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作共赏】
赠韩会长
老兵
文苑撷英散馥芬,三缘最是慰人心。
逢人总道风霜事,逆耳忠言胜万金。
注:“三缘”指韩会长的诗集“诗缘”“情缘”“乡缘”。
国庆雅集•步韵王亚东《赠韩会长》
汗牛
有缘牵手向诗林,南北三庄共韵心。
难忘刘章新秀在,真情自古胜黄金。
诚谢韩会长赠《乡缘》诗集
老兵
读罢诗集喜若狂,行行字字有奇香。
乡缘灿若星辰引,犁地汗牛诗路长。
【诗社作品】
红枫吟
吴庆棉
霜枫似火映秋光,揺拽随风韵味长。
孤醉山峦思旧事,斑斓万点任悠扬。
七绝·落叶
刘佰儒
谁拿彩笔敬秋神,醉后挥毫乱写真。
昨日枫红何处去,群山落叶尽归根。
七绝·秋夜
刘海军
秋风萧瑟夜深沉,冷月当空静无音。
唯有菊篱香四溢,引来骚客美词寻。
赏秋
徐桂霞
枫林醉远眸,寒露酿金秋。
静听虫鸣野,时看雁过楼。
鸥闲栖两岸,日暮荡轻舟。
小憩危亭上,无边美景收。
浣溪沙•秋夜有感
徐桂霞
篱外青林霜染红,遥天一字雁排空。桂香弥漫晚亭中。
把酒东篱观皎月,临风玉露湿疏桐。熟闻草径起秋虫。
鹧鸪天•咏沾化冬枣
孙芳
皮薄脆甜冬枣红。专车载我转西东。
家家棚里繁枝坠,个个摊前硕果同。
声的的,乐融融。八方来客羡黎农。
羡他不醉当前景,引领潮流唱大风。
游无棣古城有怀
孙芳
我醉城楼百尺高,穿街过市转荷桥。
先来庭院寻陈迹,不尽画图和旧陶。
无意听禅登塔望,有心踏水逐风飘。
行游最喜东门里,汉服云鬟插翠翘。
双句回文•秋雨
胡边江
一湖秋水诵云愁,水诵云愁心上流。
心上流花田鼓舞,花田鼓舞一湖秋。
红叶
贾俊芬
枫叶深秋霜染霞,迎风摇曳醉芳华。
清溪倒影鳞波赤,红火升腾照万家。
赏秋
贾俊芬
阡陌深秋披彩装,丰收稻谷闪金光。
枫林璀璨红如火,银杏缤纷绿变黄。
瑟瑟清风吹叶舞,排排大雁向南翔。
斑斓似画惹人醉,老妪生情诗意扬。
顶针体•叹秋
李麦
凉爽秋风染叶黄,黄青各半动愁肠。
肠衣百结红枫景,景化忧思淡淡凉。
爱在深秋
明以清修
霜枫尽染千峰秀,金菊飘香万里秋。
江山如画映天地,秋色斑斓醉眼眸。
水碧天蓝云影舞,林深谷静鸟声悠。
且观盛景心沉醉,岁月安然意自稠。
游关门山
久歌
关门山外雨朦胧,几度秋风衰叶红。
十里长亭千重景,风光不与四时同。
欲邀明月酒壶空
郜希干
红豆痴情午梦逢,倚楼眉锁白头翁。
欲邀明月相思解,无那壶中酒已空。
无 题
郜希干
弱冠青眼古稀黄,跬步拾阶风雨霜。
非是山高愁鸟道,只因梦路别样长。
故乡美忆
老兵
最爱乡山一片天,炊烟袅袅与云连。
如龙叠嶂冲霄上,似镜清溪抱柳边。
墨客心欢飞健笔,诗林韵景续新篇。
地灵人杰多名士,世外桃源绽眼前。
坚韧不拔
张金来
不甘壮志枉消沉,残肢岂能困我身。
万险千难何所惧,拼搏奋进跃龙门。
秋菊
张金来
莫向秋风问季情,芳菲落尽叶凋零。
放观唯有菊花艳,香透山川溢满城。
风里,天宫写下一封封信
胡边江
这是家书吗?借一缕风的温柔
写给天边的你:那是个远方的梦
岁月匆匆:以云的色彩当墨
偶尔蘸片霞光,似飘飞的枫叶
用何种字体,让读信之人感受灵动
感到牵挂,就是天空的一片花海
气温走向下坡,花瓣悄然飘落
为凡尘添彩。铭记:绚烂源于静
铭记,莫如太阳般炽热燃烧,它与火焰
都是热烈的象征。你的象征是清泉
回首,若非山穷水尽勿轻言放弃
一个个梦想和希望,终究不是浮萍
捡拾一滴墨海,言浅意深难述思绪
山高水远,沸腾在一封封雨化作的信里
秋叶
芷风
银杏叶黄了,一声尖叫
把省略的部分留给淡蓝色的夜幕
我不承认这是枯叶
选择,让天空凋零
是一种本事
它们有自己的生存哲学
万物推崇的,让生命
回到大地体内去
有什么不满啊
被清洁工拖走的肢体里
藏着永恒的安静
嘘,别出声
秋天还没有结束
老家老房老情
明以清修
你
在岁月的深处守望
