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机摄影课中领悟到的写作灵感之悟
作者:周中金
诵读:云中鹤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手机不仅是我们生活中的通讯工具,更是记录美好瞬间、表达创意的重要媒介。最近,我参加了一门手机摄影课程,原本只是想提升自己的拍照技巧,却意外地在摄影中找到了许多与写作相通的灵感。这些领悟不仅丰富了我的摄影技巧,也深刻影响了我对写作的理解和实践。
观察与感知:细节的力量
摄影课的第一堂课就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老师让我们走出教室,用镜头捕捉校园里那些平时被忽视的细节。我开始注意到一束透过树叶缝隙洒下的阳光,一只在花丛中忙碌的蜜蜂,甚至是一块被雨水浸湿的石板上的纹理。这些细微之处,正是构成一幅美丽画面的关键元素。
这让我联想到写作时对细节的关注。一个生动的故事往往离不开细腻的描写。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我可以更准确地描绘场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例如,在描述一个秋日黄昏时,我不仅会写“夕阳西下”,还会加入“金黄的落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远处炊烟袅袅升起”的细节,使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
构图与布局:故事的骨架
摄影中的构图原则教会了我如何安排画面中的各个元素,使其和谐统一。三分法、引导线等技巧不仅适用于摄影,同样适用于写作中的情节布局。一个好的故事需要有清晰的结构,每个部分都要恰到好处地服务于整体主题。
在写作时,我开始更加注重故事的架构。开头如何引人入胜,中间如何展开冲突,结尾又如何收束全篇,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就像在摄影中寻找最佳角度一样,我也在不断尝试不同的叙事视角,力求找到最能打动读者的方式。
光线与氛围:情感的传递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它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绪。一张照片的光影变化可以传达出温暖、忧郁、神秘等多种情感。这种通过视觉元素来传递情感的方法,在写作中也同样适用。
在写作时,我学会了利用环境描写来营造特定的氛围。比如,在描述一场雨夜的邂逅时,我会写道:“细密的雨丝在路灯下闪烁着微光,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车声打破了夜的寂静。”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强了画面感,还为故事增添了一抹浪漫而略带忧伤的情感色彩。
创意与实验:突破常规
摄影课上,老师鼓励我们大胆尝试新的拍摄手法,如多重曝光、慢速快门等。这些实验性的技巧常常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启发我在写作中也要勇于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叙事方式。
在创作一篇短篇小说时,我决定采用非线性叙事,将时间线打乱,通过不同时间段的片段拼接来讲述一个关于记忆与遗忘的故事。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复杂性和层次感,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独特的解谜乐趣。
后期处理与编辑:精炼语言
摄影后期处理是对原始照片进行优化的过程,去除冗余,突出重点。同样,在写作中,修改和润色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初稿往往是粗糙的,需要经过反复打磨才能变得精致。
每次完成初稿后,我都会仔细审视每一个句子,删去多余的词语,调整语序,确保每句话都简洁有力。这个过程虽然繁琐,但却是提升作品质量的关键。正如摄影师通过后期处理让照片更加完美,作家也需要通过不断的修改,让文字更加凝练、动人。
分享与反馈:共同成长
摄影课上,同学们会互相分享作品,并给予建设性的反馈。这种交流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还促进了各自的进步。在写作中,我也开始积极寻求他人的意见,无论是朋友还是专业的写作社群,他们的建议都能帮助我看到自己未曾察觉的问题。
通过不断地分享和交流,我的写作技巧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我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视角和见解,倾听他人的声音不仅能拓宽视野,还能激发更多的灵感。
一句话,一个歌词,变成镜头语言
一句话:
“秋风轻拂,落叶纷飞。”
镜头语言:
镜头缓缓推进一片金黄的树林,秋风轻轻吹过,树叶在空中缓缓飘落。画面中,一位老人静静地站在树下,目光追随着落叶,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整个场景充满了宁静与怀旧的气息。
一个歌词:
“那些花儿开在春末夏初,思念是唯一的行囊。”
镜头语言:
镜头从一朵盛开的花朵开始,慢慢拉远,展示出一片繁花似锦的花田。背景音乐缓缓响起,伴随着歌词的旋律。画面中,一位年轻的女子手捧一束鲜花,独自漫步在花田间。她的目光时而望向远方,时而低头沉思,似乎在回忆着什么。镜头切换到她手中的花束,特写花瓣上的露珠,象征着她心中未干的泪痕。整个场景通过细腻的光影变化和人物的表情动作,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一个照片,一个视频,变成一篇美文
一个照片:
照片中,一位老人坐在老式的木椅上,手中拿着一本泛黄的书,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身上,温暖而柔和。窗外是一片金黄的稻田,远处是连绵的山峦。
美文:
《时光里的温柔》
那是一个温暖的午后,阳光透过老旧的窗棂,洒在那位老人的身上。他静静地坐在一把古旧的木椅上,手中捧着一本泛黄的书,眼神中流露出岁月的沉淀与智慧的光芒。他的身边,是一张简陋的桌子,桌上摆放着一杯热茶,茶香与书香交织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
窗外,是一片金黄的稻田,稻穗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故事。远处,连绵的山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宁静。老人的目光时而停留在书页上,时而投向窗外的景色,仿佛在与这个世界进行无声的对话。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所有的喧嚣与浮躁都被隔绝在外,只剩下这份宁静与平和。老人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仿佛在回味着过往的岁月,又仿佛在期待着未来的日子。这幅画面,如同一首悠扬的乐章,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一个视频:
视频中,一群孩子在公园里追逐嬉戏,笑声此起彼伏。他们跑过草地,穿过林荫道,最后聚集在一个小湖边,一起喂食湖中的鸭子。夕阳西下,天边的云彩被染成了金红色,孩子们的身影在夕阳下拉长,形成一幅温馨的画面。
美文:
《童年的欢笑》
那是一个充满欢笑的下午,一群孩子在公园里尽情地奔跑嬉戏。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像是夏日里的一股清泉,给这个平凡的日子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草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仿佛大自然也在为这群快乐的孩子们伴奏。
孩子们跑过柔软的草地,穿过幽静的林荫道,最终来到了一个小湖边。湖水清澈见底,几只鸭子悠闲地游弋其中。孩子们拿出带来的面包屑,小心翼翼地撒向水面。鸭子们争先恐后地围了过来,啄食着这些美味的食物。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们相互之间嬉笑着,享受着这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夕阳渐渐西下,天边的云彩被染成了金红色,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孩子们的身影在夕阳下拉长,形成一幅温馨的画面。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所有的烦恼与忧虑都被抛在脑后,只剩下这份纯真的欢乐与幸福。这是一段美好的童年记忆,将永远珍藏在他们的心中。
2024年秋季,湖北省武穴市老年大学手机摄影班的刘永新老师曾点拨我们:“用一句话,用一个歌词,变成镜头语言;用一个照片,用一个视频,变成一篇美文。”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动力。另一位老师徐正平则教导我们:“视频和拍照要用减法,先构图再拍照。”这些宝贵的指导不仅提升了我的摄影技巧,也启迪了我的写作灵感。
如今,每当拿起手机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都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因为我知道,那不仅仅是在记录一个瞬间,更是在为未来的写作积累宝贵的灵感。摄影与写作,这两门艺术形式在我心中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让我在创作的路上越走越远。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