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共和国成立75周年
腾 飞 的 乡 村(长篇小说)
博爱人
《腾飞的乡村》故事梗概
作品完整展示第一书记,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经过艰难困苦的奋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成功转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过程。作品语言故事性强,通俗易懂,颇具幽默感,在幽默中隐含些许忧伤,更饱含着对农村、土地、农民的深情眷恋。作品既有对创业失败的惋惜,也有对农民小农意识的批判;既有对腾村艰难历史的回顾,也有对腾村孜孜以求的现实描绘;既有对乡村干部违纪问题的揭露,更多的是对乡村干部的艰辛和开拓精神的颂扬和鼓励;既有对乡村现实的不满,更有对美丽乡村建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烈向往。
第七章 一人读大学,全家脱贫
64
穷人子女读书就是艰难,如果不艰难那就不叫穷人了。
经旦八月的低保金下来了,他和两个子女,每人三百五十元,一共是一千零五十元。唐柔姿说,想去广东她表姐打工的地方,看看有没有短工,打工十天半个月,挣点生活费。她表姐是本镇垌美村的。她一共有三门老表亲戚,塘表村、大水屯、垌美村。大水屯是腾村的自然屯,在腾村东面两百米外,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熟悉得就像邻居,都已经没有亲戚味道了。塘表村是莲湖村的一个自然村,与腾村相隔不远,平时赶圩入市、插秧收割,经常碰面,互相知根知底。唯垌美村是本镇最南边的一个村,腾村又是本镇最北边的一个村,两家人难得见一次面,就保留着一丝亲情。经旦一家也就偶尔跟垌美村的老表电话联系,连唐柔姿都有她表姐的电话。她跟表姐说,她要到广东打短工。
“去打工?”经旦有点惊讶,“你不打算读大学啦?”
唐柔姿分明说,想打十天半个月短工,挣点生活费。经旦却理解为,去打工就是不想读大学!也难怪,他动了心脏大手术,可能供血不足,脑筋有点短路了吧?
“新生九月十五号开学,我打算九月十号去学校报到。”唐柔姿解析,“现在离九月十号还有二十几天,我就想能不能去广东打十天半月的工,挣个千儿八百的,减轻一点爸爸的负担。”
于是经旦给了柔姿两百块钱当路费,去广东。
一千零五十块钱的低保金,只剩下八百零五十块钱。这八百零五十块钱,要买菜、交水费、电费、物业费,经旦还要买药。经旦要用他那辆破旧摩托车,送柔姿去兴旺火车站坐动车。柔姿说,别送了,你没有驾驶证,摩托车也没有车牌,别让交警没收了,我骑共享电驴。经旦就送她到懒人村门口。太阳满地里照得晃眼,天气热得浑身冒虚汗。柔姿背着双肩包,骑上电驴,悠悠然往县城方向骑去。经旦望着女儿离去的背影,心里涌上来一种心酸。
两百块钱,只够去时路费。万一打不到工,女儿连回来的路费都没有!
他眼角渗出两滴泪水,在阳光下亮闪闪的发光。
谭懋功收到“皇城人”唐务尤的微信。
“我跟家族里几位年长者讲了,他们都同意在家族群里给柔姿募捐。”
因为手头有文件处理,谭懋功只回复他一个“握手”的表情。他此刻不想跟他啰嗦,影响自己处理公文。
“谭书记,要不你给拟个捐款倡议书?”皇城人务尤又提出问题。
他不得不啰嗦了。毕竟这关系到唐柔姿读大学的事,关系到她一辈子的大事,关系到经旦一个家庭的大事,也关系到脱贫攻坚的大事!
“哎呀!不用那么正式,就说经旦女儿唐柔姿考上桂省理工大学工程造价专业,经旦患心脏病,家庭困难,属于低保户,唐柔姿上学费用没着落。为使家族没有一个人因为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希望群里各位兄弟叔伯献爱心,捐多捐少,尽自己心意,助力唐柔姿顺利读完大学。就行啦!”
“发个捐款倡议书,郑重一点,发倡议书+接龙捐款,气氛会高涨些。你不写我写,写不好谭书记不要见笑啊!”皇城人坚持己见。
不久,果然微信里就出现一个“倡议书”:
“倡 议 书
悉闻唐家世达系子孙唐柔姿同学考上桂省理工大学工程造价专业,深感欣慰!她的录取,家长高兴、家族沸腾!此乃真正国家栋梁之材也!
