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串场河是江苏沿海人工开凿的一项集水文化、海盐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的工程,是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串场河既是里下河的泄洪通道,同时也是一条古代的海盐运河道。古串场河自唐代开河以后就肩负起海盐的运输任务,历代官府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在串场河边,一望无垠的芦苇和盐蒿,在沼泽滩上疯长。盐蒿红了,海滩红了,如同一大片红地毯。盐蒿作为盐碱地特有的植物,在东台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范公堤,北宋时期范仲淹、胡令仪与张纶等人主持修建的从吕四至阜宁长达290公里的捍海堰。范公堤保护了沿海盐户、农户的生存,范仲淹以实际行动实践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念。204国道东台段就是以原范公堤改造而建成。
一一一一王平

☆家乡的母亲河
文/危兵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莺飞草长,古河串场水道,形如巨蟒,九曲回肠,浩浩荡荡。宽阔的河面虹桥卧波,连通南北。一条串场河,串起了富足安康,从它流通的那天始,注定肩负不凡的使命,演绎一代代的繁华富庶。阳光下,逐浪河水闪着鳞鳞银光。放眼望去,河岸广褒的田野上,绿黄相间,青油油的麦田中,间杂着几块金黄灿烂的油菜花田,格外显眼。青砖黛瓦的农舍小楼,零星散落在这色彩斑斓的水墨丹青上。河堤边港汊旁几株老柳,轻烟朦胧,茸絮嫩叶,柔丝万条,一派融融春光。
串场河俗称里下河,是从唐代大历元年,(766年)唐大历二年,黜陟使李承任淮南节度判官时亲率民众从海陵以北沙坝上,兴筑一条长约142公里的海堰。在楚州,扬州两地海滨创筑海塘,北起盐城南抵海陵,修筑海堤名捍海堰,时形成的复堆河。是海盐文化的摇篮。到北宋(天圣二年)公元11024年,泰州知州張纶从西溪(今东台市)盐官范仲淹议,又大规模重修建了从楚州盐城,到通州海门的捍海堰。俗称范公堤。它就是一条地貌界线,标志着当时的海岸线所在。这其间区域,分散着十大盐场。浩瀚的黄海,广阔的滩涂,茂盛的盐蒿,以即散布其间,东台境内陆续出现诸多以灶命名的村落:头灶、四灶、三灶、六灶、包灶、徐灶、张家灶等。慢慢地煮海为盐的人逐渐聚居。星星点点的盐灶,有(烟火三百里,灶煮满天星)的诗句,形容盐民煎海为盐,取之不竭的壮观景象。复堆河将这十大盐场串联起来,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及天顺年间公元(1457一1464年)曾两次浚河修堤。明中叶后串场河一名始见于文献纪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又不断开挖疏浚,至此形成串通苏中沿海共大小36个盐场的运盐河道。历史上东台曾为其中十大盐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历代有李商隐、李承、凌儒、郭五常、陈宣、徐鹏举、王之采,钱象乾、吴嘉纪等数十位诗人在这片热土上吟咏反映盐民生产与生活的诗歌。
以东台海道口为界,分南北两段,全长170公里。是重要的盐运河道。唐宋两朝两淮盐业持续隐定发展,天下之赋,以东南盐利为最,有两淮盐税甲天下之说。但盐民的辛苦劳作和艰难,却在史书里鲜有记载。而在明末清初东陶(今东台市安丰镇)的布衣诗人,吴嘉纪笔下的一首七绝,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煮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诗人描述尤为真实动人的画面。这里也曾盐舟船帆如云,南来北往。岸边纤夫成行,淮盐从这里运出,散入各州县的盐仓。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作为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串场河经过不停的疏浚,到嘉庆十八年,自富安向北至庙湾的15个盐场得以全线串通,向北经射阳河入京杭大运河可达京城,向南经泰州入长江运往全国各地,是历代朝廷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和泄洪通道。古串场河水道,它承载着苏北千年水利水运,和厚重的海盐文化历史遗产。
随着时空斗转星移,日月交替,人世间沧海桑田。在清道光(1821一1850)年间,海岸东移,海水卤淡。直至民国时期,原苏中盐场相继废灶兴垦,串场河盐运逐渐衰落,终究成了历史的回忆。但串场河水仍然滚滚而来奔流不息。她养育了两岸生生不息,辛勒劳作的儿女,滋润着沿岸一马平川的广阔平原。以至流淌到今朝太平盛世,沿河的城市旧貌换新颜。河道两边高楼林立,堤树成荫,亭榭水阁,花草对映成趣。三月桃李春风,鸟语花香,盛夏丝柳拂水,河风清凉,鸥飞鱼跃。晚秋枫红似火,霜降银杏金黄。寒冬虽景物箫肃,但漫天飞絮,玉树临风。银妆素裹,别是一番风光。串场河是我家乡的母亲河,你焕发出了青春的容光。滚滚的河水,浩浩荡荡,地久天长,永远流淌在这古老的苏中大地上。
20023癸卯年3月份写于东亭里

王平:原东台县林埸二区知青,下图(右三)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