老家的老房
沉默而安详
青瓦上的苔藓
是时光的印戳
墙壁的斑驳
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那扇老旧的门
曾多少次开合
迎来送往
亲人们的笑声爽朗
院外的老树
枝杈随风摇晃
见证了多少温馨的时光
儿时的梦想在这里起航
欢乐与泪水
都遗留在这地方
老房的每个角落都藏着回忆
如同一幅幅陈旧的画框
如今的我
徘徊在老房旁
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伤
远去的时光如流水般消逝
而那份不灭的情
却永远在心底流淌
老家老房
你是我永远的眷恋
老情深深
如根系般牵连
纵然岁月变迁
人事已非
这里仍是我心灵的归宿
永远的家园
永远的港湾与启航
我也一样的期盼
韩雪丽
给你的誓言
梦中的思念
桃花开成了云霞
有它的灿烂
给我的心事
心中的挂牵
流水奔向了大海
有它的爱恋
什么不是等待
什么不是温暖
如果你坚持
我也一样的期盼
什么不是固执
什么不是温暖
也许我幼稚
我也一样的期盼
秋深有韵塞外寻
长城有我
一
彩月追风季赏光,斑澜锦绣盖苍桑。
黄花指路游人醉,塞外秋深入画长。
二
怡情总找好良霄,梦绕奇峰丽景包。
倦走他乡寻静谧,千奔万品雾灵挑。
霜降抒怀
刘东岳
烟云聚散山河畔,树影腾挪覆窄宽。
远近枯条荒野色,人间十月又霜寒。
夕 阳 情
田园牧歌
山野村夫古稀年,终日耕耘在田园。
物质丰收有五谷,精神收获有诗篇。
劳动写作巧相伴,不觉疲惫忘忧烦。
手脚不停脑构思,一篇小文留心间。
家乡雾灵好景观,山水秀丽百花鲜。
放眼四望都是诗,一生一世写不完。
人有追求干劲添,忙忙碌碌心里甜。
古稀权作童年过,夕阳晚霞更灿烂。
腌 菜 情
田园牧歌
一年一度又霜降,山村农家腌菜忙。
酸溜溜的大白菜,热炒凉拌美味尝。
触景生情思往事,桩桩件件涌心房。
母亲大锅烫白菜,我填柴禾守灶旁。
那年那月闹粮荒,半年糠菜半年粮。
我患感冒须发汗,母亲做碗酸菜汤。
改革开放家乡变,如今生活似蜜糖。
坚定不移跟党走,一年更比一年强。
秋天
灵芝
秋高气爽染叶黄,
丰收喜悦满心房,
寒风萧瑟雁南飞,
斗转星移夜悠长。
野菊花
诗言志
不用播种,不用梳耙,
一片薄土就立命安家。
一朵朵依偎成团,
开满了沟谷山崖。
不与春花争宠,
夏日的溽热全然不怕。
秋风一声呼唤,
便绽放金色的芳华。
装点了深秋的惨淡,
笑对寒露霜花。
尽显存在的美丽,
愿所有的生命都像它。
最美诗上庄
王素玲
今年五•一放假,儿子兴冲冲地对我说:老妈,这个假期带你出去玩几天!祖国的大好河山任你选。我不加思索地说:去诗上庄!儿子惊讶道:又去诗上庄啊?去看山上、石头上、路旁的诗吗?对!诗上庄是祖国大好河山的一角,家乡最美的地方,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处处有惊喜。现在有很多中外游客来诗上庄观景、赏诗、座谈、旅游、度假。儿子见我滔滔不绝地说着,急匆匆地说:赶紧打住,好,那就陪老妈回诗上庄。
诗上庄是我的家乡,地处承德市兴隆县安子岭乡,燕山深处的一个小村,一条十几里狭长的小溪挽着两侧的青山,9个自然村分布在小溪的两边。村民们祖祖辈辈在这青山绿水中生活。诗上庄也是全国著名诗人刘章的故乡,受刘章先生的影响,这里背诗写诗诵诗蔚然成风。先后走出了4位中国作协会员、12位省作协会员,并成功举办了“中国兴隆刘章诗歌奖”颁奖典礼和国际诗歌论坛等活动。
