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留在部队的青春
和现在的我们
作者:戴德昌/重庆
2024年7月21日,应沈宗云等战友的邀约,我由重庆来到云南宣威,开启了我历时60天的避暑参访休闲生活。
60天以来,我在宣威、曲靖城区,在老山、文山红色老区,在海岱、田坝乡村,与战友相会相聚、交流互动、互敬互爱的日子,与红色老区人民相会相敬的日子,参观老山主峰、老山圣地景区、麻栗坡烈士陵园的日子,是一段充满激情与悲壮的岁月,是一段充满感动与感激的时刻,是一段充满温暖与美好的时光,更是一段对军旅生涯、对越作战、对传承家国情怀的一种回顾、追思和纪念。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我们把青春留在了部队,部队的人生留在了我们的生命里,生命里的记忆留在了我们的奋斗中,成就了我们的新生与未来。记忆永恒,青春无悔!
7月27日,应丁恒辉战友的邀约,我和丁恒辉、杨炳贵战友一行三人,乘丁恒辉战友驾驶的私家轿车,去老山主峰、老山圣地景区、麻栗坡烈士陵园、文山州城区。庆八一,赴南疆,缅怀英烈功绩,重温老山精神,传承家国情怀。我们最深的感受,军队的顽强,英烈的悲壮,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珍贵。回顾历史,缅怀英烈,弘扬英烈,关爱英烈亲属,让英烈亲属能感受到社会各界的温情,告慰英烈的在天之灵。文山州民干校黄英教授说:回顾一段历史,缅怀献身祖国的英烈,是完成我们这一代人对牺牲者的交代和对后世人的希望。不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我们的感受,但希望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能够记住那些为国家牺牲的英烈,哪怕是记得有这样一段历史、这样一件事,当有人说起,听者有所感、有所悟、有呼应,这就足矣。这就是一个资深教育工作者的家国情怀。
7月30日下午,当我们来到文山州时,受到了民干校黄英教授(85年参战期间,曾担任我们的政治课文化教员)夫妇的热情接待,并为我们提前预订了住宿,同时支付了房费,提前在一家清真(照顾回族丁恒辉战友)酒楼预订了包间。当晚6时,黄教授夫妇及从事宣传工作的女儿、一对亲属夫妻,在酒楼包房设宴招待我们。仪式庄重,礼节周到,感情纯洁珍贵。与黄教授及家人、亲属团聚,亲切又暖心。
在文山州城的第二天,黄教授夫妇陪同我们共进早餐后,驱车来到民干校原址。黄教授夫妇介绍:原民干校在“三校”整合之时搬迁至州委党校内,与党校合署办公。在民干校原址,已建成了集教学、训练、赛事为一体的中等体育专科学校,学校只保留了原民干校的两栋楼房。尽管如此,浮现在眼前的依然是我们当年工作、生活的场景,特别是在我们即将离开民干校时、部队回撤的当天上午,民干校的许多教职工,在公路两侧夹道欢送,校领导与我们团指挥所的同志一一握手道别,办公楼二楼的通道上挤满了教职工,他们满含热泪鼓掌欢送的场景,至今难以忘怀。忆当年,黄英教授满怀深情的说:在这块红土地上长大的我们,深深的知道,今天大家的岁月静好,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所以,感恩的心是有良知的人必须具备的。听闻此言,距离战争已经30多年后的我们仍然很感动,倍感欣慰,也很受鼓舞。
8月8日,沈宗文等九位战友,应邀出席杨城战友的午餐宴请后,分别乘沈宗文、孙应广战友的私家轿车,由宣威城区去海岱、田坝乡村(我曾参与征兵的片区),感受乡村的发展变化,感受乡村的风土人情,感受复员还乡战友的家国情怀。当晚17位战友欢聚一堂,大家坐在一张长方形的餐桌周围,沈宗文战友一声令下:一、二、三,大家异口同声:干、干、干,声音特别洪亮,气氛异常热烈,仿佛又回到了军营,又回到了训练场。田坝的吴小寿战友非常热情,在我们回宣威前的当天中午,坚持代表田坝、海岱的战友,邀请我们共进午餐,大家都很感动。最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沈宗文战友所在村的沈书记,在我们到海岱、田坝的第二天中午,特别邀请我们,在村委会食堂设宴招待我们,席间才知晓,沈宗文战友不忘乡村,不忘乡情,不忘养育他的那片热土,不忘那里的父老乡亲,主动为村社捐款捐物,主动出让土地,为村社修建娱乐场所,受到了村社的表彰,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沈宗文战友记住乡愁,就是留住家庭根脉,传承家国情怀,也充分展现出复员军人的胸怀与抱负。
60天以来,在宣威,在曲靖,我看到了,也感受到了:宣威战友将家国情怀融入到家庭建设中,注重家庭,注重亲情,注重友情。军人的勇气和胆识、责任和担当,成就了宣威战友的家庭和事业。在中国,无论是对个体还是社会来说,“家”都是一个温暖而又有内涵的概念。“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既是宣威战友的特点,又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
夫妇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没有稳定的夫妇关系,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家庭;没有和谐的夫妇关系,就不可能有和谐的家庭。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男主外,女主内”,实则蕴含了夫权和男尊女卑的等级秩序。对传统夫妇之道如何进行合理扬弃?在宣威,在曲靖,我看到了,也理解到了:家庭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是一个讲爱地方,有爱就有家。许多战友夫人,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一颗包容的心,相夫教子,勤劳节俭,风雨同舟,共同珍惜和保护双方的婚姻,维护夫妇关系和谐稳定。
有爱就有家。由此推扩到:有爱就有夫妇关系的和谐稳定,有爱就有亲情关系的相亲相爱,有爱就有报师长提携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国家培养之恩等。因为爱是唯一能够超越生死的力量,是人间最深刻的感情。我最深的体会:一个人,一个家庭,若是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勤劳节俭,诚实守信,乐善好施,就能聚集福运,呼唤着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
60天以来,战友宴请宾客,仪式庄重,礼节周到,气氛热烈,感情纯洁,醇厚珍贵。无论是举办家宴,还是酒楼设宴,精心筹备,精心备菜,宣威特色火腿、特色牛羊肉、特色蜂虫、特色土豆、特色酸菜金豆汤、南瓜小菜清汤,包括水果、小吃、饮料,一应俱全,温馨又气派。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香味四溢,一壶精心泡制的养生酒,或存放多年的陈年老酒,开启瓶塞的浓香里又添加了陈酿的清香,席间酒不醉人人自醉。战友及亲属团聚,大家端着酒杯,一声老哥,一声兄弟,头一仰,全喝光,那种感觉只有参与其中才能够品尝。因为战友,让我们忘却了繁忙和慌张。
为了留住我们在宣威、曲靖城区行,老山、文山红色老区行,海岱、田坝乡下行,与战友相会相聚、交流互动、互敬互爱的记忆与纪念,将我们在活动中留下的照片、图片,音像资料,文字说明,重温老山情文章,包含2021年、2023年宣威战友会,保存下来的老照片,一并绘制成方正的、标准的、图文并茂的宣威战友纪念册,馈赠宣威战友、兄弟、弟妹们。在我们有生之年,让我们的照片、图片、文字陪伴我们,唤起我们的回忆,沟通我们的岁月,丰富我们的生活,启迪我们的后人,这就是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永恒。记忆永恒,生命无悔!
共2700字 2024年10月于重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