接到录取通知书,柔姿的爸爸又喜又忧,着实高兴了一阵子,喜的是女儿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考上了大学;忧的是开学日期越来越近,女儿的学费,生活费等各种费用还没着落,助学贷款只能解决学费问题……
家庭概况:唐柔姿的爸爸唐经旦,为人憨厚质朴,勤劳老实;早年妻子回娘家被愚昧的娘家人偷偷卖掉,几番寻找未果,这些年来他既当爹又当娘,每天起早贪黑,平时靠做泥水、短工维持生活,含辛茹苦把孩子们抚养大,他是贫困户、低保户。近几年身体不好,做不了工也没什么收入,但他就一个信念:再苦再累,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送出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柔姿从小就没有了母亲,知道爸爸不容易,放学帮做家务,尽量分担一些、减轻一些爸爸的工作……
柔姿深深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她心高志远、勤奋好学,她不负众望,考上了大学,既是家庭的光荣也是世达系的荣耀!有鉴于此:倡议世达系的兄弟、叔伯姐妹们一起发挥我们精诚团结的手足情,帮一把扶一把,让孩子安心读书!让她感受到世达系家族的温暖,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面临失学的孩子圆了大学梦,同时给她贫苦的家庭带来希望……
捐款不论多少,视能力而为之!
倡议人: 唐务尤
负责收款人:唐务尤
(捐款可通过世达系家簇微信群发专包)
捐款名单接龙:
1 唐务尤:500元。
……”
谭懋功看微信,哑然失笑,这古不古、文不文、白不白的捐款倡议书,还说得挺动人。腾村真有两下子!
“这样行吗?”皇城人唐务尤问。
“行行行!我看行,发在你家族群吧!”他给皇城人唐务尤回复。
65
唐柔姿从广东回来了。她在佛山住表姐家一个星期,没打到工。她表姐首先带她找了她们带班的部门负责人,想给柔姿表妹找份短工。她们厂是做灯具的,部门里大多是女工。部门负责人连瞧都不瞧,直接回答说不需要短工。
“下个月连我都要挨辞退呢!”部门负责人无可奈何地说,“都两个月没发工资了,产品积压,仓库都满了。这几个月连一盏灯都发不出去!”
连续几天,下班后表姐又带柔姿表妹在附近的工厂、商店、酒楼、大排档一家一家问,都不要人。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上美国联合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打压,广东的经济很不景气。她们就看见,许多工厂都关门了,在大门贴着“厂房出租”的启示,许多商店门前也贴着“旺铺招租”的广告。柔姿在表姐上班时,自己也出去找工作,倒是有一两家小吃店表示,学生妹实习可以,打工不行,洗碗洗菜拖地板,但没有工资,只负责一日三餐。
表姐家租住在城中村一栋五层竹筒楼房的顶层,一家五口挤在两个房间里,有厨房、客厅、卫生间。表姐夫在另一家灯具厂做包装工,也是有一天没一天的过活。他的母亲也跟来,给他打理日常。两个孩子,老大是柔姿的表姐,初中毕业后已在广州打工,很少回家;小的是柔姿的表弟,已读高中。老大读小学时,他母亲就来帮他带孩子了。表姐两公婆都上班,母亲负责接送孩子,广东流动人员太多,怕走丢,怕被人拐走。不用接孩子了,母亲负责买菜煮饭。
在表姐家白吃白住,找不到工作,柔姿就想回家。她表姐也不十分留。
“表妹考上大学,我们也高兴,应该打赏打赏的。”表姐抱歉地说,“我们也难,上有老下有小,花销很大,又两个多月没发工资了,手头上确实没有余钱。我就给你两百元,就当给你回家的路费吧。”
说着,从兜里掏出钱包来,数了两张五十元、一张一百元的钞票。柔姿看到,表姐的钱包立刻瘪了许多,好像只剩下几张十元钞票了。
“来回的路费我爸爸给了,”柔姿撒谎道。
其实她才剩下十几块钱,最多能搭三十公里的班车。回到家乡六七百公里,十几块钱怎么够呀?
