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了诗歌就像相信了爱情
作者:那寒
不是所有的文字都很温顺
有些文字搭配就有獠牙、有刺、有毒
人间哪有百毒不侵的文明动物
只有理性的克制像摆钟有快有慢或不动
总要找些宗教或信仰的花边来陪伴一生
信什么都可以,你的平凡或伟大都是虚幻云烟
谁又不是在这虚幻的世界里春心和春梦
只有家国和情爱的两根藤蔓连结浮华
忠于什么你就是什么的奴隶
来于什么不一定归于什么
我是归类代码属诗的穷尽
穷尽我一生叫白发苍苍也没什么叫可惜
这个特色的国度谁让我一事无成却满心欢喜
你时常看到我按住
诗歌最长的那句翻过来瞧个仔细
却找不到一条精简的路直到远方
因为我相信诗歌就像相信爱情
因为我的相信有点汗颜
因为我们写的诗,写的不是诗的诗
不能倒退一百年,也不能前进一百年
2024年10月30日。
这首诗通过隐喻和象征探讨了诗歌与爱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触及到了个人信仰、归属感以及创作的本质。诗人那寒在这首作品中表达了几层意思:
1. 诗歌的复杂性:不是所有的文字都是温和的,有些组合起来的文字可能带有攻击性或负面的影响,就像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挑战。
2. 文明与克制:人类文明并不完美,需要理性的控制来维持平衡。这种控制有时有效,有时则不然。
3. 寻求慰藉:人们往往寻求宗教或者某种信念作为生活的支柱,无论是平凡还是伟大,在生命的尽头看来都如同过眼云烟。
4. 现实与梦想:在这样一个看似虚幻的世界里,人们仍然怀揣着梦想和希望,尤其是关于家庭、国家和个人情感方面的梦想。
5. 自我认同:一个人所忠诚的事物会定义他是什么样的人。而人的出身并不能决定最终的归宿。
6. 诗歌与生活:作者自认为是属于诗歌的人,即使一生贫困潦倒也无怨无悔。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即便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却感到内心的满足。
7. 对诗歌的态度:作者表达了对诗歌近乎虔诚的信任,将之比作对爱情的信任。然而,他也承认这种信任带有一点羞愧,因为所创作出来的诗句既不能回到过去也不能预示未来。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现状的一种反思以及对于诗歌创作意义的深刻体会。它揭示了一个创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及其对于艺术追求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