业、乡村振兴产业,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大家认真开动脑筋,总结脱贫攻坚成果,积极谋划乡村振兴,共同把我们县建设成为兴旺发达、美丽宜居、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家园!”
谭懋功介绍完情况,浑身上下大汗淋漓,白色衬衣都贴着黝黑的肌肉上了。他喷了发胶的头发,也是一绺一绺地耷拉,显得些许凌乱。他的心,介绍情况时候还能强装镇定,县委书记点评时候,就装不下去了,“砰砰砰”乱跳,就要蹦脱胸前的纽扣啦。
在返回县城集中开会的车上,手机上不断有微信问,坐在邻座的第一书记们,也纷纷询问谭懋功。
“你的金菜花种子从哪里买的?”
“萝卜苗种子哪里有卖?多少钱一斤?”
这可让谭懋功犯难了。御林市宏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虽然覆盖全市七八百万人口,但他吃不准,如果大家一窝蜂都种金菜花、萝卜苗,七八百万人口,是不是能够吃下更多的金菜花、萝卜苗?他想起村两委会上的争议,特别是唐经盛说的,“少时是块宝,多了是把草”。
“金菜花种苗是我们村提纯复壮的,萝卜苗种子是我们村自繁的,”谭懋功只能撒谎。“都不是很贵,只要有心,都可以找到办法,也不一定要种金菜花、萝卜苗。”
他不敢造次,不愿吐露真情。万一其他村也跟风种金菜花、萝卜苗,卖不了价钱,他岂不是罪人?他的腾村,他可以负责。但别的村,更多的村,他就无能为力啦。
——未完待续——
文/博爱人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博爱人,本名唐海干,男,生于1965年12月26日。广西兴业县人,大学毕业。熟悉热爱农村,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现供职于广西兴业县经贸科技局。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