“能不能多给一点?”表姐夫在一旁抽着烟,吞云吐雾。
表姐犹犹豫豫,再翻钱包,找到一张折叠得皱巴巴的一百元,一并递给柔姿。柔姿鼻子酸酸的,不肯接钱。表姐这么艰难!
“拿着吧,表妹,”表姐说,把钱塞到柔姿手上。“我们下个月就补发六月份工资了,到时我在微信转账给你,算是我打赏的吧。”
因为表姐两公婆都怕被炒鱿鱼,虽然没有工资,但也不敢旷工送她。柔姿就一个人,背着双肩包,骑着共享电驴,到火车站。她不记得路,是手机导航的。
66
谭懋功又接到皇城人唐务尤的截图,家族群里捐款接龙到第十二个人,几个出嫁女也捐了款,已经捐得款项七千二百元。他基本上一日看两次微信,掌握着捐款进度。他觉得,这次捐款算比较成功。然而,面对不错的成绩,却有人意见颇大。别人有意见,不敢在群里发表,就私下里跟群主抱怨。群主皇城人唐务尤就给谭懋功私微。
“谭书记,你觉得家族捐款如何?”
谭懋功正忙着修改村支部上半年工作总结,这份总结本来七月份已经交给镇党政办了。由于他忙于唐柔姿的高考、等分数、填报志愿、等录取、等补录等,他的心思大半不在总结上,只草草写了两三页纸,就交上去。本来,写总结这活,应该由村文书写,用钢笔写。文书高中毕业文化,不懂用电脑写材料,平时写点小总结还可以,半年、全年总结,谭懋功觉得写得不透,就自己敲键盘。敲来敲去,就习惯下来,文书接到任务,都上推给他,自己忙低保、扶贫产业等等。前几天,镇党政办来电话说,没有写出腾村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亮点,得改。还说,已经算你们村交了总结,但你们要认真修改再交上来,写足亮点。下半年不知道哪个月,要开全县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会议,镇里准备推出腾村的经验。
谭懋功正在绞尽脑汁,思考腾村上半年的工作亮点,忽然看到皇城人的问题。
“务尤!很好啊,形势一片大好。”他回复皇城人。“已经得了七千二,超出预期啦!”
“是形势大好,但还有点美中不足,经旦兄弟堂兄弟居然在群里没有一点表示!”
“经旦不懂微信,不在群里啊,务尤,你群主知道的。”
“不是说经旦,是说他亲兄弟堂兄弟!家族里叔伯兄弟们捐了款,他们亲兄弟堂兄弟居然一声不吭,屁都不放一个!”
谭懋功记得,经旦的亲哥,微信昵称起得特别长,叫“忍让是觉亏欠,包容不是无能”,注册地区是“奥地利维也纳”。天知道他是啥意思!天知道他还知道有个奥地利维也纳!其他堂兄弟的情况,他也略知一二,但不知道他们在家族群里的活跃度。
“我想在家族群里点名批评!”皇城人唐务尤好像很气愤,又说。
“哎呀,你别!你不知道,他们兄弟本来就有矛盾、整天吵架啊?”他从支部总结又被扯回鸡毛蒜皮中,慌忙制止。“再说,你在群里点名批评,他们倒是连个屁也不放,可你在群里批评也就等于你放屁,还弄得家族群里纷纷攘攘,影响团结,影响经旦的心脏病。”
“那就更加应该批评!都说家和万事兴,兄弟都四分五裂,外人更加看不起!”
“哎呀!要批评也不能点名批评!要委婉,既不至于伤了他们的自尊,又要他们知道是批评他们,又要他们能幡然醒悟,从此团结一致,发家致富。”
说起经旦的亲哥,简直一言难尽!亲兄弟都要计较谁多煮了一餐饭,给自己的“猪轮”母亲,为此经常吵得天翻地覆。堂兄弟们更加了,他们可以为了田塍被兄弟铲了一铲泥巴而大打出手。子女们也不是知书识礼之辈,多是初中都没毕业,就辍学,到了十六岁,去广东打工了事。
他们的子女,就柔姿能读点书,这回考上桂省理工大学工程造价专业。
——未完待续——
文/博爱人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博爱人,本名唐海干,男,生于1965年12月26日。广西兴业县人,大学毕业。熟悉热爱农村,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现供职于广西兴业县经贸科技局。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