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赤子》第二卷
448
峥嵘岁月返乡路
千辛万苦回到家
离开爱暖和难忘的杂耍剧团之后,柳茂林从此变成了一位弧独的流浪者……。
01
那天,巧遇了陕北独俱规模的葬礼——出于好奇和惊艳,柳茂林无意间参加了这次葬礼活动——逝者是一位年仅十八岁的消防战士……
特写镜头之一
“某队消防官兵在某处奋战火海……一战士冲入火光冲天的农舍,抢救大火中的物资,这时,燃烧中的院棚塌了下来,救火士兵被汹汹大火吞食了……。”.
特写镜头之二:
武警消防部队政委耿标致悼词:
“……刘文学同志,是今年年初入伍的新战士,入伍刚刚八个月,他四次出警,两次立功受奖,是消防支队涌显出来,出类拔翠的英雄楷摸……刘文学同志的不幸牺牲,是我们消防支队,失去了一位好战士,使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儿子……让我们共同为英烈致敬!
陕北,这片红色圣地,英雄㻗出,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毛主席转战陕北十三年……刘子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创建红色根据地,抛头颅,酒热血,建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新一辈,青出蓝而胜于蓝,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让我们重温英雄的遗志,永往直前……!”
02
无巧不成书……柳茂林在人群中碰到了黄有财、马腾飞、王福临三人……他们离开了追悼会现场,四人来到了一家小饭馆——羊肉泡馍。陕北特色小吃……边吃边聊——。
“咱们四个人,就像拴在一起的蚂蚱,谁也离不开谁,这样乱窜不行,咱们一定要想方设法,返回故乡,这才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出路”。
柳茂林这样说。
“对着哩,在陕北,咱们人生地不熟,不好混,还是回家好,月是故乡明……”
王福临说。
“我听大哥的,说回就回……。”
黄有财这样说。
“我想周游世界……可现在身无分文,哪儿也去不了!柳大哥言之有理,陕北到兰州,少说也有一千多公里,怎么回?”
马腾飞话中有话……是啊,他们四个人,无钱,无证件,火车站,汽在站,没证件连车票都购不到……怎么走?
“我听我爸说过,榆林往北走百八十里,在内蒙境内,有条通往兰州的铁路,要不,咱们往北走,找到铁路再说……”。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能坐以待毙……!
……最终,四弟兄同意了这一行程。
作者简历:
刘志军,甘肃《敦煌赤子》撰稿人/生于1952年5月9曰/高中学历/
原服役于陆军第四十七军/步兵第一四零师/四一九团战士/曾以小说/散文等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陕西日报》《甘肃农民报》《农家女》上海《故事会》等报刊和杂志/以长篇小说《敦煌赤子》/刊登在都市头条,颇受热心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作者联系电话:13309374620
注
凡是愿全文阅读《敦煌赤子》一书的热心读者,按装“都市头条”,点刘志军作品《敦煌赤子》,即可阅读01至440节书稿全文——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