不一会儿,我们就被一支写着“诗上庄”的大毛笔引进村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道路由单向小路拓宽成双向水泥路,行人与车辆可自由来往。路两边花草树木的品种多了起来,像五彩缤纷的丝带,飘向村内。微风中飘着淡淡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孙子惊奇地喊道:别墅,山沟里多了这么多别墅!顺着孙子手指的方向望去,公路一边,大山脚下,一栋栋别墅整齐地排列着, “桃源居”三个大字豁然醒目。儿子看到我们羡慕的表情,开玩笑地说:咱们也买两栋吧,城市有楼房,农村有别墅,多好啊。孙子赶紧说:买两栋!买两栋!我们一家人不由自主地说笑着。最吸引人的是从村头赵大地到村尾西沟,无论是路两边山坡,还是石墙、石碑、小广场,到处布满了诗刻,游人们纷纷被眼前一目所惊叹!一路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赏景,看诗,诵诗,其乐融融。
我们来到“诗上庄诗歌园”,古今中外十位著名的诗人屈原、李白等雕像矗立在中央,雕像神态庄重,各有特点,好像站在这里传达着其独特而又深厚的历史文化,受到过往行人的瞩目。
这时,10岁的孙子站在李白雕像前一动不动,儿媳妇看出孙子的心思,鼓励道:背一下《将进酒•君不见》给诗仙和大家听。孙子毫不犹豫地背诵起来,孙子的声音铿锵有力,激情四溢,呈现出李白豪迈的情怀。引来游客的阵阵掌声 ,掌声刚落,“花半山,草半山,白云半山羊半山,挤得鸟儿飞上天。”刘章先生的《牧羊曲》从远处传来,声音优雅唯美,让人如痴如醉。
诗上庄无论是孩童,还是田里手握锄头干活的老农,都对诗歌情有独钟。有成就的刘向东、刘福君、吴晓娥、王亚东、程世刚、张金来、刘东岳等人,都是刘章老先生的传承者,他们为诗上庄的文化建设做着贡献,以让诗上庄充满诗情画意为己任。
游诗上庄,每次都会到刘章老先生的故居,看看老先生居住的三间小房,因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在这里诞生。读一读,兴隆县人民政府立的保护牌上的文字,回顾一下刘章老先生创作经历与成果,再现刘老先生爱国爱党爱家爱民的情怀。瞻仰一下老先生的铜像,并在老先生铜像前留影,以表达对老先生的敬仰和思念。
顺路来到勺药谷,这五月的花神,开得热烈如火,在微风中翩翩起舞,美丽了山川,沁人的馨香醉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最后,在“毛泽东诗词长廊”下细细地品读那铿锵的词句,感受着毛泽东诗词文化博大精神,感受毛主席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突然又有惊喜:刘福君领着几位外地游客说着什么,我作为昔日的文友,看着他的背影,心中升起丝丝敬意。刘福君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承德作协主席,刘章老先生的传承者,同时也是一位诗上庄的建设功臣。
这位19岁离开家乡,当过兵,在生意与工作上经历风风雨雨,并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毅然返回家乡建设家乡,用诗歌开发这片热土,让诗歌布满村子每个角落,让老百姓参与到诗歌创作中来,感受诗歌魅力,开创了独一无二的“一手锄头一手诗”文化盛宴。因此,诗上庄也被誉为:“北方诗歌小镇”,更有诸多荣誉加身,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中国地质文化村、中国诗歌之乡、中国散文学会“创作之家”等称号。
美丽的诗上庄,有读不完的诗,看不完的景,讲不完的故事,让我们体验到在青山绿水中游玩的惬意,感受到诗的魅力与韵味。让人们望得见山水,见得到诗歌,记得住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